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木匠王爷 > 第244章 杨邠史弘肇擅权

第244章 杨邠史弘肇擅权

    史弘肇特别憎恶文人,常说道:“这些家伙轻蔑人让人最难忍耐,常叫我们是兵卒。”史弘肇兼领归德节度使,委派他信官吏杨乙征收属府的赋税。杨乙依仗史弘肇的势力骄横跋扈,使得整个藩镇怕他就象怕史弘肇。副使以下的官员,远远望见他都要吓拜,而杨乙都以下人看待他们,每月搜刮上万缗以示敬意。他把钱财都交给了史弘肇,以致百姓们怨声载道。史弘肇正因为极其轻视文臣,为人又非常粗暴,说出来的话自然很难听。

    王章听了,觉得很是不平,也插嘴说道:“如果没有毛锥子,军饷赋税从何而出?史公也未免欺人太甚!”论口才,史弘肇不是对手,于是无话可说。不一会酒席散了,众人各自怏怏不悦地回家。

    正在此时,边境传来急报,说辽国侵犯河北,所过之处杀人抢掠、无恶不作。各镇节度使、刺史都只是自己闭城固守。辽军的流动骑兵来到贝州及邺都的北部边境,刘承祐深感忧虑。于是催促郭威督率军尽快北上抵御来犯之敌,并派宣徽使王峻监督军队。

    郭威接旨之后,立即入朝辞行,奏请道:“太后随先帝多年,非常有理政经验,陛下春秋正盛,有事应该多禀明之后,才可以施行,更应该亲近忠直,远离奸邪,善善恶恶,明察秋毫!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等人,都是先帝的旧臣,尽忠报国,愿陛下推心委任,遇事多多咨询他们,必然不会有大的问题!至于疆场战事,自然有臣竭尽全力,以供驱策,请陛下不要担心!”刘承祐整容称谢不已。

    次日一早,郭威率军渡河北上。辽军听说后汉军队渡过黄河,疾奔而来,就撤军离去。郭威很快来到邺都,命令王峻分兵开赴镇、定二州。郭威见辽军退走,请求统率军队北上进逼辽国边境。刘承祐却不想多事,下诏制止了郭威。

    再说郭威离开京城之后,刘承祐把郭威的话全抛之脑后,不再记得。那些朝中亲贵,却在暗中争权夺利,越演越烈,好像有不共戴天的大仇。

    一日,王章摆下酒宴,宴请朝中亲贵和众大臣。酒到半酣的时候,王章倡议行酒令,以拍手为节,节错了的人,必须罚酒一杯。大家都愿意遵行,只有史弘肇嚷道:“我不习惯做这样的行酒令,不要让我幸苦难堪!”客省使阎晋卿刚好坐在史弘肇旁边,便对史弘肇说道:“史公不如随大众的意思。如果不习惯此令,可先练习一会。此事不难,一学就会。”说着,就拍手示意。

    史弘肇看来一阵,倒也很快了解,因此答应了下来。于是行酒令开始,你也拍,我也拍。很快轮到了史弘肇,毕竟他是生手,自然容易出错,不由得手忙脚乱,幸好有阎晋卿从旁指点,才免于了被罚喝酒。

    苏逢吉见状,不由冷笑道:“身旁有姓阎的人,自然不用担心会被罚酒了!”他的话音未落,忽然听到席上“豁喇”一声,震得桌上的杯盘乱响

    。接着就听到史弘肇诟骂之声,众人这才知道席上的震动,是被史弘肇拍案造成的。苏逢吉见史弘肇脸色大变,慌忙闭口。

    史弘肇还是不肯干休,挽袖而起,握拳就朝苏逢吉打来。苏逢吉急忙起身出走,上马奔回家去。史弘肇向王章索要宝剑,还要追击苏逢吉。杨邠从旁哭劝道:“苏公是宰相,公如果害死了他,把天子置于何地!愿公三思而行!”史弘肇依然怒气不平,上马径自离去。杨邠恐怕他再去追杀苏逢吉,也立即上马追赶,和史弘肇并驾而行,直到把史弘肇送回府第,这才辞别而归。

    苏逢吉出言嘲笑,其实不过是口头套话,并不是存心揶揄。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却犯了史弘肇的大忌。原来史弘肇出身农家,少年的时候非常好勇斗很,经常闯祸。但是对于乡里的不平事,他倒是能够扶弱锄强,打抱不平。有一个酒妓阎氏,受到了有势力的恶霸欺负。史弘肇路见不平,出手解决了此事,阎氏这才得以免祸。

    阎氏感激史弘肇相助之恩,于是以身报德。后来阎氏又把自己的私蓄拿出来,赠给了史弘肇,令他投军。史弘肇于是投入军队,成了一名小校。他感念阎氏的恩情,把她娶为妻室。后来夫荣妻贵,两人相得益欢。苏逢吉所说的,本来是指阎晋卿,史弘肇还以为他在讥讽自己的爱妻,所以怒不可遏。何况两人本来就有了私怨,此时又带着三分酒意,自然是越想越怒气上冲。

    幸亏苏逢吉逃走得快,侥幸保全性命。苏逢吉遭此不测,于是想外调藩镇,避免日后的祸事。但是他转而自忖道:“我如果出了京城,只怕仇人暗中算计,我更加性命不保了。”又打消了外调的想法。王章也大失颜面,郁郁不乐,想离京外任。杨邠看出端倪,急忙慰留,这次敷衍过去。刘承祐得知此事后,特命宣徽使王峻摆下宴席,把众人召集设法和解,但是仍然无效。

    此时的后汉朝廷大权,基本被杨邠、史弘肇等人掌控。他们揽权执政,势焰薰天,就是皇帝老子,也奈何他不得。这杨邠是魏州人,年少的时候,当过州府掌管名籍的官吏。后唐租庸使孔谦,就是他妻子的伯父。孔谦任度支官,命杨邠为勾押官,历任孟、华、郓三州粮料使。石敬瑭任邺都留守,提升杨邠为右都押衙。刘知远镇守太原,更加亲近信任他。

    后汉建国之后,刘知远任命他为枢密使、检校太傅。刘知远病重的时候,他与苏逢吉、史弘肇等一同接受顾托遗命,辅佐拥立新君。刘承祐即位后,宰臣李涛上奏章,请求将杨邠与郭威调出京城到藩镇任职。杨邠等人向太后哭诉,因此罢黜了李涛而任用杨邠,封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仍兼枢密使。

    当时中书省任命官员太滥,错任误任的很多,杨邠居相位之后,刘承祐将事务全都交给了他。凡是任免职务之事,都先交杨邠斟酌。如果有不合杨邠心意的,就是一封文书或是一个掾吏,他也不肯听从别人的意

    见。杨邠虽然擅长处理政务,却不识大体,经常说道:“治理国家,只要钱财丰富、兵甲强盛就行,至于文章礼乐,都是不实在的东西,不值得留意。”

    杨邠和史弘肇等人,擅自揽权,飞扬跋扈,有时都不把皇帝和太后放在眼里。刘承祐近侍,以及太后的亲戚,因为裙带关系得到官职之人,大多被杨邠撤职。李太后有一个故人之子,要求补给一个军职,史弘肇不但不肯答应,反而把他斩首示众。

    李太后的低弟李业,本来担任武德使,掌管着内库。不久,宣徽使一职有了空缺。于是李业秘密上太后请求,让他升补。李太后转告了刘承祐,刘承祐又转告给了各位执政大臣。

    杨邠和史弘肇一起抗声道:“内使的官职迁补,必须有次序,不得特别超升外戚,如此下去,必会紊乱旧纲!”刘承祐自然说不过他们,入禀太后,只好作罢。客省使阎晋卿按照顺序,应升任宣徽使,却许久没有升职。

    刘承祐特别宠爱耿夫人,想立她为皇后,杨邠却认为太快,而加以反对。不久,耿夫人去世,刘承祐又想用皇后的礼仪安葬她,杨邠再次阻止。刘承祐内心自然不悦,刚好此时又有人乘机离间。因为这些事,刘承祐逐步疏远了杨邠。

    再有枢密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等人,都是刘承祐幸臣,始终没有得到升官。平卢节度使刘铢罢职回京,守候了几个月,却根本没有得到调任的旨意。因此这些人心怀怨恨,渐渐露出了杀机。

    刘承祐三年服丧还没有满,他就除丧服、看戏、听曲,病赐给伶人的锦袍玉带。伶人知道史弘肇非常骄横,不得不前去道谢,不料他们触怒了弘肇。史弘肇当面叱辱道:“士卒守边苦战,还没有分得此等重赏。你们又有什么功劳,得到此赐。史弘肇说完,立即命令他们把锦袍玉带脱下,还给官库。

    有时刘承祐和杨邠、史弘肇商议政事,刘承祐当面谕道:“行事必须谨慎,不得令人违背!”杨邠与史弘肇却齐声说道:“陛下但请禁声,有我们在朝,还怕何人!”刘承祐虽然不敢当面斥责他们,心中却痛恨得很。刘承祐退朝之后,对左右谈及恨事。左右趁机进言道:“杨邠等人专权跋扈,将来必定成为国家的祸害。陛下如果想睡一个好觉,就应该设法除掉这些奸臣!”

    刘承祐听了,有些犹豫不决。晚上刘承祐听到皇宫下属的作坊里,有锻造铁器的声音,怀疑有军队从外面杀来,以致整夜没有睡好觉。

    从此后,刘承祐更加虑心中困惑不解,于是想立刻除去权臣,以便自己能睡一个安稳觉。苏逢吉与史弘肇本就积怨甚深,于是用言语挑拨李业,让他诛杀史弘肇。李业于是和聂文进、后匡赞等人,定好密计,再去禀告刘承祐,刘承祐又转禀李太后。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