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风波 > 第一百三十章 积极备战鲁炅获复职 侦察敌情哥舒上奏折4

第一百三十章 积极备战鲁炅获复职 侦察敌情哥舒上奏折4

    钟虎没有说话,王玄志盯他又说一句:“侯将军怀疑刘元帅的死,你是他的副将,将实事说给侯将军听。”钟虎明白了,刘正臣的死与王玄志肯定有牵连。但现在没有力量与王玄志论理,只好先顺应他,对侯希逸说道:“王元帅说的全是真的,我们的确中了叛军的埋伏。”他装出死心塌地跟随王玄志的样子,实则是要暗地里调查。为了等待时机,必须假装,表面上不能让王玄志看出任何破绽。

    侯希逸也认为王玄志没有说真话,一来他投诚不久,不便与王玄志论理。二来与刘正臣的感情不深,两人虽然星星相惜,但不至于冒着危险为他出头。因此只在刘正臣的灵前祭奠,没有提出其它要求。

    王玄志放心了,他原来准备对付不测之需的所有做法都没能用上。很高兴的对他说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将这里的情况告诉朝廷,刘元帅临终前让我接替他指挥,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还有没有必要向蓟城进攻。”

    侯希逸说道:“刘元帅的两万精兵全军覆没,王元帅也丢了五千人马,剩下的军队不足两万。已经没有能力进攻了,能守住平卢就对给叛军威胁。兵力不足,只能防守。因此说来,在目前的形势下,应该退守平卢,不宜出击。至于如何向皇上报告,那是王元帅的事了。没有圣旨,不好改变计划。”

    钟虎说道:“皇上的圣旨怎么办?违抗圣命是要杀头的。如果郭子仪在西面攻击,我们没有配合,朝廷追究下来怎么办?”侯希逸说道:“郭子仪肯定没有攻击蓟城,不然的话,史思明那里有兵来伏击刘元帅?”

    王玄志说道:“侯将军说得对,郭子仪一定是虚报战功,他们甚至于连云中城都没有攻下。向朝廷解释的事我来办,责任由我来负,我向皇上上奏折,说明原委。我们就在平卢牵制叛军,郭子仪到达蓟城的时候,让他向我们求援,那时再出兵不迟,拿下蓟城我们也有功劳。现在再向蓟城进军,等于前去送死,史思明的伏兵正等在那里。我们要吸取刘元帅的教训,保存实力。”

    钟虎没有再提反对意见,王玄志带领军队退回平卢,他也住进了帅府,并且立即向朝廷上了奏折。

    王玄志的奏折到朝庭了,兵部接到奏折。韦见素看过后,合起奏折。猛的站起来双手扶案,长出一口气说道:“这又是一道失败的上表,又是一支军队全军覆没。这个王玄志,人家都悔恨自杀了,还上奏他的过失。”王玄志当然不会将整个战役的真实情况告诉朝廷,而是尽量掩盖他的罪行,夸大刘正臣的失误。韦见素拿着奏折,到中书省传给杨国忠看。奏折中写道:“安东副大都护王玄志启奏皇上,臣带领两万精兵,与平卢节度使共同进军蓟城。刘正臣罡腹自负,贪功冒进,带领所部人马脱离主力前冲,臣多次建议,提防叛军打伏击。但他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结果中了史思明的埋伏,全军覆没。臣立即赶去救援,全力以赴,折损五千人马,臣也被叛军的驽箭射中左肩,负了轻伤。舍命将刘正臣救出,他的军队,只有裨将钟虎与臣在一起,其他兵将无一生还。刘正臣悔恨交加,认为对不起皇上,饮毒自杀。臣带领军士与史思明大战一场,虽然全力以赴,但叛军势大,我军未能击败叛军。从叛军的攻击力看,郭子仪没有攻击蓟城,我们东征军队折损了一大半,已经没有进攻能力。为牵制敌人,臣上奏皇上,请求带领主力撤回平卢固守,保持对蓟城叛军的威胁。现在如何处置?请朝庭定夺。臣玄志拜伏,皇上万岁,万万岁。”

    杨国忠将奏折重重的摔在桌案上,怒气冲冲的说道:“这打的什么仗?又是一个全军覆没。还好,王玄志有些头脑,保留了一半。我们进宫向皇上奏明吧。”

    唐玄宗拿到王玄志的奏折,看后说道:“刘正臣赳赳武夫,呈匹夫之勇,中了史思明的伏击。两万军队,全军覆没,无能之极。朕是白白信任他了,北线不能进攻,拿下蓟城,将有困难。怎么老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形势刚刚好了一点,跟着就是大败,不能理解。”

    杨国忠说道:“郭子仪的兵力比河北叛军多,全力攻击,也能拿下蓟城。朝廷两次攻击失利,究其原因是各行其是,配合不好,哥舒翰的潼关主力不肯出击,让叛军钻了空子。”

    唐玄宗又看一遍奏折,突然问道:“怎么没有刘正臣的遗言呢?他岂不是白死了。”杨国忠说道:“刘正臣怎么死的,不大清楚,肯定是死了。现在平卢的军队掌握在王玄志的手里,平卢还要他来防守,牵制蓟城的史思明。皇上如果追究刘正臣的死因,王玄志内心害怕,很可能倒向叛军,对平叛不利。最好是让他来担任平卢节度使,继承刘正臣的使命,继续与史思明对抗,以利郭子仪进攻蓟城”。

    唐玄宗说道:“朕不相信刘正臣会因为进攻蓟城失利而服毒自杀,但权衡利弊之后,国忠的建议可行。中书省拟旨,王玄志担任平卢节度使,总管北线平叛军队。驻军平卢,骚扰叛军后方。一旦有了时机,及时配合郭子仪攻击蓟城。”这一阵子唐玄宗很是沮丧,精心策划的围剿叛军的部署竟然连连受挫,他实在想不通堂堂大唐的军队,昔日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英武之师,怎么就对付不了一支叛军?

    太子李亨对前线的战事也很关心,他对张均说道:“朝廷又打败仗了,那些昔日的名将,常胜将军,怎么都败在了叛军的手里?实在难以想通”张均说道:“道理很简单,朝廷之中,经过李林甫二十年的结党营私,官府已经腐败。再经过杨国忠这几年的任意胡为,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了。许多有才能的人被摒弃于官府的门外,他们之中一些人得不到重用心存怨恨,倒向安禄山一边。军队之中,官员们相互制肘,有才之人往往遭受打击,有关系之人占据高位无所作为,军士们贪生怕死,虽有少数杰出人物拼死抵抗,但因力量悬殊而败下阵来。”

    李亨说道:“没有办法吗?”张均说道:“有,除掉杨国忠,重整朝纲,就能剿灭叛军。”“唉,”李亨叹气说道:“不知父皇何时醒悟啊?”他虽然焦急,但是无能为力,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