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的防护力对于冷兵器时代有多重要?只要看看将领的存活率就知道了,将领除了武艺高强,最重要的就是装备好。
河东军的士兵装备和将领装备还是有差异的,都头以上军职的盔甲,都是做过表面淬火处理的,而士兵的都是整体淬火处理。
对于轻武器或者弩箭飞矢攻击防护效果差异不大,重型武器击打就有差异了,往往士兵的盔甲就会碎裂,就是因为淬火后硬度提高脆性就大了。而表面淬火的好处是表面硬度高,里面还能保证一定韧性,防击打的效果就好一些,甲片也不易碎。
这是因为现在表面淬火处理工艺不成熟,废品率高,成本随之也高出不少。
有了淬火处理,盔甲就可以做到轻量化,有了水力车,就可以碾压出更薄的钢甲。
以前禁军的重步兵盔甲重量能达到三十公斤,而新式的重步兵可以减轻到十五公斤,防护力还超越老式很多,防护面积也比老式的要大。
怎么做到轻量化的?看看细节就知道了。
新式盔甲就是板甲,钢板压铸成型后里面衬里是棉袄,板甲上有很多小孔,除了透气就是为了减重。莫要小看这些小孔,直接能减重二公斤左右。
普通步兵的半身甲是前面部分是钢甲,后背是皮甲,全身甲重不过十公斤,大大减轻了步军的负重。
之所以能大规模装备,就是铁厂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结果,采用板甲也是因为更方便生产,不似文山甲那样繁复,模具的广泛应用,也让板甲的生产成本直线下降。
河东军与金军的几次大战取得了不俗战果,实际上主要是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士兵的羸弱通过这几次战斗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可以这么讲,现在河东军的战力已经超过辽军,能与金军抗衡了。战斗力的提升来源于信心的提升,信心提升直接导致武力值得以稳定输出。
金,辽,宋三国士兵的武力值有差异,金国最高,其次辽国,最次宋国。这是因为平时的生活环境状态造就的。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北方人会以更强大的体魄去适应环境,而农耕文明的汉人却不用每天面对死亡威胁,自然而然在体魄上就拉开了差距。
但是这种差距本来没有战场上显现的那么大,最主要的还是士兵的自信和意愿。拼命和怕死两者直接的差距不是武力值能弥补的。
金军为了生存,敢于拼命。辽军无人愿意送命,都想死道友不死贫道,结果就是二万金军打败四十五万辽军,一个金将提着刀能将一千多辽兵赶得四处逃窜。
历史上敢拼命的辽军,一千五百人也能打的十五万宋军溃退三百里。
陈嘉通过大密度训练,让宋军的武力值得以大幅度提升,加上装备质的飞跃,战斗力其实已经与辽军金军接近。士兵敢于牺牲,敢于作战,直接导致了战场结果完全不一样。
例如史斌的大盾兵连续伤亡三批,依旧有士兵扑上去顶住大盾,长枪兵枪都被砸断,依旧敢抽出腰刀拼命,弓箭兵出现大量伤亡,依旧敢与敌人对射。这就是河东军与其他宋军的区别,这就是河东军与金军作战不落下风,甚至占据上风的原因。
河东军真正的大量伤亡是陈嘉离开以后的事情,而河东军正是因为这两场大战,军队有了质的提升,隐隐有了期盼已久的军魂。
呼延绰对阵完颜斜也时,全军上下五千人敢于冲击对方几万大军的本阵,这就是军魂的体现,战不畏死,甚至渴望战胜敌人。
这不能怪陈嘉,因为这支军队是他从二百人起家花了七年时间,花了海量的金钱成长到今天,大量伤亡是陈嘉打心底不愿意接受的。
所谓慈不掌兵,陈嘉护鸡仔一样的下意识,其实也限制了这支军队的真正成长。
除了与方腊打了一次面对面的恶战,陈嘉通常作战思路就是用巧,用阴谋诡计,千方百计减少军队伤亡。这也养成了河东军上下的风气,那就是爱兵如子,这也是大量伤亡后河东军上下心痛若死的根源。
宗泽没有与这支部队共同成长的经历,所以他用正常的作战思维去指挥这场战役,导致了河东军成军以来最大的伤亡数字,也同时让这支军队产生了蜕变。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完颜斜也在评估了双方战力后,不得不思考撤退的事宜。与宋军打消耗战是金国不能承受的,人口基数的巨大差异,是他们最大的软肋。
重骑兵的强大战力,让金军上下都产生了一定的错觉,那就是宋军的战斗力实际上超越了金军。这与完颜阿骨打看到陌刀队的战力后得出的结论近似。
有了这样的结论,心里就产生了恐惧。恐惧这东西不管人种,不管体重身高的,只要有了恐惧,战斗力就会打折扣。
呼延绰还在养伤,就收到了一个消息,金军撤退了,大部队往辽河一带退却,应该是与完颜阿骨打汇合去了。
耶律达实也不敢怠慢,率领五万辽军和卢俊义的一万宋军骑兵,远远缀着金军北返,直到他们进入完颜阿骨打的金军大营,这才也进入了宗泽的大营里。
十日后,金军开始北渡辽河,宗泽也没有追击,只是金军渡河以后,一把火将金军搭建的十余座桥梁焚毁。
此时天气已经开始变冷,眼见冬天也要到了。
西线也传来消息,金夏联军也都撤退,至此,这场大战历时六个多月终于落下帷幕。
宋军出兵六十万,付出了总计死亡五万多,伤七万多的代价,收获了斩首金夏联军四万多,蒙古俘虏五万多的战绩。
反观辽军只付出了五千多人的损失,和大量的粮草,同样享受了胜利果实。
在入冬前,宋军开始大规模撤军。
西军回到驻地,总兵力从出兵前的二十万包含五万京畿禁军,最后反而多出了三万军队,那就是八万河东新军的补充导致的。
河东军的损失最大,总计出动了四十万的军队,八万新军给了西军,换回了一千万贯。伤亡总人数达到了六万多,战场缴获基本上没有,好在朝堂补充了三千万贯,总算没有血亏。
辽军的六十多万军队基本没有损伤,此消彼长,与金军的实力对比趋**衡。使得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金夏两国都没有力量发动战争,宋金辽夏四国暂时处于对峙状态。
巨大伤亡数字的背后,是整个河东军质的提升。可以这么讲,这个世界上现在有了两支顶级军队,金军和河东军,这就是这场战役河东军最大的收获。
等河东军各自回归驻地,朝堂新的任命下来了。
宗泽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枢密院枢密副使,幽州大总管,驻地幽州统管河东军全部。
原兵部尚书方琼因母亲去世,致仕回乡守孝三年。
原河东军都指挥使方晞致仕回乡守孝,由姚平仲递补。
秦桧被任命河东东路,河北东西路,京东东西路,五路经略安抚使。
谭稹被封为申国公,永庆军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一举成为有宋以来第二位被封为公爵的太监,据说谭稹为此大醉三日,痛哭流涕。
种师道被封为保静军节度使,兴元府刺史,延安府知州。
其他各路将领均有封赏,皆大欢喜。
秦桧按照河东军军规发放了奖金和抚恤金,死亡将士也安葬在幽州英雄*念堂,举办了大型安葬仪式。
同时新兵营招收十万新兵,短短一个月便招收完毕。
因为军功而得到大量金钱赏赐的河东军上下,发了疯似的在幽州买房,把王希志搞得焦头烂额,不得不宣布但凡驻地在幽州外的将士不准在幽州买房,这才把这股购房热压住。
随之天津,河间府,真定府,云州等城市的房价大涨,搞得杜江埋怨不已,又不敢得罪军方,只得在各地知州的引导下大量建房,用来满足各地的购房热情。
这次损耗的军械军备物资也必须要补充,所以军方大量的订单下放,铁厂,制衣厂,备件厂,火药厂等军备相关企业都开始日以继夜加班生产。
西军在这场战役里看到了河东军的军备,也开始下单,辽军,京畿禁军也有大量订单下来,相关企业不得不开始扩大规模,以应付这样的局面。
此时,陈嘉已经飘荡在大海上,一路向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