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啦!”
伴随着听众们的呼声,沈秀款款而来。
身前原本简陋的桌子,也换成了朱漆红案,人气高了,档次自然也要跟上才行。
后世那些明星也是如此包装运营,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短短半个月,这家名叫“万里”的客栈,成为许多汴梁人熟知的地方。
“听说了吗?州桥那边有个说书的讲得好极了!”
汴梁城里随处可见人们谈及此事。
“你说那个万里客栈啊!某去过一次,先前还不要钱,叫杯茶水就能听,如今都开始收票钱了!”
从免费到收钱,有人开始愤恨不平……
“何止啊,听说如今有许多富商贵人也去听,光是那随手的打赏铜板,每次都有一箩筐还多……”
羡慕的人不少,嫉妒之人也是常有。
“切!什么说书不就是讲故事么?汴梁城里多的是闲人侃说,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对于这些听闻,沈秀只是一笑。
不论何种形式的生意,总会有人褒贬不一,说白了你是从人家口袋里掏钱的。
挨骂是一个名人的正常待遇。
……
夜幕渐渐降临时,客栈的人流量达到了巅峰。
二十多个桌位早已坐满,就连墙墙角角都站满了人。
听众们围坐在沈秀面前,不知从何时起大家有了默契。
说书一旦开始,所有人都要安静,招呼伙计倒茶也只是摆摆手示意。
与屋外那熙熙攘攘的嘈杂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秀言语间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声音将故事里的人物带去现实。
当讲到宝玉头一次与那黛玉相见时,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好似那宝玉就是自己。
“黛玉真可怜。”
大堂某个角落里一小声唏嘘。
“自艾自怜罢了,说白了就是矫情。”
“你胡说!”
有人附和了一句,角落里少年陡然起身,怒冲冲地瞪着那人。
又一个黛玉粉……
其实那人说的并没错,自爱自怜确是黛玉美美的性子,相比较而言沈秀更喜欢王熙凤。
客人间的争执只是插曲,说书还在继续,客栈里的生意依旧火爆。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今日利润差不离有十五贯多些,抛去成本开支,还剩十一贯三百五十四文钱,说好的五五分账,这是你的。”
掌柜拿出穿好的的六贯钱放在他面前。
沈秀看着桌上的铜钱,微笑摇头。
从分钱上看,掌柜还算是个实在人。
这半个月来,无论收入多少,他都没有多拿多占,反而总是把大头让给自己。
沈秀不在乎他会不会做生意,他在意的是人品。
掌柜犹豫了几分,皱眉道:“莫不是嫌少了?”
沈秀叹道:“您可知如今汴梁城内的房价?”
掌柜摇摇头一头雾水,怎的扯到房价上来了……
“现如今,内城里普通宅子也都已经炒到了上千贯,买房难啊!”
中国人固有的思想:安居乐业,落叶归根。
沈秀如今的梦想就是在这大宋最繁华的国都里,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家!
“你的意思……”掌柜愣了一下,有些幽怨道:“年轻人有话直说便是,你若是觉得分红不均,咱们可以再商量嘛。”
这些日子以来,客栈生意之所以转亏为赢乃至火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沈秀。
这一点毋庸置疑!
掌柜每每欢喜庆祝当日收留了沈秀的同时,也慢慢有了些患得患失的感觉。
看得出来,沈秀绝非普通人,这样的人岂会安于长久屈居在自己这个小小的客栈里?
所以当沈秀说什么房价高的时候,掌柜第一反应就是重新分红。
他想用这种方式留下沈秀。
“某真的吃相如此难看吗?”沈秀有些想笑,他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啊。
掌柜下意识点点头,讪笑道:“老夫已年过四十,如今全指望这间客栈养老了。”
言下之意就是,只要能挣个养老钱,他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沈秀的要求。
这态度好啊!
沈秀叹息道:“某一路辗转好不容易来到汴梁,不为别的,只求一处栖身之所足以。”
“你想买房?”
掌柜目光惊讶中带着几分无语,快来看啊!这里有个神经病……
以现下粮价一升25文钱来算,普通百姓若是想靠种地在汴梁城里买房,那得全家人不吃不喝再干两百年。
到那时候,估摸着连小朱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学都参军了吧?
这还只是一处普通的内城边缘的小院子,至于那些更大品相更好的房子……
那是天价,普通人无法企及,除非权贵豪商,甚至于连皇帝想扩建一下宫殿,后来也因房价太贵拆迁不起的问题无奈作罢。
“要有梦想!”
沈秀一脸正色道:“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为何要比作咸鱼?这二者可有什么必然联系?”
沈秀不禁语噎,岔话道:“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若是想买房,首要靠什么?”
“自然是钱。”
“那么钱从哪里来?”
“挣!”
掌柜觉得沈秀这么问似乎有些侮辱人智商的嫌疑,回答很是冷淡。
沈秀也不在乎,又问道:“怎么挣?换句话说,什么样的行业,才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挣出一套房子?”
掌柜愣了半天没说话。
“汴梁城里那么多权贵富商他们的钱财都是哪来的?”
沈秀语气愈发的铿锵,仿佛渲染了未来。
“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
啪!
掌柜的神色逐渐激动起来,猛地一拍桌子,喊:“讲的好!”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沈秀言语越发激动,不动声色的瞥了眼掌柜,忽的话锋一转。
“一句话!想要挣钱,挣大钱!必须改革!”
“说得好!”
掌柜想也没想的附和道,又忽然呆怔了。
“你说……改革?改革哪里?”
“自然是客栈,这里实用面积太小了,而且业务太单一,必须拆除重建,然后是拓展项目,伙计也要再招聘几个,更重要的就是厨子!厨艺高低先不说,基本功必须扎实,我这里有几个新菜谱,赶明儿给您试试菜……”
沈秀准备大张旗鼓的改革客栈,全然忽略了掌柜那张三分懵懂七分犹豫的老脸。
不过他也不在乎。
如今他说书看似火爆,可沈秀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样的火爆总有一天会淡下去。
中国人最不缺乏的,就是效仿精神。
今日他能说书,明日就会有十个他、百个他涌入这个行业。
这样的生意终归不会长久。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