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东周五百年 > 206. 阳虎单挑三桓

206. 阳虎单挑三桓

    孔子的博学之名越传越广,连楚昭王都知道了。他一直想弄清楚那年还都途中在江中捡到的果子是什么,特地命使者带份厚礼前去曲阜拜问孔子。

    孔子答道:“那果子名叫萍实,可以剖开食用。”

    使者感到惊奇:“夫子怎么知道的?”

    “我曾听说楚地有小儿童谣说‘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尝之甜如蜜。’所以知道这事。”

    “这果子常见么?”

    “萍乃无根之物,结成果实,虽千百年也不易得。这是散而复聚,衰而复兴之征兆,应该祝贺楚王了。”

    使者回到郢都,楚昭王听后对孔子也是叹服不已。自此,孔子将中都治理得妥妥贴贴,四方都派人来参观学习,好回去打样。鲁定公知道孔子是贤人,召他任为司空。

    周敬王十九年,季孙氏家臣阳虎野心膨胀,想独掌鲁国国政,取三桓而代之。他知道叔孙辄在家族内失宠,又和季孙氏的费邑家宰公山不狃关系好,便和这两人密谋,准备先想法杀了季孙斯,一并除掉孟孙氏与叔孙氏。之后,公山不狃取代季孙斯之位,叔孙辄取代叔孙州仇之位,阳虎自己取代孟孙无忌之位。

    阳虎仰慕孔子之贤,想把他召到门下,派人来请,孔子不从,不死心,又派人送来一只蒸全猪。孔子说:“阳虎这是要诱我去拜谢他,借机相见。”

    怎么办呢?孔子命弟子守在阳虎家门外,乘他出门的机会,往门内投了一份名刺,便算是拜谢过了。

    孔子提醒弟子孟孙无忌:“阳虎必会作乱,作乱必先寻季孙氏开刀,你要早做准备,或可免于一场祸乱。”

    孟孙无忌在曲阜南门外造了所屋子,立起栅栏,在牧马放羊人中选出三百名壮勇之士,假作土木工,实际是为备乱之需。又跟孟孙氏的成邑邑宰公敛阳讲好了,让他修缮甲兵,如果有需要,星夜来驰援。

    当年秋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月,曲阜要举行祭祀。阳虎邀请季孙斯于祭典完成第二天,来蒲圃赴宴。孟孙无忌觉得这事可疑,于是派人送信给公敛阳,约定当日中午率领甲士从东门赶到南门,一路观察事态变化。

    第二天,阳虎亲自到季孙氏门前,请季孙斯登车。阳虎在前为导,阳虎的从弟叫阳越的在后头护卫,左右全都是阳氏的党羽。只有一个驾车的林楚,几代都是季孙氏的门客,季孙斯觉得不对劲,低声嘱咐林楚:“你能不能驾车往孟孙氏去?”

    林楚会意,到了大道上,立刻拉缰绳转向南边,扬鞭催马,疾驰而去。阳越在后头大叫:“收起马辔!”

    林楚哪里会听?依旧快马加鞭,越走越远。阳越大怒,弯弓拱箭,要射林楚,一箭不中,心急若焚,扬鞭打马。不料心越急越出乱子,马鞭子掉地上了,等阳越拣起马鞭,季孙斯的车子早跑远了。

    季孙斯出了南门,径直驰入孟孙无忌修造的屋子内,关闭栅栏,大叫:“孟孙救我!”

    孟孙无忌率领三百壮弓,挟弓带箭在栅栏门内设伏。不一会儿,阳越来了,准备领人攻打栅门。三百人从内发箭,阳越中箭身亡。

    再说阳虎在前头已走到了东门,一回头不见了季孙斯的车,于是掉转车头一路寻找,来到大路上问路人:“看到相国的车了吗?”

    “马惊,已经跑出南门了。”

    话音刚落,阳越的败卒已到,告知阳越已死,季孙斯已躲入孟孙氏的新宫。阳虎大怒,率领众人前往鲁宫,准备劫持鲁定公临朝。可巧在路上遇见了叔孙州仇,一并劫了,征发公宫甲士与叔孙氏的家众,一同往南门攻打孟孙氏。

    孟孙无忌领着三百人在南门新宫继续拒守,阳虎下令把这些栅栏全烧了,季孙斯面露惧色。孟孙无忌抬头看见日已近中,说:“成邑的兵马快到了,不用担心。”

    语毕,只见东边一员猛将,正领兵呼哨而至,大叫:“勿犯我主公!公敛阳在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阳虎大怒,提起长戈,接住公敛阳厮杀。大战五十余回合,阳虎越战越勇,公敛阳渐渐不支。被劫持的叔孙州仇突然从后头叫了一声:“阳虎败了!”说完,马上率领叔孙氏的家甲簇拥着鲁定公望西而走,公徒,也就是鲁定公的武装力量也跟着西走。

    此时,孟孙无忌率领三百壮士开栅而出,季孙氏的家臣苫越也领兵而至。阳虎孤立无援,只得倒戈而走,进入讙阳关据守。三桓合兵攻打,阳虎力不能支,只能下令放火焚烧莱门。鲁兵怕火后退,阳虎顶着火苗突围而出,投奔了齐国。

    见到齐景公,阳虎许诺献上讙阳之地,向齐国借兵攻鲁。大夫鲍国进言:“鲁国起用孔子,不可与之为敌。不如捉了阳虎,归还土地,借以交好。”

    齐景公依言将阳虎囚于西鄙,不料这人狡猾,他将守卫灌醉,乘坐辎车逃奔宋国,宋公让他镇守匡邑。阳虎在匡邑虐民,匡地百姓想杀他。无奈,宋国呆不下去,阳虎又投奔了晋国,投在赵鞅手下为家臣。

    阳虎不过一个家臣,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单挑三桓世家,劫持鲁国国君?还不是跟三桓学的。这些年来,眼看着季孙氏放逐鲁昭公,专掌鲁政,家臣们在一旁窥视,已非止一日了。自从鲁惠公以来,三桓之家在礼乐,佩饰,葬仪等方方面面都突破了《周礼》对于大夫的规制,早已比肩诸侯了。当然,三桓的家臣也不会安分。上行下效,由来已久。

    再说齐景公丢了阳虎,又怕鲁国人怪他招降纳叛,使遣使向鲁定公说明缘由,约定在齐鲁间的夹谷山前头相会,以通两国之好,永息干戈的意思。

    这样的大事,鲁定公照例要召三桓来商议决定的。

    孟孙无忌说:“齐人狡诈,主公不可轻往。”

    季孙斯说:“齐国屡次加兵于我,这回主动修好,怎么能拒绝呢?”

    究竟鲁定公会不会去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