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尚可喜的突然到来,李自成停下了进军的脚步,没有进攻南昌。
王瑾未卜先知的能力基本上彻底没用了,闯军在尚可喜抵达九江的时候,才知道他来江西的消息。此时江西巡抚解学龙也及时撤到了抚州,把建昌的防务交给了福建来的黄斌卿部,尚可喜、解学龙、黄斌卿三路人马形成了一道防线。
江西兵和福建兵不足道哉,只能据城自守,没有向闯军主动进攻的能力。但尚可喜不同,他的大部分部下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如果他有足够的钱粮,以这不到一万人为基础扩军,就算发展成十万大军也不奇怪。
闯军之前也曾消灭过很多有这样精兵的对手,但要么是在正面对战中付出极惨重的代价,要么是将对手逼入一个无从施展的窘境。而尚可喜是他们遇到过的所有明军将领中最为沉稳,最为狡猾的,他利用东江的传统优势,到了江西就立刻征调船只,组建水师,依托赣江和鄱阳湖组织南昌、南康、九江三府的防御。赣北地区是经济比较繁荣的地方,筹款容易,再加上杨嗣昌大败之余把尚可喜当成救命稻草,不加掣肘,就算入赣的两万闯军全部投入战斗,也没有胜算。
李自成身边现在只有三营兵马,倘若尚可喜直接杀过来,李自成都未必挡得住他。只是尚可喜判断不出闯军的兵力,也不想莽撞冒险,闯军的总兵力一定是远超于尚部的,只要第一波进攻没阵斩李自成,肯定会有大量后续部队赶来增援,到那时一旦作战失利,整个江西就都丢了。尚可喜不敢冒这个险,江西是他和东江军要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能出一点岔子,让给李自成半个江西不要紧,只靠赣北地区,他们也足以养家糊口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自成将兵力集中在临江和瑞州,调刘文煌和李友迅速北上增援。眼下赣南的农民运动形式一片大好,尤其是闽赣边界一带,田兵组织的推广速度尤其迅速。这也是当然的,毕竟王瑾就是抄的人家。
目前闯军在江西控制六府三十六县,在吸纳了大量江西农民、棚民、奴仆以及杨嗣昌部降兵加入队伍之后,江西闯军扩充到了三万余人,刨去卫戍部队,李自成的主力还是两万多人。就这样,闯军和明军形成了对峙,都打算先把年过了,让新来乍到的队伍得到修整,等到来年春暖,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广东和广西的作战非常顺利。南方明军没有经历过北方那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和边军哗变,文恬武嬉的情况十分严重。明军主力一败,两广官员根本没有什么主观能动性可言,几乎都在被动地随波逐流。“大势已去”的想法十分普遍,甚至开始有知州、知县这样的正堂官向闯军投降。
不过四品以上的官员大部分还是阵亡、自杀或逃走,少数被俘的要么因为有劣迹被处决了,要么就是坚持不降。他们都是外省人,又在官场上有一定地位,投降之后恐牵连家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勉强不来。知州、府同知、按察佥事这种级别的官员已经是闯军能招降到的最高级别的人了,投降之后可以直接担任四品的一省科官。
李自成将陈可新调到江西担任巡抚,巡抚衙门暂时设在赣州,广西巡抚则预定由徐以显担任,至于广东巡抚,由王瑾兼任。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和行政长官居然是同一个人,这肯定是不合规矩的,不过李自成要是连王瑾都信不过,也就没什么人可信了。
得知广州被拿下的消息之后,陈谦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两面受敌了,立刻逃到了肇庆。李过、高一功、马重僖、王文耀陆续赶到三水集结,这里是西江和北江的交汇之处,部队驻扎在这里比驻扎在广州更方便。王瑾打算先巩固对广州、韶州、南雄三府的占领,新年之后再攻打粤东和粤西。
广西方面的战局也非常顺利,成大用部覆灭之后,广西巡抚郑茂华非常紧张,正在调集部队,准备再往湖南派援兵。只是他的动作实在太慢了,军队的集结都没完成,闯军已经杀进来了。
闯军的四路进兵顿时打得广西明军首尾不能相顾,刘宗敏轻易打垮了全州明军,直取桂林。桂林全城大哗,绅民纷纷出逃。郑茂华也慌了,他之前一直是按进攻而非防御准备的,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兵力都摆在了全州,没想到被刘宗敏用一天的时间就冲散了。
郑茂华的军事经验非常有限,在纵深没有配置任何预备队,最近的援军在平乐和柳州,桂林的卫所兵立刻嚷嚷着要投降,郑茂华不敢在桂林待了,仓皇弃城南逃,然而南方的平乐、阳朔已经被从镇峡关突入的刘汝魁部占领了,郑茂华被俘。刘芳亮突袭梧州的行动也非常成功,截断西江,将两广一分为二。
广西现在没有总兵,上一任总兵王之臣卸任了,新总兵还没任命,最主要的武官就是五个参将。浔梧参将成大用已经死在永州,昭平参将石之碧部在平乐之战中被刘汝魁歼灭,永宁参将蔡旅平在全州死于刘宗敏之手,柳庆参将康承爵刚刚病故,还没人接任,其部队被马世耀轻易接收。整个广西只剩下了一支营兵,也就是思恩参将陈邦傅部,虽然叫思恩参将,但思恩府是土司辖区,他其实管不着,目前陈部实际控制着西江上游的南宁、浔州、太平三府,已经向桂林派出使者,和刘宗敏讨论投诚事宜。
可陈邦傅不知道的是,闯军在衡州分兵时已经做好了方案,除了陈邦傅之外,谁投降都行。
短短数月时间,在崇祯十一年的新年到来之前,闯军已经占领了湘赣粤桂四省的二十三个府,公然开科举、兴屯田,建立官府,天下为之震动。
流寇不流了,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信号。秦、新、隋、元这些被大规模农民起义颠覆的王朝,都是大明的前车之鉴。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此时的闯军最起码也是徐寿辉的水平,早已不是单纯的贼寇,而是争夺天下的对手。
然而,闯军的统治也是脆弱的。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大的战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攻击了他们薄弱的下腹部,可是当明军做出反应,向湖南大举杀来时,又该如何呢?
不过,这是闯军将领和大明高官们该考虑的问题,对于普通的闯军兄弟来说,他们的心中只有无限的喜悦。结束了多年的流亡生活,他们终于有了固定的营房,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闯军开始定制军服,长沙、衡州等地的作坊开始制造武器。
手中有了军饷之后,许多人娶了老婆,湖南也有饥荒,娶亲成本很低,虽然社会文化还是普遍看不起当兵的,但是闯军士兵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的军饷、三斗米的口粮,娶妻的加一斗,有孩子的,每多一个孩子加一斗。为了吃饭,愿意把女儿嫁给闯军的人家不计其数。
明军给正规战兵的军饷是一月二两,但是口粮、服装甚至一部分武器装备的钱都要从这里面出,再加上边镇物价腾贵,这二两银子的军饷就算按时发,自己勉强活着都难,想娶老婆那是白日做梦。更何况,许多明军士兵已经很久没听过“按时发饷”这码事了。至于那些饷额只有一两的明军士兵,不想办法捞外快根本就没法活,明军军纪不坏才有鬼呢。
而闯军不强制要求士兵自备任何东西,就算光着屁股来当兵,最起码也发你一套号衣、一口刀。湖南的灾荒没有北方严重,物价也更便宜一些,如果士兵有一个老婆、一个孩子,每个月一两银子、五斗米,是可以养家糊口的。一般来说,一个普通人只要每天吃两顿饭,一顿饭两合米,就可以保证活命了,一家三口一个月的嚼口是三斗六升。闯军这个标准保证了士兵家属买得起换洗衣服,吃得起蔬菜,年节能吃上肉。
王瑾还是嫌这个标准有点低,可是没办法,以目前的经济条件,做到这种标准都很勉强,一旦抄家财用完了,还有可能维持不住。未来闯军的命运如何,就要看接下来经济建设的成果了。离甲申大关还有六年时间,王瑾相信最起码闯军也能在两广建设出一个正常水平的封建国家。即老百姓大部分都不会饿死,士兵都吃得上饭。
但是,真的还有六年吗?
(第七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