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军械的研发定形生产,大约半年后作战物资准逐渐齐备。训练士兵操演新器械已经两个月,足堪娴熟。然后还要寻找战机,发动民间。斥候兵也早已在各处穿梭探听情报,测绘军阵地图。
总体上,大约要在十月秋收后开始落实行动,这样不影响地方收粮。如今岚山,对粮食的看重,不亚于金银珠宝。而这半年多也是斥候、密探们的情报收集、分析时间。
简单说,淳熙十三年春天到十四年秋天的岚山,其实就是在忙碌的战备路上裸奔的。就这也只能说粗具模样而已。按吕祖安估计,一次战事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不然就很难说结果如何了。
经济上的开支还能控制,总军事预算一百五十万贯。其中二十万贯是作战部队的装备费用,这是必须品。此外,军队一年的眷养费用大约要七十余万贯,加上乡兵费用十万贯,合计八十余万贯。最后,战后的赏赐预算大约也要五十万贯。
这个支出还未算上战后的民政、教育、医疗防疫等支出。那笔费用同样需要七十万贯左右。而岚山各种工业建设、支出也要一百多万贯,还有粮食缺口的采购支出需要一百七十余万贯。
对比今年的预期收入六百万贯,总支出就要五百万贯。大约这按预期一仗下来,钱粮还尽可支撑。但要是不能达到预期战果,把闪击战打成持久战,那么岚山被钱粮拖垮的危险就非常大了。
不过无论如何,只要达成实际占有岚山周边七县的战略目的,那么这笔钱花出去就是非常值得。岚山都护府的成立,将为岚山打下一个稳定战略基地。总不能老想着搬家吧?
此后岚山都护府的所有发展规划,也都有了新起点。而此前数年努力,也算有了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展示。起码孝宗那里,不用再烦心他频繁地胡乱送物品、发暗示了。
对了,如今岚山已经开始组建都护府框架了。大略便是以明教组织为框架,以明昭山弟子们充实组织。吕祖安自任左使身份,教主自然也不便长期虚悬。按照吕祖安的意思,大兄吕祖谦来做最好,然而他自己也觉得不太现实。
一代理学大家、东南大儒,跑到岚山来当明教教主?话说他会“乾坤大挪移”的功夫吗?
况且,本着虚君尊相的理念,教主自然要从娃娃开始培养。吕祖安环首看看身边一众少年,呵呵,也就侄子吕延年最顺眼。八九岁的半大小子,用起来最顺手。而且他爹是吕祖谦,东莱吕氏的底蕴足以支撑千年文华世家的名头,那就他了。
这事定夺以后,明招山的才俊们明显更加忠诚团结了。因为无论正义的旗帜有多高尚,每个人心中还是存在私心的。吕祖泰急急在举事前夕奔波千里过来,又所谓何故?还不是不想自己家族在起点上就被岚山落下嘛。
明招山弟子们舍弃安逸来到岚山,若不能为自家师尊的孩子谋划一个将来,那他们以后的归属感又当落在何处?
因为吕祖安有了左使身份,岚山、明教众人早已喜出望外,吃下定心丸了。此时也要给外来的明招山众人吃颗定心丸。还有啥会比教主之位更加能够稳定人心的吗?
张从正则是为岚山准备的另外一副备胎。他虽然身不入明教,不担名责,但谁都知道岚山离不开他的存在。所谓最新流行的“岚山三老”,说的就是吕祖安、欧阳晚晴、张从正三人。
哪怕他们的年龄都才三十来岁,也依然不妨碍岚山众人对他们的尊重和崇拜。所以说,在任何时候,张从正都是岚山最核心那个小圈子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各方对此皆无异议。
其实岚山都护府只是花了极短一点时间就搞定了人事。吕祖安的心思再次转移到军略布置上。与军备的迅速成型对比,吕祖安更加担心这个时代的兵员素质。
两宋的禁军战绩已经赤裸裸地告诉吕祖安,没有先进、充足的军械是不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的。但光有先进的军械也是不行的。军队训练、后勤保障、士兵战意的鼓动更加需要加强!
为此,吕祖安特意找刘二祖讨要明教的咒语,什么“熊熊烈火,焚我残躯”啥的。结果刘二祖张口结舌,表示他就没听说过。吕祖安这个气啊,特么金庸老爷子也太能忽悠了吧?
木有就木有吧,现编还来的及。于是大明史上第一首军歌就在左使的天才横溢下粉饰登场了:
“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还别说,军歌的传唱效果出奇的好。吕祖安又特意组织了几支小型文工队,每天各处军营中吹拉弹唱,与士兵们一起高歌,一起痛斥地方官僚、豪强欺压百姓故事,军伍士气眼见得蹭蹭上涨。
等到所有军资筹备到位,淳熙十四年秋十月,过了农忙收过粮食后,当岚山部队陆续开拔到预设阵地时,吕祖安才发现这特么就是瞎折腾。因为他发现自己其实“没有”战争对手。
岚山北上支队由吕祖泰、辅广负责,二百名寿州过来的黑炭军打头阵。后面是李大有的一营禁军,外加杨德广的一营厢军,合计一千五百来号人。他们的任务简单,具体就是承担面对海曲县金兵的防务。等南面战事抵定,再合兵攻略海曲、莒县。
但其时海曲只是刚刚升级的一个小县,圩墙低矮,驻兵不过数百人。如何能够威胁到他们?吕祖泰、辅广更是一直都以豪气冲天为标签的人物,如今手握精兵,又如何甘于只是“防御”海曲?
这不,在寿州两百黑炭军,及岚山千人“大军”的威胁、讹诈下,吕祖泰、辅广率领三军轻易入圩,海曲守军溃退。接着莒县守军更是闻风而逃,驻军猛安远逃密州、莱西。
沂州谋克蒲刺睹倒是及时反应,派兵阻住沂水要塞。岚山方面负责这一块防务的李诚之手下兵力也是不足,只有韩启明的一个禁军营,外加王敏带领的厢军营,合计大约一千三百余人。
面对沂州两千余人的队伍据险而守,李诚之也就没有安排攻击计划。双方各守要塞,互相沟通、喊话,岚山“受害人家属”也找到倾诉对象,轮番阵前诉说自家的委屈、冤屈、怒火。
蒲刺睹当然听说过岚山有明教要行事,但如今只是千余人的乡勇聚险而守,气势虽然高涨,毕竟毫无反意。经验老道的蒲刺睹暗自估摸一下,单依靠手下两千驻军,想攻下对方是不成的。
好在对面乡勇头目李诚之果然人如其名,行事沉稳。李诚之派员非常诚恳地向沂州金兵喊话。告知是我教信徒被当地官僚豪强欺压,眼下只是想找那几家豪强讨个说法而已,并无其他意思。
蒲刺睹也知道岚山最近有不少地方豪强、官吏欺压民间的传闻。这段时间里,这些故事把他耳朵老茧都磨出来了,家中的内宅也是议论纷纷。老娘是汉家女子,甚至还要拿出岳母刺字的架势,严禁自己欺压良善,荼毒乡里。
蒲刺睹哭笑不得。自己是女真人,母亲是宋人,给自己刺上“精忠报国”,那么究竟是要俺报效大金国,还是忠心大宋呢?或者,两边都效忠?那不是反复无常的叛逆小人嘛!
蒲刺睹自然不晓得,他自家本来就是个叛逆的小人,数年后他就拉出反旗背叛大金了。但无论如何,眼下的蒲刺睹还在忠于大金皇帝陛下。不过自己手下只有两三千号人,对方观之也非易与之辈,那么,只要岚山地方不是在公开吃早饭,却又关他何事?他只是军人,又不是地方官!
反之,若真是岚山吃早饭了,那他又能如何?就手上这点兵能顶啥用,还不是赶紧收拾细软逃命吗?主意打定,两下隔着沭水相安无事。
甚至为了表示尊重,李诚之还特意派员与他协调,请蒲刺睹派出一支观察团在徐桥等人陪同下,沿着临沭、莒南、赣榆、石梁河附近走了一圈,这就算“大军犁穴,扫荡地方”了。给朝廷写报告嘛,总不能没影子的事情瞎编不是?
沂州一线相安无事,曲阳城却是炸锅了。
当地是海州府的驻地,要说高知府也算忠孝刚烈之人。前面莫名其妙地被人胡乱抹黑,接着就受到朝廷训斥,现在居然有人打上门来了!高知府这个窝心窝肺窝囊透顶啊,你说咱花了不少钱粮才买来的官容易吗?这上任不过一年有余,本钱还没捞回来呢,如何甘心跑路呢?
于是高知府急急发兵三千人出城迎击,务必一战鼎定海州局势!但在对面岚山吕轻侯、朱棣两个精锐禁军营,再加上常仲明、霍仪两个厢军营飞蝗一样密集弩箭、迫击炮的饱和攻击下,曲阳出城大军顷刻崩溃,连曲阳城都敢没回,直接四散逃生了。
此时曲阳城内还剩下有两千七百多守军。“黑风双煞”又领着“梁谷六仙”很任性地把岚山早期试验不成功的火箭炮辛苦运来架好、瞄准。居高临下,在距离城池一千二百多步就开始试射,城中一声轰然巨响后,曲阳城的残余守军就干脆裹挟了县令开城投降。
海州高知府在衙门内自焚身亡。没办法,自己先是名声给搞臭了,如今城池又给搞没了。除死之外,咱们可怜的高知府还有其他选择吗?跑路回老家?那些债主一样会把他逼死!
“特么俺们才射了一炮,还没调教好射击单元参数呢!”没感觉过瘾的“梁谷六仙”跳着脚臭骂曲阳守军的不识抬举、没有眼色!咋就不能让俺们再轰几炮,多出出风头呢?
由是驹山县门户大开,一千三百守军放下器械请降,县令自困衙门充鸵鸟了。吕祖安在基本稳定局势后,进驻曲阳,亲自与驹山、曲阳、海曲、莒县、莒南、赣榆、临沭等七县约法“不易帜、不杀吏、纳税赋”三原则后,正式开启了岚山都护府的自治时代。
这些县令还能咋办?一定要上报说自己守土无能、未战先怯吗?
大概半个月后,金国中都逐渐收到关于海曲、沂州、曲阳、赣榆、驹山、莒南、莒县、临沭等地情况回报。开始是海曲猛安告急,说岚山叛乱,请求朝廷征伐。
接着是沂州谋克蒲刺睹上奏说海曲、曲阳等地县治混乱,贪墨盛行,民间不堪其扰。由是有教会组织乡民请愿,要求海曲、海阳等地官吏善待百姓。沂州本部闻讯出兵,犁庭扫穴,已控制地方。
再就是赣榆、驹山等七县县令上表,称所在地方官员临危不惧,沂州大兵及时涤荡不臣,海曲明教已约束信众“以理服人”,当地民乱渐息。
为不使朝廷挂念,所在各县地方的当年税赋提前征发,已在押运中都途中。所坏者,海州高知府在乡民请愿中因私德不净、羞愧瘁卒。表请妥善安置家人,以光陛下圣德云云。
朝中大臣未必都是傻蛋,然而此时世宗皇帝陛下龙体渐渐不安,谁敢随意打扰?既然莒州、海州等地税赋不差,那还想怎样?我大金国历次南下,所为者何?拯救南朝百姓于水火的吗?笑话!给钱才是真的。就像那啥子教主刘豫,只要给足钱,俺连齐国皇帝都送你当去!
既然是民间纠纷,那就一定要按照民间纠纷的套路对待。朝廷加封平乱有功的沂州谋克蒲刺睹差遣海州观风使,携带本部人马再次巡视海州各县、涤荡不臣。
第一务必清算地方官僚、豪强欺压良善事,还大金治下朗朗乾坤。
第二务必查访地方乱民、匪首,宣誓朝廷威严不容侵犯。
蒲刺睹奉旨行事,很快完成差遣。再次上奏弹劾海州府官僚、劣绅、豪强一百三十二人,其中就有已经殉职的前海州高知府,和他的妻弟刘衙内。
此外,又报捷击杀、斩首驹山海匪一百七十六人。此事有海匪人头可以点数,及地方良民指证的文书。都能证明俺的确没有杀良冒功,云云。
朝廷自然大悦,以为蒲刺睹办事干练,就此越级特迁,转任西京留后一职。这下子算是离开火药桶啦,蒲刺睹匆匆收了徐桥送来的一干财货,就此高升、上任去了。
至于岚山七县,那是甚事都未发生过。酒照喝,歌照唱,舞照跳,官照当,税照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