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0章 最适合投降的地方

第20章 最适合投降的地方

    崇祯在寝宫门前伫立良久,方正化、王承恩等几个随行的太监也都跟着像泥塑木雕一样站着。

    终于,崇祯回头看了看方王二人,犹豫了一下,说:“王承恩,朕的妻儿便托付给你了。不要藏匿民间,即便贼帅能约束士卒,城内饥荒数月,破城之际也必有乱民抢掠,隐匿街巷,反增危险。你带五十个新卫营军士,带他们到开封府照磨所衙门去,只带三天的干粮清水,所有财货都不要携带。照磨是九品小官,照磨所是清水衙门,不会有什么积蓄,便引不来乱民。然照磨所又是收藏文书卷宗的要紧之地,贼重图书籍册,必有从贼文人带纪律严明之精兵前去抢夺,届时向他们投降,必可性命无忧。”

    崇祯对于四大反王做过不少研究,知道他们对于明朝官府留下的文书档案十分看重,以此作为建立新政权及均平赋税、清理刑狱的参考。哪怕是在流寇阶段,尤其是闯军,也把这些文书作为研究明朝的材料,在早期的时候,王瑾还经常亲自带队占领照磨所。现在想来,恐怕那时闯贼就有心问鼎之轻重了。

    刘邦入咸阳的时候,诸将抢金银财宝,独萧何抢图书的事情,知道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萧何毕竟曾为秦吏,鼓捣这些东西就是他的专业,他这么做并不稀奇,可驿卒李自成、逃兵王瑾在没有读书人加入队伍的情况下,就如此重视图书档案,这特么可真是反贼一代更比一代强,皇帝这行越来越不好干了。

    现在王瑾当然不会亲自带兵抢占照磨所了,不过各路反王军队最近的几次破城中,都会有稳重的老资格将领或随军幕僚带兵占领照磨所,完整地将原来官府的文书档案接收下来。带去的士兵也都是纪律较好的老兵,不会随便杀人放火。崇祯虽然研究了这么多,最后也只落个给自己的家人找了个最适合投降的地方。

    王承恩还算机灵,带着周后、田妃、袁妃、三个皇子、两个公主,从周王府后面的小门潜了出去,连崇祯的嫂子懿安皇后张嫣都没带,至于周王乃至刘文炳、巩永固的家眷,更是顾不上了。

    周王朱恭枵的心境则完全不同,他的能力在明末藩王中可以排在前列,至于人品,虽然并不算特别突出地烂,可一般藩王的罪行他也都有。尤其是明廷南迁之后,周王府打着供奉皇上的旗号,加倍聚敛,重征皇帝臭名昭著,军功章也有他的一小半。

    朱恭枵的勇气和崇祯也差不多,不过怕的事情和崇祯不同,他这个六十三岁的人,并不怎么怕死,却怕做囚徒,怕受流亡之苦,更怕被擒之后受审而死。此时他正在集结家甲,准备做最后的殊死一搏。

    就在这时,大门被撞开了,黄得功全副甲胄,手持利剑,带着亲兵冲了进来。

    黄得功本来是更擅长用刀,但考虑到既然是送皇上宾天,还是用剑比较有仪式感。反正行宫里也没什么能打的人,黄得功穿着精制铠甲,就算拿根树枝也能打遍全场,只要树枝够长够粗就行。

    虽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看黄得功这个样子,显然不是来吃饭的,王府的打手上前阻拦,黄得功挥剑便剁翻了两个,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打吧。

    其实黄得功要是和朱恭枵商量商量,说不定朱恭枵也能同意送皇上宾天,不过这事也没有事前商量的。此时开封城内人心惶惶,谁也信不过任何人,武将和亲兵家丁有类似于义父义子的关系,可以性命相托,其他人都是潜在威胁。

    周王府豢养的家丁打手都是不允许穿盔甲的,训练水平和黄得功的人比起来也差得远,仗着他们用的是长枪,黄得功的部下用的是短刀,一些特别悍勇之辈还能临死前拉个垫背的。黄得功这边才被捅死四个,周王府这边被砍杀了三十多人,作鸟兽散,朱恭枵也在混乱中被一刀砍死。

    “黄得功!你要造反吗!”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带着一百名新卫营士兵负责皇帝寝居的警卫,看见黄得功等人冲杀进来,立刻列阵阻拦。

    “你这鸟人,懂个屁!”黄得功这会儿没心情打嘴仗,他知道,新卫营这关可不是那么容易过的。这些人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有一些最新式的火器,黄得功理论上来说人多势众,可实际能掌握的也就几百人,不见得是新卫营的对手。

    火铳声响起,黄得功的部下倒下不少。崇祯费那么大力气、花了那么多钱整来的新型火枪,第一次实战是用来杀老百姓,第二次实战是用来打黄得功。

    开封并无生产斑鸠铳的能力,目前仅有的几十支斑鸠铳和捷克铳都是走私得来的,捷克铳的学名应该叫“一六三零年苏尔式火绳枪改进型”,但是闯军习惯于称其为“捷克铳”,大部分闯军士兵都没听说过捷克这个国家,但“捷”和“克”在军中都是好词,所以大家都爱这么叫。

    走私领先全世界二十年的先进武器,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肯定是震动全球的大案。但在这会儿,还真不算啥事,闯军管理虽严,但多报些损耗,把枪拿去卖的事也照样有人干。

    不过,闯军还有一种武器更容易多报损耗,而且允许向西营和曹营出售,因此也就更容易走私。

    黄得功的亲兵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臂力是不成问题的,一扬手,手榴弹掷了出来,落入了新卫营临时构筑的胸墙后面,也有人用弓箭和鸟铳还击。火绳枪毕竟还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火力,周王府里既没有特别坚固的防御工事,又有太多的障碍物,不适合发挥火力,新卫营并没有靠射击杀伤太多黄得功的部下,双方进入了肉搏阶段。

    一开始,新卫营以长矛结阵,尚能阻挡对手,可是王府中地形狭窄,长矛阵难以施展。黄得功的部下在近距离上用重箭射击,又投掷手榴弹,搅乱了对方的阵势,随即身披重甲的勇士便挥舞大刀冲上来砍杀。

    这种战术是清军破阵之法的威力加强版,就是把清军投掷的飞斧、骨朵之类的东西换成了手榴弹,毕竟清军的战术也是从辽东明军那里继承下来的,和黄得功的部队是同一个师承。闯军破阵其实也是这个套路,只不过更进一步,把重箭换成了短铳。

    新卫营士兵的个人武艺和黄得功的亲兵家丁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一旦进入混战,立见不敌。不过很明显,他们比朱恭枵手下那帮乌合之众强多了。朱恭枵的三百多人被黄得功击溃,只死了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一半伤口在后背,而这一百人的新卫营,死了五十多人才溃散。谁说明军不能打仗,这些新卫营的士兵只不过每个月领了一石大米,就已经拼命到这个份上了。

    兵谏的队伍重新整队,正要继续前进,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中的李凤翔用尽最后的力气,将一支簧轮手枪对准了黄得功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