这次宴会,来宾不分贵贱,齐聚一堂,主吏原本准备好的“不满千钱坐堂下”,也因为李左的回礼悄悄咽了回去。
李左带着徐丹向各席客人频频敬酒,一场宴会反倒办得如同现代婚宴一般。
宴毕,李左与徐丹送客,凤栖吾邀请李左去青楼,李左婉言拒绝了,心中却颇为诧异,暗道:“哪有当着别人妻妾的面男人去逛青楼的?这凤栖吾真是男人中奇葩。”
凤栖吾见劝不动李左,只得告辞道:“广阳君既要学吕尚就国不寝,我就不敢挽留了,小弟恭祝哥哥一路顺风。”
李左不知道凤栖吾说的什么典故,只好支吾道:“不敢,不敢,是在是多有不便,栖吾见谅。”
凤栖吾拱手告辞而去,徐丹拉了拉李左,附耳道:“我有话要和你说。”
李左随徐丹走进一无人雅间,徐丹道:“凤栖吾说的就国不寝的典故,夫君可听说过吗?”
李左摇了摇头,道:“没听说过,栖吾是什么意思?”
徐丹道:“这个典故说的吕尚道封国就任的事情,吕尚助周武王平定天下后,得了齐国作为封地,上任途中和你一样慢悠悠地赶过去,路上住宿的时候,旅店的客人对他说,我听说得到封地是非常不易的事情,并且时机易失而难得,你睡得这么安稳,不象是要去上任的样子。
吕尚听了这话,当天晚上就带着军队启程,连夜赶到齐国,正好遇上夷人想要抢占齐国的土地,吕尚因为回来的及时,整军打败了夷人,才抱住了封地。”
李左道:“咦,栖吾倒是个妙人,居然变着花样和我说反话。”
徐丹道:“凤栖吾为什么要和你说起这个典故呢?他背后的人到底是谁?虽说生意上的合作不可避免,但是你现在正在上任广阳途中,确实不宜耽搁太久。”
李左道:“广阳周边驻有军队,还能出什么事?”
徐丹道:“你别忘记了,你这封地是从蒙恬那里抢来的,人家会就此甘休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左道:“你是说,凤栖吾可能知道了什么?”
徐丹摇头道:“但秦国藏龙卧虎,高门大阀多如牛毛,这我无法判断他说这话的意思,也许他是无心之言,但我们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
李左听从了徐丹的劝告,向武安县令府告辞,县令道:“可是我待客不周,令广阳君嫌弃?”
李左连道:“不敢,公务在身不敢久留。”
县令道:“我已将广阳君回乡的消息告知全县,远处乡亲因路远尚未赶到,还请广阳君多呆几日,一并指点提携。”
这令李左很难拒绝,沉吟未语,徐丹插嘴道:“夫君,你答应明早去舅舅家的,可不能食言。”
徐丹哪里有什么舅舅,这不过是托词,李左一拍额头,道:“差点忘了,这就走,县公见谅,下次路过再来叨扰。”
李左既然有约在先,县令自是挽留不住。
车上,李左问徐丹:“今天新投奔李左的三百多子弟大多未到场,有些人的家离得远,聚合需要时间,留谁下来等他们合适呢?”
亲军大多是封地来的人,咸阳商会一共只有三十人,这些都是最早追随李左的班底,也是武安本地人,有他们来带武安子弟,最合适不过。
徐丹略一沉吟,便明白李左是让自己组建帮底,心下甚是甜蜜,她本就对咸阳商会的人了如指掌,稍一琢磨,便有了人选:“烛商可以,他是武安人,妻子为酒坊运酒,商会的人很信任他。”
咸阳商会的人,李左全部认识,烛商一家因为运酒,比其他人接触机会多,点头应道:“好,就他了。”
回到军营,立即点齐人马,留烛商领一什兵马在驻地等候,全军当晚便拔营往广阳而去。
第二天傍晚刚刚进入广阳地界,就见大批百姓拖家带口迎面而来,拦住一问才知道,武阳城(易县南)被赵国军队团团围住,破城只在旦夕之间,赵国军队已经开进督亢(涿州市、固安、定兴、高碑店)一带劫掠。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督亢是广阳的粮仓,此地粮作物如果被毁,整个广阳郡一年的粮食就没了,此时正值农历七月下旬,即将进入秋收,粮食不容有失。
武阳城是飞狐陉东出广阳的必经之路,此城一旦击破,整个督亢都无坚固的大城可守,敌兵可以在广袤的平原上来去自如。
李左立即打出旗号,命令一屯骑兵就地扎营,拦截收拢百姓,派出三伍斥候分别前往武阳、督亢及更北面探查敌情,其余屯长以上将领全部召集过来商量对策。
李左打开地图,讲解起来当前的形势:“广阳东北面和东面是渔阳,东南黄河入口与齐国相望,南面是中山郡,西面太行,北面燕山。
齐国一直闭关自守,可以不用考虑,中山是蒙恬的地盘,即便和我们有仇,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我们为敌,警戒即可。
西面和北面有赵国、匈奴、山戎三股势力,北面的渔阳有道路可进入广阳,目前上不知道是否有敌兵从此进入广阳。西面进入广阳的道路有两条:一为鸡鸣山入军都陉,军都陉南口有广阳驻军,即便受到攻击,短期内也不会被攻破;二为黑石岭过飞狐陉,飞狐陉南端紫荆关在赵国手中,与武阳城遥相对峙,武阳城目前正被赵军围困,根据百姓的汇报,围城赵军大概有三万人,守军五千,双方相持已有两天,目前形势危急。
围攻武阳的赵军还派了骑兵进入督亢,人数未知,至少有千人,这些人进入督亢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破坏督亢的农作物。
督亢过去是燕国的粮仓,现在是广阳的粮仓,如果这里的粮作物受到破坏,整个广阳一年的粮食就没了。
现在我们需要找出对策,保卫好督亢的粮作物并将赵军驱逐出境。”
赤凤坐在徐丹身旁,低着头奋笔疾书,快速做着回忆纪要,开会做记录是李左专门要求的,因为竹签蘸墨书写太慢,李左制作了鹅毛笔,将墨水注入鹅毛内壁,书写起来如同钢笔一样迅速。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