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45章 反清复明与恢复中华

第45章 反清复明与恢复中华

    就这样,在甲申之变108年之后,大明与清朝的利害关系,再一次出现了实质性的转变。

    只是,崇祯吊死在歪脖子的树上的时候,举国哀痛,但缔约成功的消息传到缅北以后,哪怕是桂家人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相反的,缔约对于联姻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桂家人的高层,对于海宁这种勾结满清的行为普遍不满。他们开始阻挠木馨的婚事,并主张对海宁联盟之中的村寨发起攻击。

    但宫里雁和另外一批长老是头脑清醒的。满清距离他们虽不遥远,但过去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发起有效攻击。

    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是发展壮大的绝佳机会。攻击海宁固然可以达成这些目的,但联合海宁去攻击别人,则更可以达成这一目的。

    至少可以获得更大的地盘。

    不过他们的这一观点也遭到了反对。

    之所以有人会反对海宁,起因之一就是参与海宁联盟的存在,在附近散落的到处都是,让他们桂家人的领地显得支离破碎。

    与海宁联合固然可以占据更大的地盘,但也意味着自家老窝又要与对方合并,但凡是有些疑心病的人,都不会轻易同意这样的想法。

    所以,很多人其实都是站在宫里雁的对立面的。

    宫里雁其实也不愿意舍弃多年经营的根基。

    他现在只恨当年自己怎么没有加入盟约。

    如今的雍籍牙就在海宁的支持之下迅速壮大,据说他刚刚展开的攻势就非常凌厉,其先锋更是已经无限的逼近了旧都阿瓦。

    如果当初能够取代雍籍牙的位置,那么如今的局面就是他宫里雁的。

    可惜正如海宁所说的那样,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所以他只能在纠结之中继续煎熬。

    11月1日,一支按捺不住的桂家人袭击了联盟当中的两个村寨,由于大批丁壮被抽调到印度甚至北美,所以留守的只有妇女儿童。

    桂家人因此认为他们可以轻松取胜,甚至还对村寨当中的妇女产生觊觎之心。

    但很快,妇女儿童手中配发的燧发枪,就利用射程上的优势给对方造成了巨大损失,驻扎在村寨当中的三名海宁仆人,更是指挥学生们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随后周边得到消息的盟友迅速穿插过来,将撤退当中的桂家人全部剿灭。

    虽然出动的只是一股小规模军队而已,但如此干净利落的被干掉,还是让宫里雁和长老们不得不重新评估海宁的实力。

    而消息传到海宁那边之后,这位已经乘船出海的盟主,立刻命令蓝土和万根向缅北地区迅速靠拢,并向宫里雁发出了逆风措辞强硬的合约邀请。

    白山则是撤掉了红象的职务,让紫金全权负责第一基地的发展规划。

    第一基地之说,是第一次被提出来。

    这也意味着缅北地区从海宁的老巢变成了一个有序数的基地,在地位上来讲毫无疑问是一次大幅的下滑。

    几乎所有的合作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加上事发之后,黑月为了稳定人心,立刻从印度、阿拉干、阿豪姆王国以及第四基地抽了了大部分丁状回撤。

    其实谁都知道,由于缅北地区还有上千名仆人,装备相对落后的桂家人根本无法对海宁构成威胁,无论是海宁白山还是黑夜的措施,其实多少都显得多余。

    但人之所以愚昧,就是因为他们经常从愚昧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因此如果你不从愚昧的角度向他们施压,他们都不知道你究竟是不是一根很辣的葱。

    所以只有掉级兵力才能让桂家人变得畏首畏尾。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为了取悦海宁,雍籍牙也调集了重兵。

    不过很快他就得知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宁竟然特许让宫里雁参加第一集团,不但允许他们参与各公司的股票交易,还允许他们的武装接受集团内部的统一训练。

    当然他们控制范围当中的土地和矿产也都遭到大规模的收购,但因为有雍籍牙等人的先例,所以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这些东西换来的,是一种叫做升值的绝佳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

    不过,发动突袭的那支桂家人,是不允许继续活动在缅北地区的?他们大多数人被处死,少部分的老人孩子和妇女,则被送到第四基地去进行劳作。

    海宁同时借助这个机会,在盟约当中追加了补充协议:任何缔约成员如果攻击盟友,将自动失去联盟成员的资格,其在联盟内部的投资将会被直接冻结,其领地内的集团投资项目将会受到集团的全力保护,

    同时,联盟有权真对这类背叛行为,采取任何道义上允许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就地围剿。

    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苛刻的协议。

    但很多人当时都觉得这是针对桂家人的,因为他们无关。

    桂家人也知道自己是被针对了,但海宁实力强大,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原本,木馨就从海宁那里了解到了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手段,加上海宁在印度、俄国甚至北美取得的成就,也通过本地的一些报纸,流传到了桂家人的耳中。

    只是,从没听见过的事情,对于某些人来讲就是缺少震慑力的。

    所以有些人才敢铤而走险,他们不一定是利令智昏,他们只是有些自视过高,认为自己抓住了机会。

    事后,回到缅北地区的紫金还查出,这些人暗中勾结孟族军队,让后者在前线牵制住集团主力,而他们从背后袭击,这样海宁在缅北的家业就将落入他们手中。

    海宁早猜到会有这种情况,桂家人和孟族军队都是反抗东吁王朝的重要力量。

    他们互有来往,甚至曾经结成同盟并不奇怪。

    不过一旦这种同盟存在,那么换个目标去对付,比如换成海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海宁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一份大餐。

    印度和北美都抽掉了缅北太多力量,这样的苦差事也不能落下桂家人。

    何况把他们单独留在缅北实在太过危险,因为他们当中还有很多与孟族军队过从甚密的人。

    既然曾经是盟友,现在关系也不差,那就完全存在又一次出卖的可能。

    因此,想个理由把他们支走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只是海宁想出来的这个理由非常有意思。

    分封。

    不过不是东周列国那样的分封,而是日本令制国的那种,简而言之,就是只给管理权,不给土地所有权,给了也要事先声明,这个是可以改易的。

    后来,黑月对这个想法做了润滑,他干脆强调,这是一种管理权的分封制度。

    而且因为他们不是官府,就算有了官府的名义,桂家人人也不可能承认清廷,所以这次分封,不过是公司对于不同领地管事人的人事任命。

    这在后世的商业经营当中是非常常见的。

    但现在,却让合作者们有些云山雾罩。

    不过即便如此,像罕国楷这样的积极分子仍然率先申请了一大堆职务,然而他父亲年事已高,又有重病在身,因此即便一些重要的地皮都要交给这些积极分子,但罕国楷仍然只能留在家里看窝。

    至于一些不重要的地皮,比如封臣的封臣,或者后面再加一个“的封臣”,则会交给桂家人去担当。

    作为汉唐血裔,他们肯定更喜欢定居生活。

    于是,海宁在到达马里兰之后,又有几艘新造的远洋大帆船,从阿拉干起航,那上面装满了要去北美任职的贵桂家人,而且他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发的。

    另外,在组织这群人的过程当中,海宁还实施了一条非常有意思的规定。

    既然是家庭,那就必然有父母有孩子,而父母交情很好的家庭并不适合被派往相同的地方去,这样会迅速的形成拉帮结派的山头。

    但如果什么交情都没有,也不利于他们在陌生的地方形成凝聚力,尤其是殖民地那种地方,对于后续发展的考验还是很严峻的。

    所以海宁竟然就以孩子们的交情为纽带,让仆人们最终确定了不同家庭的最终定居点。

    对于学校生活已经丰富起来的联盟子弟来说,这个方法大受欢迎,可惜没有用在他们身上。

    对于桂家人子弟来说,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可以勉强接受,因为玩的好的基本都是同村发小。

    不过远涉重洋毕竟是件危险的事情,即便海宁的仆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西红柿、酿制朗姆酒,也不能避免航行途中的疾病和伤亡。

    因此在出发之前,集团还公布了最新的抚恤政策。

    这个抚恤政策以常规的非战斗因工殉职为基点,战死于海外的以距离确定一个用以相乘的系数,比如战死在印度,这个系数是1.7,如果是北美的话就高达3.5。

    但航行任务毕竟不是战斗减员。因此即便目的地是北美,也只有1.5而已。

    如果不是北美,那么甚至有可能低到1.2。

    更让人糟心的是,在以后的调动过程当中,如果任职期间表现不佳的话,这个系数可能掉到0.8,也就是连正常的抚恤都拿不到。

    考虑到大部分小封臣都是用桂家人充当的,而他们恐怕很难因为这样的履历而积攒起丰厚的家资和医疗条件,所以这一规定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甚至有人又动起了造反的歪念头。

    但由于补充协议的存在,这次不等海宁动手,宫里雁就立刻派人把这批人处理掉了。

    现在对于宫里雁来说,只剩下一个执念在心中不断徘徊呐喊,那就是盼望着能够像雍籍牙一样大杀四方。

    桂家人的武装,在经过青橙等人的脑波分析之后,淘汰了一大批内心欲望过于强烈的人,剩下的耿直之士被送往第四基地进行训练,但依然由宫里雁进行统领。

    此时大部队已经出发,但宫里雁因为收到了海宁的信件而暂时留在了缅北,因而刚好处理了几家桂家人的叛乱。

    海宁的信件也是他果断出手的一个重要因素。

    桂家人在这封信里,海宁大致阐述了自己对待清朝的政策,总结起来不过只有两个字。

    忽悠。

    这不是个宫里雁经常接触到的词汇,但海宁却给了详细的解释。

    想要反清复明,最重要的就是招揽人口,这个也桂家人曾经做过,但与他们接壤的云南、广西本身也没什么人口。

    而且,清朝还有严格的移民政策: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

    但后来,随着出海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朝廷不得不将之做了修改。

    康熙五十六年,在此以前出国者,准其回籍。

    雍正二年,暹罗船员徐宽等96人,原系汉人,不愿回籍,要求长期留居外国,也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

    有了这两条的存在,加上海宁与乾隆达成的协议,他们就有了把人口招纳到海外的口子。

    这也就意味着,谈判时期不断强调的“发展海船,加强交通,实现控制”之类的承诺和说辞全都是废话。

    见到这一点之后,宫里雁已经逐渐明白了海宁的想法。

    何况,海宁在谈判当中争取到的权利当中,还有准许在大清境内经商这么一条,这不但增加了他们接触百姓并予以招纳的机会,还非常方便他们完成对官场和地方的渗透。

    只是这些事情是不方便对外人讲起的,所以海宁也要求宫里雁务必要保密。

    宫里雁不知道的是,这是海宁对他当年主动协防的报酬,虽然就是参与协防的人,后来攻击了海宁联盟当中的村寨,但桂家人既然已经接受了后续处理,而且又只是一小撮“脑瘫患儿”所为,那这情分自然也折不出多少,毕竟他们如今是一家人了。

    而且在宫里雁的心里,有些猜测也已经变得越发清晰:海宁既然也是汉家苗裔,那么驱逐女真人建立的清朝,恐怕也是他的愿望之一。

    果然,在几天之后海宁给他发来了另外一封信。

    “他授命宫里雁组建一个秘密组织,其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同时还建议,这一组织最好建立在泰国和越南附近,因为那里的华裔商人更多。”

    这让宫里雁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因此他在拜别妹妹之后,举家搬迁到了第四基地,准备以那里为依托,去完成海宁的构想。

    那个秘密组织的名字,他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兴中会。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