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章 打出去的拳头

第6章 打出去的拳头

    白文选说:“望江县的追赃已经完成了,这样一来,整个安庆的追赃就都完成了。”

    一般来说,农民军习惯使用的词是“吃大户”或者“打粮”,前者是饥民的初级反抗手段,后者是官军“就地筹集”粮饷时使用的术语。但自从王瑾开始使用“追赃”这个词,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这些人也变得爱用这个词了,这个词专指攻击官员和士绅的行为,在合法性树立方面可比“打粮”好得多了。

    和张献忠的追赃一比,当初王瑾在桐城搞的审判真可以说是和风细雨了。张献忠可不管你有罪无罪,只要是在职官员,不降即杀。对乡绅倒不至于斩尽杀绝,但打击范围也比王瑾大得多。王瑾尽量无血债不诛,张献忠的原则则是有罪则即诛。王瑾的做法也影响了其他反王,张献忠现在也喜欢把人拉到县衙门审判,放高利贷者斩,刑**仆者斩,殴打佃户者斩,抗拒大西者斩。

    冯双礼说:“高承恩和郝孟施闹得太不像话了,大王派我们出去的时候说得明白,追赃之制乃是对官绅而设,至多及于商贾,百姓不抗拒者一概不诛。高郝二人却纵兵大掠,奸污妇女,杀人无数。”

    高承恩说:“大王说的是不抗拒者一概不诛,望江县负隅顽抗,我军将士损折不少,若不立威,岂不是让他人有样学样。”吴三省说:“纵然有人顽抗,难不成全城百姓都上城参战了吗?你这话好没道理。”高承恩说:“谁耐烦分辨,一发砍了便是。”

    郝孟施拦住高承恩:“是我们的不是,只是因为死伤士卒甚多,当时大家杀红了眼,没顾得上分辨,这才犯了错。”王尚礼说:“以往我们破城,也不过是将带头守城的士绅诛戮,将参与守城之人斩去左手,至多把参与守城的人都杀了。尔等这样随意杀掠,与土匪何异。”

    西营现在的纪律,才是十七世纪军队的正常水平,不会像左良玉、贺人龙那样无恶不作,但和“秋毫无犯”四个字也出了五服了。

    张献忠说:“罚你们两个各交出一百个兵,五十匹马,一千两银子,送到老王那里去。你们可服吗?”高郝二将皆拱手道:“末将心服。”他们都是张献忠在战场上一点点带起来的,张献忠一发话,没人能不服。

    张献忠说:“过去闯将和活阎王总说我们纪律不好,也不是他们没事找事,你们这帮人,好一阵烂一阵的。过去行军日子苦,孤也不好多约束,但如今我们建了官府,这件事也得上心了。老王,船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应龙答道:“船只俱已准备停当,随时可以出发。”张献忠点了点头:“你们还有什么事情?”白文选说:“那些追赃所得的书籍,要怎么处置?”

    当年和闯营联合作战的时候,王瑾曾经嘱咐张献忠,抢到的书都不要损毁,全交给他,可以拿银子换。久而久之,这也变成西营的习惯了。安庆的书香门第着实不少,因而此番追赃,西营所得书籍极多。

    张献忠说:“安排人送到大别山就是了,按老规矩,汤志没钱就记账,路费也要算上。他活阎王这样的人物,想来还不至于赖账。”白文选说:“这抢书倒也有些好处,有些个秀才相公见我们把书收集装箱,便投奔我们来了,说土匪只知道抢银子女人,抢书的却是能安天下的。想当年汉高祖进关中,萧何也是先抢书的。”

    张献忠说:“既如此,那这批书也不必送给活阎王了,我们带着走,让他们江南的士绅看一看,孤也是读书之人。”

    张献忠小时候还真读过书,后来因为家里穷就不上学了。但是他的悟性非常强,造反之后,营中也有几个读书人,他便自学了些东西。文字上的功夫很是一般,但数学却学得好。因此他虽然也看书,但看的不是术算之书就是,也读读史书,对于这些多讲经义、诗词士绅藏书,他是没有兴趣的。但既然有藏书可以充门面,他也不介意显示一下。

    没错,张献忠打算会一会江南士绅了。

    谁告诉你们建立官府、派驻官员就代表守土不流了?八大王行事,岂是你们想得到的。

    江南士绅多年来对奴仆们的残酷虐待,使得他们如同坐在火药桶上。之所以一直都没炸,是因为江南还没有爆发规模像陕西、河南那样大的饥荒,大部分奴仆还没被逼迫到无路可走、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地步。

    但是,如果有一股强大的外来力量干预,使得他们的主人原本看似牢不可破的统治地位被打破,社会的贵贱等级发生颠倒,又会怎样呢?

    张献忠在安庆已经见识到了奴仆们的力量。真正“掀翻巨城,如揭片纸”的不是火药,而是无数响应他的奴仆。趁着闯军和清军一南一北牵制住明军主力的机会,现在到了引爆火药桶的时候了。

    此时在庐州。

    “西营在准备干粮,搜集骡马、船只、车辆,看来他们是真的打算走了。”赵应元说道。贺一龙说:“都不告诉我们一声?八大王也太不仗义。”

    在这些老兄弟眼中,张献忠依然是八大王,而不是什么西王。

    罗汝才说:“他这样大张旗鼓地准备,当然不是打算瞒过我们,只是表明一个态度而已,他不想让我们和他一起去。这倒也未必是坏事。”

    马守应说:“曹操你另想到出路了?”罗汝才说:“如今关外建虏正在京畿与卢阎王交战,洪承畴和杨嗣昌又在南方打闯将。八大王这一动,左良玉必定要追着他去。这就和打架时一样,拳头收在胸前,破绽便少,但拳头如果打出去,那么前胸就会露出空档。现在官军的三只手都伸出去了,腹里必然空虚。”

    马守应说:“漕运总督朱大典和牟文绶他们对凤阳、淮安守得很严密,打破了凤阳,他们都要掉脑袋,是以一点都不敢马虎。这么说,我们是要回河南了?”

    罗汝才说:“没错。当初在太行山时,活阎王曾说,要想得精兵,就得去陕西,要想得大军,就得去河南。当年他说河南的饥荒会一年重似一年,如今看来果然如此。去年秋收的情形也不好,开春之后中原必定又是遍地流民,此正我辈英雄用武之机。河南又有各家山寨与我们友善,所到之处有向导接应,伤员有处收治。左良玉既走,河南只剩下陈永福、李成栋等辈,如何是我等敌手,一年之内,十万大军可得。到那时纵横中原,西取关中,断洪承畴归路,收降秦军,便成席卷天下之势!”

    王得仁拍案叫好:“是也!八大王要去江南,他自去便是,我等男子汉大丈夫,自成一番事业!”贺一龙也说:“曹操你点子最多,只管谋划,我们都听你的。”马守应说:“只是临走前,我们还得和朱大典打一仗才好,否则我们一走了之,朱大典去抄八大王后路,倒显得我们不仗义了。”

    罗汝才说:“马兄说得有理,何况若不打这一仗,朱大典说不定还要来抄我们的后路。我已让老叔准备行军粮饷了,回革二营的兄弟也分一些。等八大王动起来,我们也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