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 > 第七十四章 大朝会(一):战时十八条

第七十四章 大朝会(一):战时十八条

    短短五天里,茅元仪光从京城收取到的僭越税和狭邪税、赌博税就有二十万两之多。

    他把这二十万两,留三万两充作收税人员的奖励。

    剩下十七万两,按照约定拨付给了宣化司。

    宣化司经费充足后,更如虎添翼。

    征调的宣化人员也不限于戏班、说书艺人。

    实际上这些戏班和说书者本身可以就通过演戏、说书获得收入。

    只需官府以允许他们演出做条件,就可以获得这些人的配合。

    对舆论有影响力的还包括江湖郎中、算命术士、三姑六婆、游方道人、各式帮闲门客。

    对这些人给予适当报酬,也可以让他们为宣化司效力。

    这种效力并不一定是说道理,而是利用许多人非常迷信的特点来下手。

    比如天道轮回,运数循环,两三百年一次的大杀劫就要降临。

    若是不能消劫,必将生灵涂炭。

    如今各处旱灾、水灾、地震频发,便是大杀劫将至的预兆。

    要想消劫,躲灾避难,天下人就必须勒紧裤腰带齐心协力,过段苦日子。

    若还是和过去一样,肆意挥霍,就在劫难逃。

    要度杀劫,就需天下齐心,出钱出力支持军队。

    如此才能用军队肃杀之气消止杀劫。

    要度杀劫,还需全力支持皇上。

    太明开国洪武爷威权定于一尊,才能镇压天下杀机。

    如今需让皇上威柄可与洪武比肩,方能渡劫。

    有银捐银,有力出力。

    把这番消劫说辞,向他人散布,也可以积累功德,在大劫之中获得好报。

    死后也能超脱地狱,免受轮回之苦。若功德积累的多了,还可望上天做官。

    这些说辞,读书人听了,自然不屑一顾、付之一笑,觉得荒唐无稽。

    但对许多迷信民众,却是颇有奇效。

    一些深信不疑的人,甚至自发组织了消劫社,联络活动,到处宣讲消劫要义。

    从京城扩散到顺天府,从顺天府又扩散到北直隶,并不断向外扩展。

    当然宣化司在后面也暗暗进行了赞助扶持。

    朱由检在宫中,偶然听一些太监宫女闲谈,居然也听到了消劫社的说法。

    他对宣化司的活动很满意。

    心想不愧是冯梦龙、凌濛初这些人,他们和下层市民接触得多,熟悉他们心理,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出来。

    这一日,朱由检正在武英殿批阅奏折。

    高文彩进来奏报,递上了一本册子。

    朱由检打开一看。

    自己下令调查的十一人,所犯劣迹都详细写在了上面。

    朱由检仔细看毕,满意地点点头。

    看来可以动手了。

    崇祯元年九月初。

    皇帝朱由检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召集朝会。

    在京八品以上关键部门的文官到场。

    这些文官或是出自六部衙门。或者是能影响舆论,负有监察弹劾之责的言官,包括御史和各科给事中。

    还有充当皇帝顾问的翰林官员,詹事府官员

    总共四百多人。

    内阁辅臣和三公九卿都位列前排。

    皇极殿前广场上,整整齐齐站好了官员队伍。

    而四周,早已布置满了锦衣卫枢锐营的军士。

    时值秋季,凉风吹来,已经能让人感觉阵阵寒意。

    官员们站在广场上,在秋风中,有些瑟瑟发抖。

    他们从这排场,自然也都看出,今天的朝会,非同小可。

    最前边的六个内阁辅臣,也是心情焦虑不安。

    最近一个多月来,皇帝的行为愈发乖戾。

    经常让锦衣卫从带来一些平民进宫商量。

    全程都在锦衣卫安排之下,他们也探听不出是什么路数。

    就连这次大朝会,究竟是什么意图,他们也摸不清楚。

    不多时朱由检在锦衣卫侍从营的陪从下,登上皇极殿前的台阶,居高临下看着广场上的百官。

    百官行礼平身之后。

    朱由检让司礼监太监李凤翔宣读圣旨。

    圣旨宣布即日起,大明进入战时状态,实施如下制度,一共十八条

    第一、内阁和六部人员无需经过廷推,皇帝可以直接任免。

    第二、取消内阁和六科给事中的封驳权,皇帝旨意可直接下发全国各衙门执行。

    第三、新组建宣化部,负责宣传舆论。就由宣化司直接升格而成。各地成立宣化分司。

    第四、组织全国人口调查,查清人口数量、职业构成、文化水准。

    第五、改革科举,科举内容侧重军事能力,考察个人武艺、军事理论知识、练兵能力,同时按朝廷各部需求,分部分科决定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内容。具体方案由新内阁和礼部、国子监共同给出。

    第六、改革兵制,全面废除卫所兵制,卫所籍等同民籍。全面实行兵役制,定期退役制。

    第七、成立京师到地方的各级军校,培训军官

    第八、武将通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测试,可任职地方和进入六部内阁。

    第九、现任县、府、布政使司地方长官需通过军事能力测试,尤其是带兵能力和守城能力。不合格者淘汰更换

    第十、地方调查人口后,按比例抽取壮丁,组建地方常备军队训练。科举童生和生员成为军队训练骨干。

    第十一、扩充酒课提举司为课税提举司,从户部独立,全面征收盐税,酒税,茶税,契税、坐商资产税和营业税、市舶税,还有僭越税、狭邪税等。

    第十二、对大明全国粮食生产进行统计,朝廷有必要时可直接征调和按口分配粮食。

    第十三、对全国奢侈消费进行监督控制,对举报发现违规奢侈消费的行为,可没收当事人全部财产,全家发配充军。将三分之一财产奖励给举报者,剩余财产充公。

    第十四、全国各地对驴、马、骡、牛、船进行清查统计,朝廷和地方有必要时可直接征调使用。

    第十五、对全国冶铁、兵器制造进行清查统计,朝廷和地方有必要时可直接征调工匠。

    第十六、朝廷向各边镇军各级单位,派遣宣化使,鼓舞军心士气,整肃维持军纪

    第十七、各地驻军发现地方官民对抗朝廷财税和限制奢侈消费的措施,可没收当地富户乡绅财产,充当军饷。但不得侵害贫民。若是捏造构陷,军纪败坏,则要严惩。

    第十八,若消灭建虏,且全国不存在需动用五万以上兵力进行征伐,持续两个月以上的战事,可宣告战时状态结束。

    这十八条公布出来,就如丢下了十八颗炸弹。

    皇极殿前广场上的百官彻底陷入震惊之中。

    等李凤翔宣读完毕。

    场中,已是哗然一片。

    有厉声抗议的。

    有推搡同僚,要冲上前去和皇帝理论的。

    有瘫坐地上,涕泪横流,以手捶地的。

    当然更多的人是交头接耳。

    也有官员是静默以对,冷眼旁观。

    这场景就如同一锅沸腾的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