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钢剑的成功让绢和梅山一应高层沉浸于无比的喜悦之中。
炼铁成为整个梅山一个无比重大的事情,丁礼受到梅山高层,特别是那些将军的看重,他们看他的眼光就象看到了绝世神兵,弄得丁礼不好意思的同时,也更感肩上责任重大。
小钢剑的横空出世,证明了用煤炼出来的铁,不是木炭炼出来的铁能比的,不过用煤炼铁不象用木炭炼铁那样混在一起把铁精石烧成砣就算完事,而是要把铁精石里的铁练成铁水,这就要解决供火与铁水流出来的问题,第一个炼铁炉就是因为铁水堵住了供火孔,导致火力后续无法从燃烧室进入炼矿室,只是把底下一层矿石炼出来一点点,还使炼铁炉无法重复使用。
丁礼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按照他原来和梅绢说的办法建了一个炼铁窑,也就是把燃烧室和矿石室之间的隔层,由平的改成一个圆椎形,希望铁水不堵供火孔,而是沿着设计好的槽往下流,顺着出铁口流出来。
根据梅绢的建议,丁礼在燃烧室预留了六个通风通道,然后造了六个大风箱从这六个通风通道鼓风,期望通过从下面往上面鼓风,一方面提高火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要顺着供火孔流下来的铁水吹开。
炼铁窑建好后,六个巨型风箱也造好了,这次梅林从军营里调来了四十个青壮士兵帮忙拉风箱,炼铁期间不间断地拉风箱鼓风,有了这一系列的改进,特别是看了这六个大风箱,丁礼开始满怀信心地开炉炼铁。梅绢也暗暗地期待这次能够成功练出一炉铁来。
风箱在煤火烧起来之后就开始不间断地鼓风,煤火越来越旺,炼炉内的温度不断升高,烧炉工不断地加煤,为了让火力集中往上向炼矿室去,丁礼在供煤的这里还设计了一张用耐火砖制成的门,不供煤的时候就关上,这样一来,火气没地方去,只能顺着供火孔往上向炼炉冲。这的确大大提高了炼矿室的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铁水顺供火孔流下堵塞供火孔的情况发生。
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两个时辰之后,练铁窑旁边设计好的出铁水的口子地方,有铁水开始往外流,一众梅山高层喜出望外,相互之间连声道贺,丁礼更是高兴,抱着他父亲一阵猛摇,梅绢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不过好景不长,拉风箱的士兵越来越感到吃力,而且火力还有往回灌的苗头,不久之后,他们已经明显感到风箱压不进风,反而有热气往外冒,这是之前没有碰到过的情况。
梅绢见状连忙让丁礼把燃煤室的门打开,停止供煤,也不再鼓风,让炼窑冷下来,他从种种迹象很容易地推断出来,这是供火孔又被铁水堵上了,估计一开始化成铁水的矿石不是很多,加上风箱往上鼓风,铁水还堵不住供火孔,便向下顺着出铁水口流了出来,后面熔化的铁水越来越多,而铁的重量远非水可比,尽管有风箱往上鼓风,要把这些铁水全部吹开,无疑是不可能的,故而供火孔又被堵上了。
其实这也是梅绢之前考虑过的情况,不过他看到丁礼当时的兴奋劲,也没有出言打击他的积极性,心底里也存在一丝侥幸,希望丁礼能成功,现在看到这种情况,他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并没有多少意外之感。
这次练铁惊动了梅山一应高层,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还是宣告失败了,不过这次也不能算完全失败,毕竟也开始出铁水了,还炼出了五十来斤的铁,这些铁的品质肯定不比上次那四五斤铁差,梅绢让丁礼将这五十来斤铁煅成五尺左右的剑,剑的厚度和宽度可以比小剑大一号,他估计这些铁能煅出五把左右的这种剑。
他本想要丁礼打成刀的,不过一想这个时代以剑为尊,而且丁礼他们对打造剑更轻车熟路,刀在这个时代是很少见的,特别是腰刀和短刀,因为材质的问题,并没有在军中装备使用。事实上刀在历史上也是随着冶铁和炼钢技术发展而发展的,青铜因其硬度不够,并不适合制造成以劈砍为主的刀。
炼铁炉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无法生产出铁来,这无疑是梅绢和梅山众将士无法接受的,没见过小钢剑也就罢了,见过了之后,谁不想用上这种利器呢?这还是他们没见过钢刀的威力,见过的话会更加欲罢不能了。
丁礼对于炼铁炉已经没有了新的想法,梅绢这个时候就绞尽脑汁地想现代的炼铁炉是怎么造的,终于,他想起曾在电视里看到过铁水从高大的熔炉底下流出来的画面,不禁灵机一动,既然铁水要往下流,火要往上烧,这才是矛盾的焦点,如果不从下供火,不就解决这个矛盾了吗?
不从下供火,那么从哪里供火合适呢,从上往下供肯定是不行的,那就只能从侧面供火了,如果把熔炉建在中间,在外围建一圈的燃烧室,然后用风箱鼓风,把火力往中间鼓,这样铁熔化成铁水之后,从下面的出铁口流出,就顺畅了。不过这个炼铁炉成功与否,就在于风箱鼓的风是不是劲够大,能不能把火力压到中间的炉膛中去了。而且这个炉子不能用建窑的方式傍山而建,必须在平台上立一个圆形的炉子,必须中间大,上下都小,这样既保证炉膛的容积,又利于聚温。
梅绢把自己的构想给丁礼说了,让丁礼思路打开,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当下便按梅绢的思路去建炉去了。
少不得又要重新设计能供火气通过的耐火砖,炉膛和燃烧室也是全新的样子,这花了丁礼不少脑力,所幸现在他能随意调动梅山的劳力,完成这些工序也不是太难。
不止一月,这座近两丈高的炼铁炉立了起来,这炼炉中间是一个葫芦形的熔化炉,四周是供煤燃烧的环形燃烧室,熔炉与燃烧室之间用带孔的耐火砖隔开,因为铁熔化了只会往下流,不会向两边流,所以这个供火孔比原来的那种孔大了许多,这样更适合火力透进熔炉。
在燃烧室的四周,则设置了八个大风箱,炼铁的时候让人不间断地从外面朝里鼓风。熔炉的下面则是一个椎形的漏斗状出铁口,矿石里的铁熔化成铁水之后会从这个口子里流出来。
这个炼铁炉,一炉能装四五千斤铁精石,出铁顺利的话,能炼出一两千斤的铁出来。
又到了试炉的日子,这次还是和上次一样,梅林从梅山军左右两营中抽出五十个精壮汉子来拉风箱,不同的是这次冯奚也坚决要参与进来,派来了十个侦察队的士兵来帮忙,梅绢觉得他是来学技术的,不过他也没反对,只要不流出梅山,学就学吧。
这次炼铁相当顺利,只是铁精石熔成铁水的时间比上两次慢了许多,不过好在这种铁水一开始流出来,就源源不断地流,没有再出现什么状况。
“梅山无忧矣!”这是梅路的感慨。上次产出的五十来斤铁,最后被煅造成四把钢剑,这四把钢剑每把重约八九斤,长约五尺(1米1左右),比一般的青铜剑更长,这时候的青铜剑一般也就三尺(也就60多厘米)左右,而且这种剑对上青铜剑,可以削断青铜剑,自身还不受损,这如果是在战场上,所占的优势可想而知。
这四把剑配给了梅路、梅林、冯至和赵阳,本来梅路是不要的,他说自己老了,也用不着剑,主张把剑给冯奚,但大伙一致认为这剑不仅是兵器,更是身份的象征,再说这种剑以后还会更多,梅路只得受了。
钢铁的作用太广泛了,可不只是用来造剑这么简单啊!梅绢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