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功
陈功这小子果然不简单!
眼神里透着一股子邪气,看他以往的做派,定然把这件事没放在心上。
“公子,按说这是吴王交办的差事,理应通过李大人妥善安排才是,怎么直接找到我布政使司来了?”
胡德礼也非等闲之辈,他故意提及到朱元璋,想进一步证实此事的真伪。
陈功心里一笑,知道对方的用意,又不慌不忙地啜饮了一口茶水说道:
“大人,现在吴王要打张士诚,这是全城百姓都知晓的事情,难道你胡大人会有所不知?”
胡德礼故意没有接话,也端起茶盏饮了一口。
“我们都在吴王麾下做事,值此与敌人生死存亡之际,大家理应替吴王分忧,做好各项保障要务,胡大人意下如何呢?”
陈功所言讲的合情合理,胡德礼如何能表示反对?看来这小子真是有备而来。
“兄弟,胡某人也并非有意在推脱,只是这件事要想搞成,实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啊!”
胡德礼不敢再推辞,他也早听说了,李公子与当今的吴王曾是故交,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决不能因此得罪了李公子。
“大人,只要咱们先干起来,时间再久,总是好的!”
陈功进一步说道,他也注意到,胡德礼的神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好吧,既然如此,本官就全力以赴,号召应天的百姓积极开荒种地,绝不能辜负了吴王的期待!”
胡德礼神色大变,语气显得十分坚定。
“好,只要大人下令百姓开荒,一切劳务费用全由在下筹划,绝不让衙门出一两银子!”
陈功信誓旦旦,此话让胡德礼大为吃惊。
好个有钱的地主富绅,竟然一口就答应了所有的费用支出,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胡德礼不敢怀疑李公子的实力,他已经从对方手里,得到了不下百两的现银,这小子是真的有钱!
有钱就是任性,这似乎已是古今不变的真理……
说干就干,而且要加快节奏,全城总动员!
胡德礼马上进入了角色,调动布政使司所有的人员,全部投入进此次工程之中。
他还会同吏部、工部、户部的官员,一同展开了部署,起草了公文,颁布了动员令和奖罚细则等。
全城百姓纷纷走向街头,应天城还从未有过如此热闹的场景,而且是吴王新政权推行的新政策,非常鼓舞人心!
“为支援吴王大军前线作战,特动员全城百姓积极开荒种田,凡年满十五周岁且身强力壮的男子,均应报名参加生产劳动。”
“衙门提供一切生产资料,出工出力者,优先享有分配土地的权利,且每人每日发一贯钱报酬……”
公文一张贴,立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大家高声念诵着。
“啊,可以分配到土地,而且每日还有一贯钱的工钱!”
不少为土地发愁的穷人喜出望外,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自己和家人几辈子都缺少土地,如今真是要改朝换代了吗?
大家奔走相告,有喜极而泣之人,也有半信半疑的,当然也有踟蹰不前者,还有坚决反对的地主富绅们。
土地属于少数地主阶级,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有更多的贫民,能够和他们一样拥有了土地,从而失去自己的传统地位。
“土地自古就是我们的,那些贱民怎配分得半分田地呢?”
地主富绅开始不断叫嚣起来,他们相互搞起了串联,要坚决抵制新政权的政策。
这种情况,陈功和胡德礼早有防备,陈功召集了曾一同前往王府的几十名乡绅,号召他们积极支持吴王新政。
“各位乡邻,大家身在应天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要感谢谁?”
陈功站在官府大门外,面对聚集在一起的地主富绅,扯开了嗓子大声说道:
“当然要感谢吴王,没有他,哪有我们在应天的安宁和繁荣,大家说是也不是?”
人群异常平静,这些人饱食终日,脑子里只有养尊处优和自我保护意识,管他赵钱孙李谁当政,捂住自己的钱袋子,才是硬道理。
以前元廷当政,也是变着法地从他们口袋里掏银子,他吴王难道敢明抢吗?
“咳咳,吴王为了保护应天的百姓,没日没夜地与各处的叛军作战,将士们在流血牺牲,难道各位能不闻不问吗?”
陈功在呐喊,他真希望手里有个高音喇叭,头上再裹条血染的红布,发出最激昂的动员令。
“李公子不必绕圈子,直接讲明,让我们拿多少银子吧!”
有人不耐烦了,语气很是不屑。
“是啊,每次打仗,都拿我们这些人开刀,还不是想要捐资捐物吗?多少说个数!”
“…..”
群情激奋了,谁说地主就是肥猪,可以任人宰割!
搞事情啊,陈功不急不躁,等着给他们洗脑子~
“吴王体察民情,现在不让大家出一两银子,只让我们把手里的土地盘活,赶紧开荒种粮,支援前线啊!”
陈功此话一出,人群顿时停止了骚动。
“土地是有,可没人耕种,总不是让我们这些人去干吧?”
“当然不是,各位大哥只管把地交出来,如果信得过我李功,便由我组织人员搞生产,大家只等着分粮分钱就是了!”
陈功意在“搞到地”,根本没指望地主去亲自耕种,没地种的百姓正在翘首以待。
开始交头接耳了,这些人对陈功也有了解,虽然他是应天的新住户,但此人的亮相十分高调,谁都不敢小觑了李功的实力。
说不定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大财神,人家手里有钱,而且把自己的几千亩地都捐了出来,应该比较靠谱。
“好吧,我们相信李公子的为人,愿意拿出土地来,但官府要给我们办理合法手续,可不能不明不白的。”
大家终于同意了陈功的倡议,胡德礼见时机已经成熟,赶紧拿出了衙门的官印,开始现场办公。
“高某,捐地300亩,捐期3年,每年按收成分粮三成……”
布政使司官吏一边办理手续,一边高声念道。
什么都不干,一年就可以拿到三成收入,这笔买卖稳赚不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