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9章 兵谏

第19章 兵谏

    黄得功坐在行宫门前,盯着宫门,默然无语。

    他当然不是那种因为皇上杀了几个老百姓就灰心失望的人,但是眼前的局势确实足够令他灰心失望。

    若是在平时,官兵杀了几个秀才,着实不算事情,可是现在办这种事,无异于授天下以柄。

    就算是黄得功,也不得不承认,大明朝不可能再兴了,可是,这些反贼连个好死都不肯给大明吗?

    如果现在四大反王直接冲进来,崇祯尚有可能挣一个“死社稷”的名声。然而,尽管城内百姓群情汹汹,甚至有人试图攻击黄得功的部下,想打开城门,联军却不急着进城。

    而且,联军只驻扎在城南,根本不围城,这是生怕崇祯不跑啊。

    可崇祯若是跑了,能跑到哪里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李成栋一样,北渡黄河。可那样一来,朱家列祖列宗的脸,可就丢得一干二净了。

    黄得功是绝对忠于大明,忠于朱氏,忠于朱由检本人的。但是他理解的忠,恐怕和崇祯理解的不太一样。

    刘文炳、巩永固二人出了行宫,看着门前满地的血迹,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黄得功问道:“圣上主意定否?”

    刘文炳说:“圣上欲行,请靖南伯点兵护卫。”黄得功点了点头:“那二位欲行否?”刘文炳和巩永固互相看了看,巩永固颇为尴尬地说:“圣命难违。”

    刘文炳和巩永固当然是不愿意逃跑的,他们都有一大家子人,一旦离城出逃,兵荒马乱之中,谁知道能活下几个。而留下投降,不过就是发配到江西去和桂王他们一起种地罢了。这年头,能安安心心做自耕农,根本不能算惩罚,是优待还差不多。

    另一时空的刘巩二人在闯军进京时都一死以殉崇祯,但那是有对闯军不了解的因素在内的。而且在这个时空,经过从京城出逃的这段经历,他二人那种忠君报国的锐气被大大消磨。困守开封的这段日子里,他们看遍了各种大明要完的预兆,实在是提不起精神了。

    黄得功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此时跪在崇祯面前的,是他最信任的两个人:杨嗣昌和高起潜。

    当初祖大寿投降西营的时候,也没为难杨嗣昌,杨嗣昌带着几个亲信跑路回了开封。如今开封朝廷已经卷堂大散,崇祯信得过的人不剩几个了,但他对杨嗣昌和高起潜的信任还是一如既往。

    高起潜说:“流贼得意忘形,在城北没有防备,有新卫营护送,可保护皇上离开。只是,随行人员不宜太多,新乐侯和驸马两家人,若尽数随行,恐怕行动迟缓。”崇祯犹豫了一下:“那就让他们留下吧,流贼获桂王而不杀,想来也不会为难他们。”

    高起潜是崇祯朝所有太监中最“知兵”的,但这个“知兵”也仅限于他不会作大死而已,了解基本的军事常识。真要是指望他打仗,那只能打出“绝不中围城打援之计”的战绩,不过要是指挥逃跑,他还做得来。

    杨嗣昌作为文官,则要多考虑政治上的问题:“若是到了河北,则朝廷权威再不能行,一旦落入东虏之手,必成傀儡,是以渡河之后绝不能前往封丘县城,应向东走朱家寨,至长垣县黄河泛道一带,该地属大名府辖下,卢九台在此经营多年,民心仍在,长垣以北,乃是袁时中家乡滑县,有袁部零星兵马活动,可往依之,再做打算。”

    所谓袁时中部的零星兵马,其实就是大名本地的反清义军,有那么几个袁时中的故旧参与其中,因为袁时中的名气大,所以很多队伍都打他的旗号。其实这些队伍和山西义军的关系更密切,接受援助也主要是从曹营那里接收。在大清的衬托下,有不少读书人加入了义军的队伍,所以在开封朝廷看来,他们还算好打交道。

    崇祯是经过了长期的考虑,才做出了逃亡的决定。其实现在的崇祯,已经不认为四大反王抓住他之后是要杀了他了。自明廷南迁开封以来,四大反王始终保持克制,不来开封端了这个朝廷,哪怕是中牟之战中,明军和清军一同与闯曹联军作战,他们都没有报复明廷。而现在的情况,明军为了筹措粮饷,已经无计可施,开始抢劫缙绅,是如果再不取缔开封朝廷,开封就得人吃人了。

    但是崇祯确信,自己投降之后一定会遭到一番羞辱,甚至被送去种地。虽说崇祯是以节俭著称的皇帝,但他的节俭也只不过是和其他皇帝比起来节俭罢了,他的日常开销和真正的穷人比起来还是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些日子在开封,银钱短缺,崇祯已经觉得日子极苦了。真让他去种地,还不如杀了他。当然,这么说的人虽多,但真到了要杀头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选种地。

    不过,崇祯也不是因为吃不了苦就不肯投降,去找大名义军,日子只有更苦。但是,在他看来,即便那样,自己也还依然是一个皇帝,而不是一个任人羞辱、处置的失败者。

    崇祯的这个决定,离谱程度与张献忠的人头选举法不相上下,古往今来,哪个皇帝能在把国土丢得一寸不剩之后靠几百卫队翻盘?但是崇祯有勇气去逃亡,却没有勇气面对失败。

    这些天,崇祯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自己的勤政、节俭都远胜父兄、祖父,可为什么大明在自己的手上却衰败日甚一日,甚至自己还招致了比那三个昏君更多的骂名?

    崇祯当然是不肯承认自己也是昏君,只是昏的方向不同的这个事实的。所以他只能得出“群臣误我”“难道天命厌弃我家”这样的结论。

    崇祯缓缓走向后宫,到底带不带自己的家人走,他至今还犹豫未定。

    此时在行宫门外,黄得功已经集结好了队伍。

    “一旦皇上落在东虏手中,大明和皇上的声名都将万劫不复。对君王之过不加劝谏,但知唯唯否否,非忠君也,实害君也。既然劝谏无用,本爵只得效鬻拳之兵谏,挽救皇上。”

    黄得功拔出剑来:“冲入行宫,有敢反抗者,格杀勿论。如遇皇上,不得犹豫,立送皇上殡天,焚烧龙体,宣称皇上自焚。唯有如此,才能令皇上不落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