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平吴,声威大震,中原各国包括楚国弹冠相庆,喜大普奔。
越王勾践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十分低调,他汲取吴国亡国的教训,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争取列国的认同,才能真正兴旺越国,开创贤君之治,于是,他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并将淮上之地送给楚国,以修补与各国之间的裂痕。
随后,越王勾践应周元王之邀,以兵北渡淮水,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与齐、晋诸侯会盟,并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更是赏脸,派人赏赐祭肉给勾践,称他为“伯”——“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越世家》)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这就是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
五年后(公元前468年),越国迁都琅琊(今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开始经营北方,巩固霸业。
楚越二国和睦相处,对楚国来说无疑是休养生息的黄金机会,国力稳步提升,直到二十五年后越王朱勾即位,情况才发生转折。
公元前465年,越王勾践去世,其子鹿郢即位。越王鹿郢励精图治,带领越国成为一个大国。七年后,越王鹿郢去世,其子不寿即位。越王不寿并没有像勾践时代那样富于侵略,而是在列国默默无闻起来。公元前448年,其子朱勾发动政变,杀害越王不寿后自立为王。
越王朱勾不似他父亲般碌碌无为,他很崇拜他的祖父越王勾践,在他的带领下,越国成为其历史上国势最强、武功最为显赫的国家,墨子也曰过:“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楚国也似乎看出越王朱勾的野心,在越王朱勾自立为王次年(楚惠王四十二年),楚惠王为夺取淮北制霸权,发兵灭蔡。
越国无力统治江淮、淮北地区,楚国又趁机扩张到泗水一带。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四十四年),楚惠王又灭亡古国杞国(今山东安丘东北),尽吞其地,完全掌控了淮河流域。
随着楚国的东进,楚越双方矛盾不断加深,连年在长江发生舟战。从之前楚水师的一贯表现来看,不敌越水师是常态,直到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他就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军工专家——公输班。
他还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称号——鲁班。
之前,楚水师与越水师在长江上进行船战,楚水师顺流而进,逆流而退,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战况不佳,很难退却。反之,越水师能够全身而退。越国凭着这种水势,屡次打败楚国。
后来,鲁班从鲁国南游到了楚国,楚惠王的热情聘请其为大夫,并给与很高级别,鲁班也不辱使命,为楚水军发明了水战利器——“钩”和“拒”。
当敌军处于劣势时,“钩”能把敌军的船钩住,像拔河一样不让它逃跑,上去就是一顿猛揍;当敌军处于优势时,“拒”能抵挡住敌军的船只,不让它靠近。楚军有了“钩”、“拒”后,无往不胜,多次打败越国。
有了鲁班这个军工专家后,楚惠王又开始动脑筋了,他想追随先辈遗志北上争霸,这一次,他的目标很直接——宋国。
鲁班先生也是不负众望,再次发挥他的聪明才智,针对宋国城墙高厚浑实的特点,他为楚惠王制造了历史上第一架攀墙越城、登高瞰敌的武器——云梯。
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经传扬,各国诸侯吃惊不小,对其关注度也高,加之宋人得知楚惠王准备拿他们当做新武器的试验品时,更觉大祸临头。
公元前439年(楚惠王五十年),楚惠王集结军队,准备亲率大军北上伐宋。
当时中原大国都陷入内乱,除了向宋国表示同情外别无他法,危急关头,宋国宋后昭公决定冒一次险,他将宋国的安危全部寄托在一位整天劝他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念的大夫身上,他的名字叫做墨翟(dí)。
墨翟,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时至今日,我们一般称其为“墨子”。
墨子先祖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宋襄公的哥哥大司马目夷的后代,但他出生时家室早已破落。
作为农民出身的他,墨子是十分厌恶战争的,攻战之害使得处于阶级底层的百姓“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他从小便树立为和平奋斗终生的理想,立志为百姓生存奔波,当有人告诉他儒学可以救世时,当即弃农从儒,踏上寻找真理之路。
他穿着草鞋,步行山川,沿着孔子的脚步在战火纷飞的诸国之间穿梭往来,从师天下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寄希望于礼仪,施仁德于天下。
在不断游学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问题——被世人所推崇的儒学不能挽华夏之危难,救苍生于水火。
在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时期,繁文缛节的儒家讲的是君臣父子、讲的是天地鬼神命运,这样一来只会加剧各阶层的鸿沟,成为上层阶级统治、压迫下层阶级的一道思想枷锁,更为严重的是,儒学所隐含的另一层面的思想——天下一统。
如果对这句话充满很多问号,那么我来解释下。
儒家终极目标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不对!那是思想,服务统治阶级的儒家思想。
在很早之前,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曾子就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换成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话来说,儒家是修身、齐家、治国,这三点要素所引申出来的结论便是儒家的终极目标——平天下。
何为天下?——目之所及,凡大川大山大河大泽者,皆为天下!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
既然儒家终极目标是要“平天下”,那么一山自然容不下多虎,于是,兼并便成为儒家实现目标的唯一手段。
指望诸侯放下屠刀、和平兼并那是痴心妄想,于是,战争便成为服务这个手段的唯一工具。
“兼国覆军,贼虐万民”,这一切与墨子的和平理想相距甚远。
墨子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他觉得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
于是,他对儒家的“仁”做了进一步改进和阐述,提出“兼爱”一说:如果天下人能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那么诸侯间便没有攻伐了,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和谐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兼爱”是一种古老的“博爱”思想,它摒弃了儒家带有宗法等级制的“仁”,既带有“忠恕”含义的“仁政”。
“兼爱”则主张无阶级、无国界的“仁”,既“使天下兼相爱”,这是墨子与孔子的主张最大的一个不同。
光有“兼爱”这个口号还不行,你还得想办法付诸实施,否则就是满怀理想抱负的乌托邦,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空想家”。
庆幸的是墨子不是“空想家”,他是一名知行合一的行动派,这是他区别于天下士君子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他主张“兼爱”,自然要反对“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反对大国对小国的攻伐,反对贵族欺压下层民众,反对一切的不平等。
因此,墨子又提出一个实现“兼爱”的必要理念——“非攻”。
“非攻”的内涵并不拘泥于字面“不进行攻伐”的意思,而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对“义”的战争是相当支持的,比如楚国向东南拓土千里就是有利于人民的战争,北上争霸就是不义的战争。
具体来讲,“非攻”注重自卫战争,主张“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在黑暗了无数春秋的天下,天下也必将迎来曙光,哪怕是惊鸿一瞥,哪怕星光般掠过,墨家也会光芒万丈般划开残冷的黑幕。
至此,伟大的墨家学派核心思想“兼爱”和“非攻”就此诞生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兼爱”和“非攻”那么好,具体如何实施呢?总不能指望所有人一夜之间突然大彻大悟、明心见“爱”,不欺凌弱小吧。
天下人昂首以盼——看笑话。
墨子之所以能成为墨子,是因为他不同寻常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发现凡事都是由一国之主所引导,如果君主能做到“兼爱”和“非攻”,“则士众能为之”。
墨子抓住了关键问题中的关键人物——君主,如果君主能用“兼爱”和“非攻”行之于政,士人、百姓便能将“兼爱”和“非攻”实之于行。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让君主接受一介平民的学说?
对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的墨子表示不是大难题,因为他早已意识到一个学说被认可的必要条件,就是包括阶级基础在内的该学说的群众基础。
这句话有点拗口,直观表述就是:人民群众是一个党派的执政基础。
这是相当非常超前的一个认识。
先秦时期战乱频发,世人流离失所,“士”和“工匠”阶层都希望社会安定、停止战争,于是,为社会弱者发言的墨家学说迅速得到响应和推广,大批的农、工、商、士等庶人阶层和下层贵族开始追随墨子,为墨家学说迅速奠定群众基础。
这些追随墨家学说的群众迅速形成了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兼爱”)、武装(“非攻”)团体,其首领称“钜子”,成员称“墨者”,墨子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任“钜子”。
其中的学术团体皆是满腹经纶雄辩之才,他们四处游说,用自己的观点和辩才去影响诸侯各国,并争取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如果不被采纳就迅速辞官。
其中的武装团体皆是胸怀大义侠肝义胆之士(“墨子之门多勇士”),他们游离于各国政治势力之外,在诸侯的混战中起着平衡各方实力的作用,在很多小国在无力抵御大国侵扰的时候,他们不计代价,“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来帮忙抵御侵略。
这个团体有完整的组织系统、政治纲领和行动宣言,按照现在治安法的条款来定性,墨家就是一个组织严密的“黑社会”。
所以说现在的黑社会不应该拜关公,应该拜墨子。
这就是学历史的重要性——没文化连祖宗都会认错。
与一般黑社会流氓性质不同的是,墨家弟子心怀“兴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的崇高理想,在“墨钜子”的教导下,他们以救世为己任,成为在乱世中为“兼爱”急奔呐喊的墨侠。
他们生活清苦,“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他们没有收入,所需经费都是出仕的墨者倾囊资助;他们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他们“万事莫贵于义”,为天下百姓谋利。
秀才也要练肌肉,这样说的话才有力量。既然行侠仗义,那么必须就要身怀绝技;既然主张“非攻”,帮助小国抵御大国的侵袭就要有点真本领。
我们伟大的老祖先又一次站出来告诉大家一个真理——科学技术放在哪里都是第一生产力。
墨家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达到甚至超越如今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水平,成为引领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团体。而这些知识,在防御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而做到这一切,墨子不到三十岁——他是一个思维领先于时代的人,放到现在更是超越院士级别的存在,其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科圣”。
墨子是真正具有革命精神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科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更是身体力行的和平主义者。
听闻楚惠王即将带着高科技武器攻打宋国,墨子决定带领墨者亲赴楚国会见楚惠王,劝其放弃攻打宋国的想法。日夜兼程,急行十天十夜便从宋都至郢。
墨子首先找到鲁班,劝他不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战争上,也不应支持楚惠王攻打宋国。当时是各为其主,鲁班自然不会同意他的请求。墨子又请求他带去见楚王,鲁班想了想便同意了。
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十分诚恳的说道:“楚国纵横五千里,人口众多,且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不过区区五百里,土地贫乏,物产也不丰富。若楚攻宋,就像一个富人抛弃自己装饰华贵的车马,却要去坐穷人家的破车;不穿绣花绸袍,却要偷穷人的短旧褂子;不吃自己的美味佳肴,却要偷吃穷人的米糠酒渣。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yuán,鳖科)、鼍(tuó,扬子鳄)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是个连野鸡、兔子、鲤鱼都没有的地方。楚国有松、梓、楩、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
话虽不好听,却是实情,楚惠王一时理屈辞穷,但随即表示攻宋是国家之策,并不是用几个比喻就会打消念头的。何况,楚国先得了一件让诸侯列国震惊的黑武器,不找个国家试验一下,也不好向国人交待。
在旁的鲁班也添油加醋认定用云梯攻城如囊中取物。
墨子见楚惠王心意已定,便对其说道:“公输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模拟下攻防战,看我如何破解它!”
楚惠王答应了。
于是,墨子用腰带模拟城墙,以小木片表示各种守备器械,鲁班则用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沙盘战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