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的把刚送来的报纸摔在地上,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怒不可遏的对他的手下说:“这些人,竟然把爪子伸到费城去了。那里是联合王国的殖民地,不是他俄国人的。”
首相亨利-佩尔汉姆很赞同国王的这番话。
但他也无可奈何。
由于消息的迟滞,他直到今天早上才知道,海宁的军队在入主马里兰的时候,与当地的殖民武装发生了激烈冲突,但拥有绝对优势的瀛洲,不但继承了当地的多艘舰船,还将当地的民兵痛揍一顿。
而这些,甚至根本没有被海宁看在眼里,但对于英国来讲,却实实在在的意味着危险。
而且,考虑到双方越发明显的实力差距,即便他们有所不满,恐怕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诚如国王所担心的那样,俄国或者海宁,恐怕是真的有意与他们争夺北美殖民地了。
为此他们确实应该开展更加积极的防范措施。
但是在英国境内,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异样的声音,考虑到环球集团的巨额利润,也有一些贵族和新兴资本家们希望与他们合作。
而且他们也指出,与海宁的合作也可以保全北美的那些殖民地。俄国沙皇和印度皇帝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就看他们英国人能够拿出怎样的报价了。
但是,18世纪中叶的内阁还不完全是资本家们的内阁。加上国王本人的血性,以及贵族在北美的利益不容出卖等诸多因素,对海宁采取强硬态度,在这些合作派们想到当然贵族和海宁都满意的报价以前,肯定是必然选择。
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率先做出这一举动的应该是法国人。
不过,法国在北美的野心还不为国内大部分平民所致。即便是消息灵通的出版键也是如此。
皮埃尔-弗朗索瓦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他的父亲弗朗索瓦-迪多在1713年的时候开办了一家印刷店铺。
40年来他们经营着造纸、印刷、书籍出版等一系列的业务,这一店铺有着稳定的发展速度,只是距离顶级印刷商还有一段路要走。
但自从他们的国王路易十五和一个叫做海宁的人结盟之后,他们就从中看到了更多的发展潜力。
海宁领导的环球集团,拥有着一系列奇特的印刷技术。其中之一被用来印刷报纸。
从神秘的转轮排字架到后来的古登堡印刷机,都让皮埃尔觉得那是他们家最有力的竞争者,但也有可能成为他们最值得骄傲的合作伙伴。
为了掌握主动权,他的父亲老迪多,曾经试图联络过海宁派到法国来的使者。但因为死者当时正忙于拜访各位政要,而没能及时的接见他。
不过那位使者还是派人送来了礼物,一部他们精心印刷的百科全书。
比起狄德罗他们编撰的那一本这部百科全书拥有更加庞杂的内容,而且他的印刷和装订也非常精致,最要命的是这部百科全书,拥有多幅图画,显然在雕版的时候花费了一番功夫。
而且这些图画当中还有一部分是用彩色套印技术印刷的,能够更加生动鲜明的反映被描述的事物,想来这一定是狄德罗等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意图达到的效果,但可惜的是法国境内目前还没有印刷商可以做到相同的地步。
不过既然那位使者派人送来的礼物,那么他们迪多家族就可以勉强算是在对方那里挂上号的。
果然,就在昨天,那位叫做长空的使者派人送了信来,说今天会特地来拜访迪多家。
老迪多兴奋异常,连夜带着儿子们把家里收拾了一遍。
而今天早上,他们就见到了一张长髯飘飘的东方面孔。
皮埃尔知道,这就是那位环球集团派驻在法国的逝者以此,立刻将他请进了房里来,双方寒暄问候一番之后便进入了实质性的会谈。
长空为他们带来了一个简单的合作项目。
那就是已经在欧洲引起轰动的报纸。
对于欧洲人来说,报纸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发生在北美的事情,能够在几天之内就传到他们眼皮子底下,这证明这份报纸成功的缘由使用这些已经不在报纸本身了。
老迪多也知道,若是没有这种神奇的通信手段,他们的报纸是不可能与对方的相提并论的。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长空愿意授权给他们使用这些飞速传播的消息,这样迪多家的报纸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过,长空提出了一个尖刻的条件,那就是由他们出资收购迪多商铺45%的股份,同时,迪多家的三个男丁当中,至少要有两个供职于环球集团。
这种类似卖身求荣的条件,让人在感情上多少无法接受。
但为了那键锁为一键的通信手段,老迪多最终还是同意了长空的要求。
为了表达合作的成语,长空还向迪多家族提供了他们的一系列造纸和印刷技术。
由此,环球集团在法国这边也拥有了强大的合作商。
不久之后,《环球观察》、《迪多要闻》、以及法王路易十五亲自赞助的《巴黎综合快讯》,相继在法国境内销售起来。
巧合的是,他们的第一篇报道也和科学研究有关——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出版的《自然史》,在海宁的授意之下,被这些媒体机构狠狠地吹捧了一把。
之前,部分的这部作品遭到了一些保守人士的批评。
这些人认为其中的一些观点,违背了上帝创造人间的某些传统认识。
这一局面和海宁遭遇的情况一样。因此海宁才选择以指桑骂槐的姿态予以了回应。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番追捧却让布丰的作品在欧洲范围内广受欢迎。
尤其是在他活跃的俄国,那些喜欢谈论孟德斯鸠的贵族们,在这个月里陡然改换了兴趣方向。
就连叶卡捷琳娜也研究起了可爱的小动物们。
当然她也很清楚,海宁才是最值得他研究的那个小动物,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他和海宁的生意迅速的扩张。
虽然有大把的利润被重新投入到这些产业当中去,但她仍然获得了5000多卢布的盈余。
这已经是本钱的三分之一了。
在俄国境内,从来没有谁的买卖,可以不靠掠夺与强权,就拥有这样的回报率,哪怕是女皇也不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此女皇拿出了一笔10万卢布的巨款,追加在了她和海宁的合作当中。
海宁却在这个时候耍出了缅北的那一套,让这些想要投资的贵族们在他的事业当中自行选择,而他本人并不会给予过多的指导。
由此,那些曾经被他拒之门外的人,也逐渐找到了诸如股票买卖一类的参与途径。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由此掀起了一波抢购股票的风潮。
那些最初就与他合作的贵族们,比如叶卡捷琳娜,已经被海宁正式告知,将会在未来的两个月里收到一大笔股票溢价带来的红利。
这让叶卡捷琳娜觉得,某些事情看来得抓紧进行。
于是,她最近更加主动的来海宁这里了。
然而讽刺的是,海宁的心思却仿佛不在她身上。反而是他的丈夫彼得更能讨海宁的欢心。
叶卡吉利娜时常都能够见到他们两人出双入对——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如今已经毫无违和之处了。而且他们不光打脸的时候待在一起,用餐的时候待在一起,就连舞会的时候也待在一起。
彼得是个不怎么出色的小提琴手,他拙劣的音乐水平,甚至让叶卡捷琳娜都恨上了乐曲一类的东西。
然而糟糕的是,海宁给予了彼得很高的评价,并且还和他一起练习了小提琴。
著名的吟游歌手拉祖莫夫斯基也就是女皇的亲人成为了他们的老师,这三个人甚至组成了一个乐团,每当舞会到来的时候,他们都会倾情献艺。
海宁还为此专门“编写”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有一个英语化的名字:《cheepthrills》。
对于自家主公终于想起做文抄公这件事情,白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黄莺这是给予了认真的指导。
总之,他的表演效果还是能够拿得出手的,至少拉祖莫夫斯基这位专业人士也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虽然这评价显得很客套。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彼得的总管乔戈洛科夫,却因为自己的创作天赋,而不得不躲在壁炉附近,仔细而艰苦的思索着更加满意的诗句。
他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是萨尔蒂科夫的小小恶作剧。
自从知道这家伙竟然对叶卡吉利娜有意之后,萨尔蒂科夫就开始左手收拾他了。不过这小伙子还算机灵,没有贸然出手,而是一边称赞对方的诗句优美,以便不断的要求他写出更好的诗句来。
称赞让乔戈洛科夫飘飘欲仙,央求的直接让他欲罢不能。
所以他正费尽心机的满足萨尔蒂科夫的要求,似乎他真的能够成为俄国诗坛一颗闪亮的老星星。
根据海宁收到的历史资料,这位蹩脚诗人将会在明年左右就一命呜呼!有推测认为,可能是他对叶卡捷琳娜的追求触怒了某些人。而下手的人极有可能是萨尔蒂科夫。
当然这一切都得到了女皇的默许,甚至,萨尔蒂科夫很有可能还通过这次机会,完成了与叶卡捷琳娜的交易。
但叶卡捷琳娜没有想到的是:对这位蹩脚诗人出手的,如今已经不仅仅是萨尔蒂科夫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