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 第84章善恶到头终有报(一)

第84章善恶到头终有报(一)

    李傕和郭氾互相打量对方一眼,异囗同声的传下将令:“鸣金收兵撤退,快鸣金收兵撤退。”

    出战的西凉军骑兵迅速后撤至长安东城门外,幽州军虽然在后追击斩杀,却效果不太大。

    因为此时他们已经进入长安东城门的巨弩攻击范围,若继续追击下去,必遭到西凉军的弓箭疯狂射击,于是刘政下令鸣金收兵,打扫战场清点俘获。

    此战一举歼灭西凉军精锐部队飞熊军近四千人,其中重伤不治者被幽州军士兵予以战后补刀,俘获轻伤飞熊军将士五百余人。

    西凉军骑兵死亡三千余人,俘获近二千人,重伤者或轻伤者了了无几,缴获能上阵马匹四千匹,武器盔甲尚没有查点清楚。

    幽州军猛虎营骑兵阵亡三百余人,长刀手损折近五百人,重伤二百余人,轻伤者很少不百人。

    忠勇营死亡六百余人,重伤者百人,轻伤者五百人,两营骑兵损失战马近千匹,弩箭长刀也损失不少。

    总之同等人数的两军精锐之师大对决,以幽并铁骑完胜飞熊军,创立了几乎西凉军飞熊军完灭的神话传奇。

    同时也让赵云凭借此战成为大汉天下的战神,毕竟猛虎营步骑部队的前身也出自忠勇营麾下,天下各方势力都认为两支精锐之师都是赵云亲手缔造出来的部队。

    这样让赵云名扬天下的同时,也让各方势力费尽心思研究这两支精锐之师的优缺点,尽量揣摩打败赵云的各种计策。

    有道是先出头的檩梁必先腐蚀,或者是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必先摧之,赵云所部赫赫威名传扬天下的同时,也给他和他麾下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样的完胜战况,也令随军观战的原西凉军将士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对幽并铁骑大起敬畏之意,西凉军将士性情直爽,最崇拜军中强者,看到刘政麾下有如此精锐之师,一个个心悦诚服,跪倒在地向刘政行礼下拜,心甘情愿地称呼刘政为“主公”。

    自此以后这些西凉军将士忠心耿耿的追随着刘政,甘心接受幽并铁骑将领们的改编训练,逐渐成为刘政麾下的死忠追随者。

    长安东城门外一场实力对决,不仅令西凉军被幽并铁骑杀得魂飞魄散,一提起幽并铁骑便闻风丧胆。

    也使得纵横大汉天下多年的精锐之师飞熊军几乎伤亡殆尽,逐浙泯灭于乱世之中。

    逃回长安城内的李傕和郭汜坐在一起商谈军情,他们二人虽是又一次联手合作,但心中各自有所顾忌,议事之处选择在双方势力交集之地。

    李傕带着李式和李暹两位子侄相伴,郭汜则带着他的亲卫将领和亲信潘允二人参加议事,还规定不让李式等人参予议事,只在不远处保护着他们二人足矣。

    李郭二人首先取得共识,那就是不能以武力解决齐王刘政,即是打不过也是实在无能为力。

    可总不能让刘政的奉诏勤王大军一直围困着长安城吧?一旦引起天下群雄响应此事,那无疑是李郭二人的命丧黄泉之日。

    甚至还会被抄家灭族,绝灭李郭二氏的后嗣香火传承,一想到此处,二人都忍不住心神不宁,后怕不已。

    李傕迫于情势所迫,逼不得已之下,无奈交待出小皇帝早已夭亡,即使他们二人投降于齐王刘政,以李郭二人以前的斑斑劣迹,恐怕也难得善终。

    李傕希望郭氾捐弃前嫌,双方共同合计出主意,一起对抗刘政,也许还会有一线希望,否则二人将同归于尽,死无丧身之地。

    郭汜之前私自关押文武百官,以此来与李傕分庭抗争,自思也不可能取得一丝活路,便真心思谋起应对之策。

    他本是个极为机灵擅谋之人,很快便寻思出一条应对之计:“文稚兄,汜有一计可以除去刘政对我们的威胁,只是要冒极大的风险,文稚兄可敢拚死一搏否?”

    正自思走投无路的李傕当即大喜过望,兴奋的催促郭汜尽管直言无妨:“噢,郭兄有何妙计尽管说出来?只要有一线生机,李某必听令行事,若有虚言背叛,必天诛地灭。”

    郭汜这才郑重的低声献计:“文稚兄,现在只要除去刘政,其麾下将领必会群龙无首,他们会各自为战争夺齐王之尊,或者急于夺取幽冀并三州的大权。”

    “到那时谁还会一直赖在长安城外,专门对付我等二人啊?到时候你我二人见机行事,未尝不能成就一番极大的事业。”

    李傕也是久经官场洗礼之人,很快便感到郭汜此言大有可为,便高兴地询问到底是什么主意?能令刘政一命呜呼。

    郭汜故作神秘的小声说道:“文稚兄,我们二人可施行诈降之计,以惑刘政的戒备之心,借机会除去这个大祸患。”

    “刘政跋涉千里远道而来,不过是接到小皇帝的勤王诏书,说你我虐待小皇帝,肆意欺凌皇室而已,咱们可以卑言蜜语打动刘政,伺机一举除去他。”

    李傕对此计也颇为赞赏,从旁迎合着郭汜:“对呀!我观刘政此人十分愚忠,一心只为汉室江山及天下百姓,我等可利用他的仁心淳厚之名,向刘政公开诈降。妙哉,妙哉。”

    郭汜赞同的点点头:“对,就是此种雕虫小技,到时你我二人身穿软内甲,暗中藏匿武器,于长安东城门外将刘政斩杀。”

    “其兵将会主动自乱,而我二人可以胡乱封赏多名将领为三州之州牧,让他们为了争夺权力自相残杀,将刘政的大半生努力打拚势力全部消灭。”

    李傕至此不得不为郭汜的毒计拍手叫好:“好,就以郭兄谋划的计策行事,明天派遣朝中重臣到幽州军中宣读圣旨,就说我二人愿意投到齐王麾下为将领。”

    “最好再下些重饵诱食,就说小皇帝希望刘政摄政辅助如何?再封赏其二子些实职,反正只是一场骗局,不下够血本只怕鱼儿不上钩啊?”

    潘允等四人在不远处互相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潘允正好面对着李傕,只能隐约看到李傕的嘴唇动弹着,依据学习过的唇语知识,猜测着李傕的言语举止。

    李式看到潘允一直盯着自己的父亲李傕观看,便不满的嘟囔着:“潘将军好大的忠心啊,可媲美当初郭大将军对董公的忠心耿耿,真是令李某大开眼界。”

    潘允生怕引起对方怀疑自己,便收回目光不卑不亢的予以回答:“郭公将潘某从布衣提拔为军中将领,又待潘某极为友善,潘某自然对郭公忠心耿耿,岂能容忍外人对郭公不恭敬否?”

    潘允说完索性向郭汜的亲卫将领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全神贯注地留意李式和李暹的表现,自己将精力都放在李傕的身上。

    可惜经过李式的突然打扰,潘允没有看到李傕如何言说对付刘政的唇语,心中自是懊悔不已,还为此恶狠狠的瞪视了李式一眼。

    李傕和郭汜计议已定,便互相对视几眼后,高兴地仰首大笑,还手挽着手一起走出商议之处,然后各自带着人马返回自己的住处。

    郭汜低声吩咐潘允和亲卫将领:“你二人暗中将李傕父子杀害小皇帝之事散发出去,尽量传到朝中各大文武百官耳中,让他们更加仇恨李傕父子。”

    目视着亲卫将领和潘允步出大厅,郭氾低沉的发出一阵冷笑嘲讽李傕:“李元稚你太天真啦,想拖郭某与你同病相怜合力对敌,郭某可不愿与你奉陪到底。”

    “此次诈降成功后你也难以活命,诈降失败后,郭某还要以你的首级,设法取得刘政和满朝文武百官的原谅,岂能与你一块同赴阴曹地府?嘿、嘿、嘿、嘿、、、、、、嘿、嘿、嘿、、、、、、”

    潘允回到自己的营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又无法探查得实情,经过熟思考虑之后,他用暗语向城外刘政发出一条消息,′此事有诈,尚无法探得真实情况,主公要万万小心对待。’

    第二天中午时分,李郭二人派遣的专使来到刘政的大帐,先是宣读了李傕伪造的封赏诏书,请刘政摄政辅佐小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又呈上李郭二将亲笔书写的认罪书信,最后代替李郭二人表示愿意投靠在齐王帐下为军中将领,希望齐王刘政能够宽恕他们的罪行,即往不究宽大为怀。

    早在夜间便收到潘允传来警示消息的刘政,虽然不能完全洞悉李郭二人的阴谋诡计,却已经心生警惕之心,便顺水推舟高兴的接下圣旨。

    又对宣诏官员表示,一旦自己摄政,便会公开宣示天下,对李郭二人不再追究,更不会容忍他人构陷李傕和郭氾。

    还表示会让李郭二将出任齐王府的国相和国尉,反正刘政的所言所语,尽带一番招揽英才如渴的贤王风范。

    当宣诏使者回到长安城内向李郭二人禀报详情后,李郭二将不约而同的付以昂首大笑,认为刘政已入了他们的诈降圈套,心中得意洋洋不止。

    当晚郭汜密招潘允进府,暗中命令潘允明天要谨守长安东城门,等待自己的随时下发将令,潘允恭敬且信誓旦旦的一口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