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之烈火燎原 > 第61章 孙传庭

第61章 孙传庭

    崇祯九年三月,李自成率军从四川入陕西之后,遇到洪承畴的连番阻击。洪承畴在陕西多年,陕西的粮食大部分都运到了城中。而重要的城镇几乎全部都在洪承畴的手中。李自成自打入陕西之后,军队一直缺粮,故此与洪承畴的官军数次交锋,皆大败而回。

    李自成率军攻打延绥,想要东渡黄河入山西。延绥城外,李自成远远延绥方向旌旗飘摆,不由得一愣。在他的印象当中延绥并无名将把守,那么眼前这些旌旗是怎么回事?

    李自成问手下人:“这延绥是何人把守?”

    手下人回禀道:“听说朝廷派了一个新的陕西巡抚,名叫孙传庭,治所就在此地。”

    李自成冷哼一声:“无名的鼠辈。进兵!”

    李自成大军开至延绥城下,一声令下开始攻城。

    再看延绥城头之上,有一人头戴双翅乌纱,身穿大红的官服,前面的补服绣着一个蓝色的孔雀,年纪在四旬开外,一脸的正气,不怒而自威。

    此人站在城头之上,无论义军如何猛烈地攻城,他都站立当场,岿然不动。延绥的守军在此人的督战之下,舍死忘生,拼命抗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问身边左右:“那城头之上穿红袍的是何人?”

    “启禀将军,此人就是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

    李自成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这一战从早上打到夜晚,义军连延绥城头都没有摸到。一连三天,李自成都未能攻下延绥。每次义军攻城,孙传庭都亲在站在城头督战。有几次,义军的弓箭好悬没有射中孙传庭,但孙传庭都毫不介意,就像那些弓箭从来没有存在过。

    孙传庭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孙传庭自幼喜欢读兵书战策,对于春秋战国的著名军事将领及战争轶事都很感兴趣。

    孙传庭年轻时长得一表人才,腹有良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孙传庭进士及第,被吏部授于永城县令一职。

    到了天启皇帝登基,年轻气盛的孙传庭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崇祯皇帝即位后,清查吏部文案。凡是被阉党打压过的官员,朱由检都重新提拔,委以重任。孙传庭也不例外,他被朝廷复起为吏部验封郎中,后来升为顺天府丞(相当于北京市副市长)。

    崇祯年间,辽东金兵作乱,中原内地盗贼风起。孙传庭看在眼中,心似油烹。大丈夫顶天立地,当匡扶社稷,保家卫国。孙传庭向崇祯皇帝请求,要深入陕西前线,剿灭乱贼。

    在此乱世之秋,明廷大部分官员都明哲保身,恨不得天天躲在京城之内,远离是非。孙传庭奋不顾身,要求亲临前线,这让崇祯皇帝十分感动。为了褒奖孙传庭这种家国一体的精神,崇祯皇帝加封孙传庭为陕西巡抚,招兵、屯粮等可以便宜行事。

    说实在的,孙传庭虽然是个文官,但他确实有些韬略,是明朝末年屈指可数的名将之一。他与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等都是明末杰出的领军人物,有一定的统帅才能,差一点就能扭转大明的时局。但他与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等又都存在严重的缺点,这些人都不够帅才,根本无法与南宋时期的岳飞相比。

    明末英才辈出,数百名将被历史记载。但最终无论是大明、大顺还是大西军,没有一个人能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媲美。这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而是凡一统中原的人必须有坚韧的意志、泠静的头脑、卓越的才干、远大的抱负、独到的眼光、狠辣果决的行事作风。这些优点的集合体,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当年的岳飞岳鹏举差一点就成功了,可惜他没有野心,不识时务。像卢象升、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等就差得更远了。

    延绥一战持续了四天,李自成始终未能攻下眼前这座城池。孙传庭的阻击,击碎了李自成东进山西的计划。无奈之下,李自成移兵安定。

    崇祯九年四月十一日,后金国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改年号为崇德元年;改国号金为“大清”;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礼部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次日,清太宗皇太极率百官祭祀太庙,尊奉父亲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也不知怎么想的,这么长的称号谁能记得住。)庙号太祖;祖父到始祖都尊奉为王。十天后,清太宗大封其臣属。其诸兄弟子侄、诸外藩蒙古贝勒,及明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封为王。清太宗即位大典持续了约二十余天,礼仪多仿照汉制。

    皇太极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到京师,崇祯皇帝好悬没有咽了气。要不是仗着自己比皇太极年轻,恐怕早就追随自己的兄长朱由校了。

    崇祯皇帝有心去发兵攻打大清,出一出胸中这口恶气。可一转念,大清不打自己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敢招惹。可是什么也不做,显得自己太窝囊了。崇祯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发表一下演讲。

    崇祯九年(1636)五月初十日,崇祯皇帝下诏,大赦天下。这份诏书实在太长,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

    其大致的意思是:

    第一,朕是秉承天的旨意当的皇帝,跟皇太极这种篡国之人不一样。

    第二,朕的军队与百姓都是安善良民,之所以造反,都是因为官吏贪婪狡诈,借着灾荒,盘剥百姓,以至于百姓饥寒交迫,不得已走上造反的道路。

    第三,朝廷是真心想要造反的百姓放下刀枪,安心回家务农。如果有人担心朝廷将来诱降、诱杀,秋后算账,在这里朕向大家保证,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哪个官员借机报复,朕将严惩不贷。

    最后,如果有人还是冥顽不灵,执意造反到底,朕将倾全国之兵围剿,务求剪草除根,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