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担心,在心浮动之时,一旦让李嗣源离开了洛阳这大笼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以他在军队中无以伦比的巨大声望,无疑将是整个天下最有造反能力的人!
能不能相信李嗣源的操守?李存勖犹豫再三,不能决断。面对众人的推荐,李存勖很不坚定地找了一个牵强的理由,勉强回绝道:“我不忍心让李总管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受鞍马劳顿之苦,还是让他留守京城吧。”但几位宰相、枢密使还是众口一辞:“以臣等看来,要征讨邺都叛匪,再没有比李嗣源更合适的人了!”李存勖不答,没能做出决定,结果不了了之。
稍后,李存勖的名义岳父、齐王张全义的一份密奏,终于促使李存勖结束了犹豫。张全义密奏上道:“河朔正值多事之秋,时间拖得越久,祸乱必然越深。最好让李总管出征,尽快粉碎叛军。如果还让李绍荣挂帅,平叛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
张全义当时已经是七十四岁的垂暮老翁,不可能再有什么野心,他又是李存勖统治下的既得利益者,与李存勖、刘玉娘夫妇关系密切,而与李嗣源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交情。显然,他的出发点应该只是为了维持现状,认为让李嗣源出马能最快平息叛乱。既然如此,李存勖决定赌一把,选择相信张全义的判断。
二月二十七日,李存勖终于下令,让李嗣源前往魏州,代替李绍荣,指挥平叛。为防备万一,李存勖仍然留了一些后手。此前李嗣源已经过了几个月的退休生活,兵权被剥夺过一段时间,与长期合作的老部下们大多暂时脱离了关系。
在出征魏州之时,李嗣源长期统领的五千亲军仍被留在成德。李存勖配属给他的军队,是包括部份从马直在内的自己的亲军。在李存勖看来,让李嗣源以一个光杆司令之身,到自己的亲卫禁军中担任指挥,就算李嗣源有了异心,身边全是自己的皇家亲军,也不可能跟着他造反,风险自然就可以降到最低了。
就在李嗣源离开洛阳,向魏州进发的期间。正在向成都挺进的康延孝叛军,碰巧截住了一位李存勖派往成都传达圣旨的宦官。这位名叫崔延琛的宦官很机灵,见情形不妙,当即捏造了一段谎话哄骗康延孝道:“我来是奉诏召孟知祥回洛阳的,如果您不急着进军,等孟知祥一走,蜀地可不战而下。”
那一刻康延孝被鬼迷了心窍,相信了他的话,竟然放了崔延琛,并减慢了行军的速度。崔延琛赶至成都,向孟知祥通报康延孝叛军的虚实。此前,孟知祥已加强了成都的防御,环城挖掘了壕沟,沿壕沟树起木栅,并已集结了四万大军备战。现在,知道叛军多而不精,孟知祥决定挑选精锐,主动出击,给康延孝一个下马威。
此时,康延孝叛军主力正驻军于汉州。李继岌任命的讨伐军主将任圜,在会合了董璋率领的东川军后,也追至汉州。
不久前哭
悼过郭崇韬的掌书记张砺,向任圜献计道:“康延孝自视为当世名将,自然会看不起您,因为你是文官出身,没打过仗,很容易轻敌。我们可以设下埋伏,再以弱兵出战,诈败引诱他中伏。”
任圜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便有意让康延孝最痛恨的董璋打先锋,率老弱出击,向康延孝挑战。一见到董璋出马,康延孝顿时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智商瞬间被降低了两成,便披甲上马,挥师而上,向着仇人不管不顾地杀过去!
康延孝很自然地中了埋伏,大败亏输,好容易冲出包围,又撞上了孟知祥派来的军队,被当作落水狗给痛揍了一顿。康延孝临时拉起来的乌合之众被斩杀数千,溃散逃走的比掉脑袋的更多。他只得率少量残部逃回汉州,闭城固守。
但汉州并不是一座坚城,它既没有城墙,也没有护城河。只有一道木栅栏,算是聊胜于无。城外,任圜、董璋、孟知祥三路军队的数万之众,将木栅栏围的水泄不通。
由于李存勖伐蜀仅动用了五万军队,头一批李继曮部已北归,中军主力李继岌部的大部份还停留在剑门关以北,后卫部队大多又随康延孝造了反,故而这些围城军队都是以前蜀的降兵为主。
前蜀降兵加入后唐军队的时间很短,对李存勖苛待将士的种种行径还没什么感觉,所以反而不像中原各镇的军队那样,对李存勖充满仇恨,军心思变,人人欲反。因此,康延孝虽然身为大将,却没有小校赵在礼和小兵皇甫晖那样的好运气,他的失败,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
比康延孝更背的,是自封安国留后的赵太。三月一日,招讨副使李绍真在会合了成德的援兵之后,攻陷邢州,生擒了赵太,安国镇的兵变被平定。在讨伐赵太的时候,归李绍真指挥的只有成德援兵五千人。在这支军队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人物。
第一个人叫安重诲,他是当年被李克用派去救援朱瑄、朱谨兄弟,而战死的勇将安福迁之子。安重诲很早就投身军旅,追随李嗣源征战四方。等李嗣源升任安国节度使,安重诲就任中门使。之后,不论李嗣源调任何镇,安重诲都是他的中门使。
在李存勖称帝之前,还兼任河东、魏博、卢龙三镇节度使之时,他的中门使叫郭崇韬。安重诲则在李嗣源心腹中的地位,与郭崇韬在李存勖心腹里的位置相同。
第二个重要的人物,是李嗣源的女婿,在胡柳陂会战时,立过功的石敬塘。石敬瑭在李嗣源的心腹中,位列第三,在李从珂、安重诲之后。
再说平定邢州后,李绍真便率部南下,参与对魏博叛军的讨伐。三月四日,李绍真到达魏州城外,下令将邢州兵变的头目赵太等人押到城下,在城上叛军能够看清楚的距离内斩首示众:瞧见没?这就是造反的下场!
以皇甫晖为首的亡命徒们知道失败就活不了,更
加坚定了死守顽抗的决心。两天后,讨伐魏州的新任主帅李嗣源,也从洛阳来到魏州城外。此时,他率领的军队中,除了李存勖拨给他的皇家亲军外,也有少量从其它州县赶来会合的军队。李嗣源以前的心腹部将之一,已升任绛州的高行周也到了。这使得李嗣源身边有了一支人数不多,但是相对比较可靠的亲卫队。
城内的叛军见到李嗣源来了,而且不断会集的讨伐军兵力,较之城内叛军,已占据极大优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末日就要来临!心意如焚的赵在礼又一次送出牛羊犒师,并登上城楼向李嗣源谢罪,请求宽赦。但是由于实际兵权被皇甫晖掌握,赵在礼没法投降,李嗣源也没马上进攻。
不过,赵在礼的处境并不像他自己以为的那样糟糕,因为有些诡异的气氛弥漫于城外。三路讨伐军并没有合并起来,统一指挥,仍然分成了三支,仿佛他们不是同一战线的战友,而是相互戒备的潜在敌人。
最早到达魏州的李绍荣设大营于城南;最晚到来的李嗣源部,设大营于城西南,距李绍荣部不远。李绍真则设大营于城西北,与李嗣源的大营遥遥相对。李绍荣对于自己的位子,被曾经生擒过自己,并当过自己义父的李嗣源取代,显然不太高兴。但出于礼节,他还是来到李嗣源所在的西南大营,拜见一下新主帅。
谁知就在两人见面行礼之时,发生了意外,下拜的李绍荣突然脱口喊出了一段短句:“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场众人全都大惊失色!从唐后期开始,“万岁”已经演变成一个专有名词,只能用作皇帝的尊称。如今李存勖又没有亲征,哪来的万岁?不要命了吗!第一次听到有人喊自己“万岁”,李嗣源也慌了,急忙阻止,勉强把此事糊弄过去,当作没有发生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场的听者中,有人起了意。是啊,当今天子不善待我等。当今天子又不是真的李唐皇裔,他可以节度使升到皇帝,难道别人就不行?再说得直白点儿,在将士眼中,对咱们行宽厚讲信义的李总管就很好!
让长途而来的军队休整了两天,见叛军没有降意,李嗣源于是下令:全军在三月九日拂晓时,对魏州发起突袭,争取克城制胜!命令传出,有的人都睡不着了,尤其是这次受命跟随李嗣源出征的从马直官兵们。
十几天前,郭从谦在私下对他们说过:他们的剩余寿命,起取于魏博的叛军何时被打败,只要赵在礼、皇甫晖完蛋了,那么皇上就要清除从马直!虽然是谣言,但大家都信了。所以现在进攻魏州,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道正常的军令,而更是开启他们死亡的判决书!他们可是一群身经百战,彪悍善战的汉子,难道会坐等被诛杀?不做反抗?当然不可能。
三月八日深夜,由一个从马直军士张破败带头,李存勖派来的皇家亲军首先发起兵变,然后一呼百应,迅速波及了整个李嗣源所在的西南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