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碧血红浪 > 第二十九章 镇远武馆

第二十九章 镇远武馆

    梅尧草草吃了点东西,来到南院花园,看到杜谨老先生正坐在石桌前翻看一本古书。

    他走过去问:“先生,你找我?”

    “乱了,乱了。”杜谨将手中的书轻轻地扔在石桌上,站了起来,两手背后,踱了几步说:

    “这两天你应该看到了吧,碧云镇被搞成什么样子。虽然我没有出门,但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能感觉得到。”

    “先生,子城兄的婚事也被耽搁了。”

    “天意,天意啊。”杜谨摇着头说,“我是希望他过上本分的日子,不要打打杀杀,可是他,听不进去,表面上在应付我,背地里不知在干些啥。”

    “先生也不必太在意。子城兄自有他的主意,未必就是坏事。”

    “他要像你这么听话,我们杜家或许还有希望,还有未来。他若不改,痴心妄想,没有好结果的。我活不了多久,你把我的话记着,找机会说给他。有些事想想也就罢了,人是不能有太多妄念的。”

    在外人看起来,杜老先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他对外面的世界早有洞察。对年轻人的心理,也并非一点不了解。

    不过,他也明白,世界在改变,人都会变的。

    他不知道自己的信仰和学问,还能留下多少给后世,也不清楚在他走后,这个社会将以怎样的面目示人。

    梅尧似乎能理解先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但他又不确定。

    子城的婚事是先生一手定下的,也许并不合子城的心意,先生应该能看出子城的心思。

    所以他才逼着孙子快点结婚。如今,算盘珠子打掉了。

    杜谨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谁也?惟小尧也。”

    “先生你太看中我了,我还差得远呢。”梅尧说,“先生找我来,就为这事?”

    “有其他事叫。”杜谨道。

    正说着,何弘道从北院走了过来:“杜先生,镇远武馆的马车到了,您请吧。”

    杜谨整理了一下长衫,象征性地弹了弹身上的灰尘,对梅尧说:“走,跟为师去论道。”

    梅尧跟着杜谨,乘马车来到镇远武馆。

    一帮子练武之人,竟然要请老先生讲儒家思想,真是闻所未闻。

    镇远武馆以前叫镇远镖局,总镖头许镇远是远近闻名的镖师。

    有一次,他护送武昌的药材商前往安徽,在长岭关遇上土匪,许镇远一人打死打伤十三人,从此名镇三省。

    这几年,镖局生意不好做,走镖赚不到钱,许镇远便将镖局改成武馆,收徒授武,收益也不还错。

    杜谨和梅尧一老一少,刚踏进镇远武馆的大门,身着开襟短褂、脚蹬黑色布鞋的许镇远,就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练武之人就是不一样,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离梅尧还有两三步远的时候,梅尧就感受到了许镇远的气场。

    许镇远个头中等,圆头短发,额头光亮,太阳穴稍稍突起,圆圆的脸上络腮胡子浓密而卷曲。

    一双浓浓的大刀眉,如同两个雄壮的蟋蟀趴在印堂之上,甚是威风凛凛。他的那双眼睛更是充满了武者的正气。

    就这样的长相,一般的盗贼看着就心虚,还别说他身怀绝技。

    许镇远虽然长的壮实,但他的心思缜密。

    以前走镖,从来没有失过手。如今开武馆,同样严守武林规矩,从来不护短,也不纵徒行恶,在碧云镇颇有些好名声。

    两个主要的徒弟,常大柱、杜子城也有不少正义之举,为武馆增添了不少美名。

    尤其是杜子城,行侠仗义,很有几分与许镇远相似。

    许镇远结婚晚,膝下一女一子。

    女儿许如兰没念过多少书,从小跟一帮练武的男孩长大,性格有些野。

    长大之后,又想学大家闺秀的文雅气质,结果常常是东施效频,不伦不类,时不时闹出笑话。

    儿子许智谋,已经离家出走三年了。

    许镇远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怎奈儿子死活不愿学习家传。

    只在许镇远的指导下,勉强练了一些基本功,就独自跑去嵩山少林寺学艺。

    前些日子,许镇远派杜子城前往河南寻找儿子,人是找到了,可是许智谋不愿回来。

    眼看着许镇远一天天老了,武馆的传承问题就突显出来。

    在众多的徒弟中,大徒弟常大柱和二徒弟杜子城天分高些,而且也有威望。这两人中的任何一个继承衣钵都是可能的。

    在许镇远的内心,他喜欢杜子城。

    子城的爷爷是文人,有意无意中给子城培养了一些文人气质。

    子城进入武馆之后,刻苦练武,学东西比较快,没几年就掌握了许镇远的多门绝技。

    常大柱入门最早,也吃得了苦,但是天资较子城稍稍欠缺,同样一门功夫,子城用一年时间可以练就,大柱往往要两年,甚至三年。

    不过大柱也知道自己笨,便更加努力。

    也就是这一点,让许镇远对常大柱也另眼相看。

    子城的性格外向,好抱打不平,经常闯祸。

    大柱性格沉稳内敛,对师傅及家人极其尊重。

    许镇远把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常常交给大柱,把需要临机处置的事交给子城。

    师兄弟取长补短,相得益障。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必须从中选出一个作为继承人,这让许镇远很犯难。

    后来,许如兰掺和进来,让局面一度变得复杂。

    论长相,杜子城胜过常大柱,但是让许如兰选保镖的话,他一定会选常大柱。

    不过,若是让她选伴侣,她自然而然就更喜欢杜子城。

    摆在许镇远面前同时有两个选择,既要选女婿,也是选掌门人。

    经过多次考验,最终许镇远的天平向常大柱身上倾斜。

    这事肯定不能由着女儿的性子。

    杜子城聪明,但是过于张扬,在当下这个乱世,不知道他的心思会飞到哪里去,也不清楚他会把武馆带向何处。

    最重要的是,子城对如兰没有那种意思,这一点许镇远早就看出来。

    女儿那是一厢情愿。

    常大柱倒是对如兰呵护有加。也许是出于对师门的敬意,也许是想赢得如兰的好感,总之,如兰跟了大柱,应该不会吃亏。

    前不久,许镇远听说杜子城要结婚,新娘是镇北长丰书店的卢老板之女,他有些失望,又有些欣慰。

    也好,让如兰死了那条心吧。

    许镇远知道,凭女儿那点脑汁,他是玩不过杜子城的,还是找一个老实点的好过日子。

    方向定了之后,许镇远就更多的关注常大柱,把武馆的里里外外逐步交给他来打理。

    常大柱也还够格,虽有不太满意的地方,总体上说得过去。这样时间一长,许镇远传承衣钵的决心就定下来了。

    至于女儿的亲事,他还没有正式提及,他需要一个适当的时机。

    看到杜谨带着梅尧进来,许镇远连忙上前,恭恭敬敬地向杜先生施礼。

    “先生大驾光临,许某有失远迎。今日辛苦先生,为徒弟们讲授正统思想,有劳了。”

    杜谨拄着竹杖,慢吞吞地说:“镇远镇远,非同一般。中国的武馆不少,能像你这样重视传统的,不多了。”

    练武场的前台摆着两把太师椅,两侧是十八般兵刃的架子。

    墙壁上绘着各种武术动作。徒弟们早已整齐地坐在地上,只等老先生来讲课。

    大徒弟常大柱站在许镇远的身后。

    许镇远问:“都到齐了吗?”

    常大柱道:“只差子城师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