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来是要把我接到成都去住吗?”
费盼全身缩在大红色绣花被子里,露出来两只羞羞的大眼睛看着刘焉。
“是啊,之前成都不大太平,才不敢让你去成都,现在事情基本都处理得差不多了,终于可以把你接到那边去,这样咱们两个就不用分开了。”
刘焉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之中,有将手伸到费盼那边,揽住她凝脂般光滑的肩膀。
“手,又不老实!说,我不在的时候有没有拈花惹草去找别的小姑娘?”费盼两根手指捏起刘焉胳膊的一点皮肉,用力一转……
相信懂的人都懂,这样的酷刑不是一般人能够忍耐的。
不过刘焉这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没有异性的军营里面,在成都的时候也忙于跟那些狡猾的豪强世族们斗智斗勇,想着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实力,不被敌人打败,还真没有想到男女问题。
哦不,其实也是想过的,不过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晚上,深更半夜的时候人就是容易胡思乱想,据说是因为晚上的时候人的感性占上风。
但是刘焉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都是深夜,这时候要是突然冒出来一个肤白貌美的绝色女子,他倒要怀疑来的人是不是叫聂小倩。
听完刘焉的解释,再联想到刘焉刚才的表现,费盼能够确定他确实没有撒谎,就松手放了他一马。
刘焉揉了揉被掐的胳膊,接着给费盼说起他这半年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班遇见张丝的事情。
刘焉声情并茂地给费盼讲述了吴班遇到张丝的前因后果,又说自己是在厨房里遇见了吴班,才知道这些事,不然吴班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给他坦白。
“君郎半夜会饿肚子啊,好心疼……”
费盼的关注点首先放在了刘焉饿肚子身上,觉得挨饿是一件非常可怜的事,其次才是吴班跟张丝相处,刘焉又给吴班出招追求的后续事件。
两个人从白天聊到黑夜,期间因为饿得实在受不了,才下去吃了点东西,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两个人互相抱着。
费盼也给刘焉说了她在梓潼经历的事情,没有刘焉的那么精彩,无非就是吴苋最近学会如何打扮自己、益州的饭菜较之中原地区的差异、谁谁家的小孩子又打破了谁家的窗户之类的事情,但是刘焉听得却非常入迷。
事实上,刘焉都觉得无论费盼说什么,凡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事情都非常有趣。费盼的声音很好听,尤其是跟着刘焉一起返老还童之后,费盼的声音变得比百灵鸟还要悦耳,再加上她的一双红唇,刘焉现在拥有了视觉和听觉两大享受。
两个人的相遇就在这样的友好环境下结束了。
第二天刘焉睁开眼睛的时候,身边已经没有了费盼,只见到桌面上用碗倒扣着一些饭菜,打开之后还冒着热气,旁边还放着一张纸条:
“君郎,我去坊市里买一些东西,这些饭菜是我亲手做的,醒了之后赶紧吃,不许剩下!”
有一说一,费盼作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写字的功底已经远超刘焉,在她面前,刘焉都不好意思提笔写字。
其实刘焉在谁面前都不好意思提笔写字。
时隔半年,刘焉终于吃到了费盼亲手做的饭菜,昨天一天都在温存,吃的也都是从外面买来的东西,直到现在刘焉才真正吃到他朝思暮想的东西。
直到刘焉的眼泪险些要掉下来的时候,忽然“啪啪啪”传来敲门声,刘焉看去,只见是吴班在门外,似乎是有事情要说的样子。
刘焉让吴班进来之后,才看到吴班手里拿着一封信,上面用来封口的蜡油还没有被损坏,信的正面写着“呈视州牧”。
这是一封给刘焉的信。
刘焉接过之后打开信封,看完信中的内容之后陷入沉思。
吴班心中的好奇自他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就开始作祟,现在见刘焉一直不说话,他就有些按捺不住,开口询问道:
“叔父,这信里面写着什么啊?”
“你想知道?拿去看吧,记住不能外传。”
吴班连忙答应,接过信仔仔细细读完,终于知道刘焉为什么不说话。
这信是吴懿寄来的,信上说他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发现了大量成都豪强私下联系任岐、给任岐传递情报的来往信件,这些东西现在被吴懿好好保护起来,正在随军一同前往成都。
吴懿写这封信给刘焉,一是要让刘焉知道有这件事,这件事他甚至连黄忠都没敢告诉,好在这些信件体积不大,方便隐藏;而是希望刘焉拿个主意,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这些信件对于成都那些心怀异心的豪强世族来说,无异于一道催命符,刘焉在没有这些的时候,都敢把人直接拉出去车裂腰斩,现在又有了这些切实的证据,还不得杀光他们?
可是真的能够杀光他们吗?
刘焉一直在思索,这些豪强世族对于他,对于国家来说,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些人都是巧取豪夺欺男霸女的王八蛋,全都杀光也不为过。可杀光之后呢?历朝历代在建国之初都将土地分给了贫农,结果呢?
不都是会被人兼并,不还是有人流离失所?
任何时代,资源永远都是从底层向上流动,最后汇聚在金字塔顶尖的少数人手中,古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现在的资源也有不计其数……
难道真的把掌握资源的人全都杀光?
刘焉感觉这样或许短期之内可以奏效,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绝对不可取。
至少从现在来看,要想真正把地方治理好,还少不了他们的帮助。
况且,自从刘焉将活字印刷术带到这个时代,那些豪强世族等一群依靠垄断知识来保持自身地位的人,已经进入了灭亡倒计时。
历史上士族子弟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应该就是唐朝末年的时候,先是在牛李党争中士族失利,后有黄巢游走于各方,彻底断了他们的传承。
以至于到了五代和宋朝之后,越来越多的家境贫寒之人登上历史舞台,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不就是一个军户出身的人吗,也不妨碍人家权倾朝野。
所以用不着刘焉直接下手,这些人早晚都将消失在历史舞台之上,大不了让他们在临死之前,给中国历史添上一笔浓墨重彩罢了。
只要知识在民间传播,他们就不要想保持自己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