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174章 冀州易手

第174章 冀州易手

    仗终于打赢了,原本紧绷着的神经一下子松懈了下来,无比的疲劳、困倦、饥饿顿时在身体上浮现了出来,许多军卒当即瘫倒在地上,动也不想再动一下。

    放在平时,早就有将领军官呵斥这些士卒了。

    但此刻,却没有人多说什么。

    八个多时辰的连续厮杀,而且面对的是强悍的向润客部精锐伪燕军,放在常人早就崩溃了。

    这些无畏的勇士,能够坚持到这一仗打赢,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一部分体力和精神状况较好的兵卒负责收拢俘虏,为受伤的同伴包扎伤口,同时整理战场上的尸体和兵器军械。

    虽然已经是初春,但眼前这片旷野却看不倒什么绿色,满眼皆是红色,血色的红。

    “辛节度,李将军……”李宝臣挂起长枪,跃下战马,满怀歉意地向辛云京和辛京杲拱了拱手,“都怨李宝臣来得迟了,才连累你们损失如此沉重……”

    李宝臣和辛京杲早已相识,彼此间关系还算不错,但跟辛云京却是初次见面,称呼上因此有所差异。

    “李节度说哪里话。若非李节度赶来得及时,向润客这厮此刻恐怕已经全身而退,末将和杲弟这么多将士的阵亡就等于全然白费了……”辛云京拱手还了一礼,疲倦却喜悦的面庞上,流露出大唐汉子爽朗的笑意。

    “原本以为有足够的时间把向润客拖住,直到李将军赶到。没想到,向润客居然如此精明,他的骑步军如此强横,搞得张镇西与辛京杲狼狈不堪……”

    辛京杲并不以先前的被动战局为耻,爽快地一笑,“说起来,李将军其实还比蒙预料的早到了。不过,也幸亏是早到了!”

    “其实。本节度还应该感谢李节度……”辛云京点了点头,接口说道,“我河东将士,与向润客算是有很深的恩怨。”

    “此次出征北伐,上上下下都是憋着一口气,想要一雪前耻。但正如杲弟所说,此人用兵精明强悍,相当棘手。任自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洗刷前耻,此次三万大军出河东。与向润客实际交手只有十天。就已经折损了八成儿郎。”

    略显无奈地摇头一笑,辛云京很诚挚地继续说道:“如果不是李节度,恐怕是旧耻未雪。新辱又生。真是那样,辛云京也就没脸再见河东道几十万父老了!”

    说罢,辛云京躬身就准备向李宝臣行谢礼。

    李宝臣一把托住辛云京,同样诚恳地笑道:“都是自家人,称什么谢。不是辛节度和李将军苦战,向润客早就溜回冀州了,马某来了也没有用。”

    说到这里,李宝臣突然皱了皱眉头:“总是这样称呼,辛节度、李节度,实在太别扭了,还是直接叫表字吧……”

    辛云京看了看李宝臣。又看了看面带微笑地辛京杲,爽快地点了点头。

    “哈哈哈……”片刻后,三人几乎同时大笑了起来。

    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无须悲伤,至少暂时是如此。

    等仗彻底打完了,等敌人彻底被打垮了,到那时候,才是哀悼亡者之时。

    而现在,就该放声大笑。

    笑着去面对下一场的战斗。

    “可惜,还是让向润客这厮跑了!”李宝臣扼腕轻叹道。成德军铁骑虽然已经朝冀州方向追击过去,但之前向柏崇的奋战还是拖延了近半个时辰。

    有这半个时辰的时间差,想追上全骑军撤退的向润客,希望已经不大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倒未必……”辛京杲嘿嘿一笑。

    “李将军有什么安排么?”李宝臣眼睛一亮,急声问道。

    “我还有八千余兵马驻防于冀州之西,用作提防冀州、幽州等方向伪燕军东来援救向润客。纵然是在昨夜苦战之时,我也未曾调动那部兵马!”辛京杲淡然着说道。

    “这么说来,向润客仍然有可能遭遇阻截?”辛云京也兴奋了起来。

    “如果向润客手中有三、四千骑,想拦住他难比登天。不过,他现在身边只有一千来骑,就未必拦不住。”辛京杲点头说道。

    “那还等什么,现在就追上去!”辛云京一拍大腿,长身而起。

    “也好!”李宝臣也站了起来,指了指一片狼藉的战场,“但这里怎么办?”

    “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乘向润客精锐丧尽,以最快速度兵临冀州,叩击幽州。大败之下,冀州人心军心必乱,有很大地机会令守军不战自溃。冀州一乱,又能够波及到幽州,说不定连幽州都能够一举拿下!”

    辛京杲拿手中的小树枝在地上划了几个圈,沉声说道,“而关键就在于,动作一定要快,不能让敌军有喘气的机会。”

    抬头看着李宝臣和辛云京,辛京杲不紧不慢地说道:“在河北,伪燕军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兵力,这里的兵马不用担心会遭袭。但一时间,他们也无法彻底恢复。依我的看法,不如就让他们一面清理战场,一面稍做休整。至于我们,可先行随铁骑攻打冀州和幽州!”

    “这法子成!”李宝臣第一个点头表示了认同。

    辛云京也随即点头。

    当李宝臣、辛云京、辛京杲一行赶到距离冀州还有不到刃里的地方时,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传了过来。

    脱离战斗的千余伪燕军精骑,在即将到达冀州时,遭遇张镒率所部兵马的伏击、阻截。

    筋疲力尽的精骑,无论抗衡张镒占据绝对优势的生力军,一战而溃。

    溃败途中,伪燕淄青节度使向润客落入陷坑之中,其后虽竭力反抗,但仍被生擒。

    闻听此讯,无论是李宝臣,还是辛云京、辛京杲,都欣喜若狂。

    向润客是史朝义麾下一等一的大将,无论是军中的地位,还是统军用兵能力,在伪燕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能与之比肩者,也就仅只有符璘和徐璜玉两人而已。

    像李春、骆悦、蔡文景、薛忠义、李元遇等人,都与向润客不能相比。

    也正因为如此,史朝义才将向润客当做手中最犀利的兵刃,每每将最关键的战事交托于他。

    正如此次的北伐战事中,向润客等于是独自负责抵抗来自河北的三路大军。

    这样的重任,纵然是符璘和徐璜玉也无法相比。

    何况,符璘麾下的原魏博军也因为受到田悦之死等事件的巨大影响,而发挥不出原有的战斗力。

    而事实上,向润客也没有辜负史朝义的信任,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打垮了辛京杲和辛云京两路大军。

    以两万多精锐之师,将六万英武军和河东军压制几乎喘不过气来。

    如果不是李宝臣及时赶到,整个战略计划,乃至整个河北战场,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形。

    如果硬要找出向润客的失策之处,大概就是他在战略上太过急于扭转西线战局,略显草率地发动了对辛云京的那一击。

    向润客的就擒,从影响力来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甚至还要超过其麾下两万余精锐骑步军的覆灭。

    从这一刻起,河北实际已不在史朝义的控制之中了。

    没有了冀州这个咽喉所在,等于是断了史朝义的后路。

    三万余铁骑的兵临信都城下,让整个伪燕朝廷都城所在地——冀州,乱作一团。

    而当昏迷不醒的向润客,及向柏崇、长孙裕的尸身被成德军铁骑呈列在冀州守军跟前时,包括冀州刺史在内,冀州上上下下的官员将校心若死灰,面白如纸。甚至有人当场昏厥了过去。

    冀州的擎天巨柱已经倒了,整个河北战事的擎天巨柱已经倒了!

    信都城完了,冀州完了,整个河北都完了……

    惊人的恐慌在一瞬间传遍了全城。冀州乱成了一锅粥,局势全面失控,任冀州刺史如何努力,都无法稳定住局面。

    留守的军卒中,除了两千精骑外,剩余地几千步卒多半是新兵。

    敌军的攻城还没展开,他们的心理就已经崩溃了!

    面对无数官员士族提出的请降要求,冀州刺史只能徒呼奈何,他已经无力改变当年困窘的局面。

    最终,冀州刺史及一些不愿投降的官员将领,在两千精骑护卫下,出冀州东门,逃往幽州方向去了。

    冀州刺史一离开,主降派的官员当即遣使与李宝臣联络。

    在得到一定的承诺后,他们开城出降。

    冀州随之告破!

    伪燕朝的都城被收复了!

    攻破冀州之后,李宝臣几乎是马不停蹄地领军直接杀向幽州。

    铁流滚滚,势不可挡!

    只留下辛云京兄弟镇守冀州,阻挡可能来攻的伪燕军。

    虎牢关前,夺关的强攻之战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

    而同时,青年将领浑瑊统领的两万朔方军精锐,在阳城、荥阳一线死死地钉住了史朝义亲自统率的三万大军。

    “季常,荥阳、阳城有什么动静么?”史朝义抬头看向掀帘入帐的许季常,沉声问道。

    许季常先是轻施一礼,随即轻摇了摇头:“斥候回报,两城敌军没有丝毫外出的迹象。此外,屯守嵩高山要道的敌军也是如此……只是敌军的水军对颖水的巡防似乎大大增强,看来浑瑊是铁心不准备理会我军的佯击了!”

    “居然会如此……”史朝义轻捋颔下已现花白之色的长髯,蹙眉说道。

    年纪轻轻的史朝义,随着战事的不顺,已经出现白头发。

    顿了顿,许季常继续说道:“陛下,怕是这条围魏救赵的计策已经被识穿了。浑瑊此人年齿虽轻,却擅长统兵,颇有智计。想要设计他,并非易事。”

    “李豫帐下将佐如云,能特地留他来阻挡陛下大军,必是有所把握。观其往日之用兵,可知其人惯于谋定而动,后发制人。”

    “当年十数万蛮军进袭荆南之时,据闻浑瑊曾坐视孟田融拿下朗州之地,以致荆南上下怨声一片。数十位州郡大吏上表李豫请罢浑瑊都督职。若不是李豫用人不疑,浑瑊或许已因此事被罢为庶人。”

    “但纵是如此,浑瑊在后面的时候依然退而不战,直至时机完全成熟,才骤然发起雷霆一击,尽溃十数万蛮军,斩毙田融。由此足可见其隐忍之功。对上浑瑊,一般计策很难成事……”

    许季常最后的话其实已经稍有不敬。

    因为这所谓“一般计策”正是出自史朝义之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