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振奋新明 > 第473章 柳小妹组织扬州瘦马创业

第473章 柳小妹组织扬州瘦马创业

    接连调研了数家工坊,陈大郎差点把自己给累垮。两个月内生产出二十万套军服装备,他本来以为这事不难完成。

    可实际组织生产的时候,才发现将事情想的太过容易了。杨州城人是不少,但目前百业凋零,真正还能运转的工坊没几家。仅存的这几家,设备又老旧,产能根本跟不上。

    最要命的是,目前的这些作坊主们扩大产能的意愿并不强烈。定单他们当然想接,然而让他们多顾些人手,新添置一些设备,这些人就不干了。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有单子?添那么多设备到时候断了订单,大家岂不是白忙乎了?说不准挣的还没搭进去的多哪。

    扬州的商人也是让这几年陕货给打怕了,巨额的钱投进去,没了政府订单的支持,他们怕血本无归,在市场上站不住脚。

    面对商人们瞻前顾后的行为,陈大郎颇感无奈。根据这几天调研的情况来看,不要说二十万套了,五万套都未必做出来。

    总不能现在再跑到李总裁哪儿,把单子给退了吧?他还真没那个胆子去说这事。

    “夫人,你向来足智多谋,有没有法子把眼前的问题给解决了?”本着不会就问的原则,陈大郎开始抱老婆的大腿,希望她能想个好点子出来。

    “大郎,妾身还真有个办法。你看咱们扬州其实不缺布,也不缺人,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把衣服做出来。既然那些商人们不愿投资和雇人,咱们就不靠他们。我的想法是府里直接把布收上来,然后找能做衣服的妇女们,咱们提供衣样,把布发给她们,让她们做好之后再到收到府里,这事不就成了?”

    “这么做能行吗?军服的要求高,直接让她们在家里做,质量如何保证?再说发布,收衣,验货也是个麻烦事,府里可没这么多人来做这事啊!”

    “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找到合用的组织管理人员,这样就能保证质量和效率了。妾身这边正好有一批这样的人,能做这事。”

    “哪儿来的这么一批人?我怎么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了,这些人就是以前和妾身一样卖身为奴的人。如今她们大多都流落在街头,又没有为生的活路,有几个以前有交情的姐妹们前几天还找了我,看看能不能帮她们找点活干。现在正好,我们大可以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做事。”

    “既然有人,哪咱们就这么干,先把眼前的急顾过去再说。”

    陈大郎见自家老婆有办法,立马就拍了板。

    “夫人,你怎么还不去找你的那些姐妹哪?”说完话,陈知府就准备大干快上了,可自家夫人却只是盯着他,似乎没有出去张罗的动作,他很是纳闷。

    “你个呆子,那有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的道理,干这事不得花钱啊?你怎么着也得给我批点经费,让我把这事给撑起来吧。”

    原来自家夫人是等钱哪,怪不得她一直盯着自己。

    “我这就去府里,找财政局的人给你拨钱过来,一激动居然把这事给忘了。话说回来,这钱可是官府的钱,你花的时候仔细一点,账目要记清楚,不能出了差错,不然我交不了差。”

    “知道了,这事我比你懂,你就赶紧去批钱吧。”

    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陈大郎的执行力还是没问题的,很快他就批了钱,同时安排人去各地市场上收布。

    南直隶是产棉大省,虽然去年受了旱灾的影响,但压的存货还是有一些的,凑二十万套军服的布出来,并不困难。

    自家丈夫忙着收布,柳小妹也没闲着,托以前的交往,很快就找来了五六百的失业姐妹。扬州瘦马这个产业,目前是最悲惨的产业,大量的人员被主家赶到了街头自谋生路。好一点的还能有点积蓄,跑到北方谋生,而一些没积蓄的就惨了,不少人靠做皮肉生意,勉强度日。

    “各位姐妹们,今日我将大家召集起来,是为大家找了一条活路。女红大家都能做,现在官府里正急需军装,这活我给大家接下了。章程是这样的,布官府提供,大家先把军装的样子学会了,然后带着布回去,做好军装后再交到这边来,我们按件给大家工钱。你们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拿到布之后找其它人来做,钱都是现结,不会短了一分。不过有一条,得保证质量。谁要是交过来的货有差错,就直接取消做活的资格。刚开始,每人领三件衣服的布,做完了再来换,我会根据大家的表现,逐步提高供布的数量。这可是朝廷的军需物资,你们别想着拿了布跑人,谁干了这事,官府绝不轻饶。”

    说话的柳小妹十分威严,当了这么些年的官太太,气势这块哪是一点不输人。

    有活干就有饭吃,这些妇女们想都没想,就跑过来领布和工具,有些没住处和场地的女人,干脆就在柳小妹发物资的大院开始就地干活了。

    见到这种情况,柳小妹忙让人把旁边的几处院子也租了一下,供姐妹们免费使用。

    几天之后,扬州城的闲散妇女们都听说了这事,纷纷跑过来找柳小妹拿布。第一批来做工的那些扬州瘦马,则顺势成了代理商,做接活转包的工作,成了小领工。

    这事最后连正准备离开扬州城,去指挥南京攻城战的李振新都知道了,专门跑过来看看情况,他主要是对这种包产计件的模式感兴趣。

    中国人果然是最吃苦耐劳的民族,看着这些妇女们纯用手工缝纫的方式,缝出来的衣服居然和缝纫机做出来的一模一样后。李振新的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她们这么辛苦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活下去。

    “你是陈知府的夫人吧?”

    “见过总裁,妾身正是陈世美的妻子。”

    “听人说,世美有个贤内助,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你搞的这个包产到人,计件付酬的方式确实不错,是眼下最能让百姓受益的方式。本官别的忙帮不上,但加点定单的权限还是有的,这样、我做主了,给扬州府再增加十万套军服的单子。还有,我看女工们做活非常辛苦,有些于心不忍,我个人掏钱从陕北定购一千台缝纫机过来。这些缝纫机,就奖给此次做活最好的女工,陈夫人你完了统计一下,安排着发下去,记住要保证公平公正。”

    因为感动而发了善心的李振新,没有想到,正是他捐献的这批缝纫机,造就了一批传承百年的服装巨头。数百年后,扬州的一些名牌服装公司的荣誉室里,还收藏着这些古老的缝纫机。对他们来说,有这批缝纫机的企业,才是真正有底蕴的老牌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