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整天激烈战斗,晋楚二军不分胜负,人员、武器、车乘等损耗不小。
是夜,司马子反亲自视察伤员情况,命令各部清查战车马匹,及时填补各车乘编制,工匠及时修理盔甲武器,次日鸡鸣时吃饭,整装待命,投入新一轮的战斗。
子反部署完毕就匆忙离去,因为还有一个人等着他,这个人叫做穀阳竖,是他的仆人,不出名,但他的一个举动却影响了整个战局。
楚军彻夜备战、厉兵秣马,让对面晋军营垒中的晋厉公十分不安,今日侥幸取得战场上的优势,如果明日再激战一天,胜负终究难料。
苗贲皇见晋厉公忧心忡忡,凑上前又送一计,晋厉公听完很高兴,于是一边通告全军早点休息,全力准备明日一战,一边故意放松对楚国俘虏的看管,让他们“顺利”逃脱。
楚国俘虏“逃回”楚营后,立刻向楚共王报告晋军动态。楚共王听取汇报后,经过仔细分析,得出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有诈!
按照苗贲皇的设想,晋历公先在楚国俘虏面前散布“明日决战”的消息,再让俘虏们逃回楚营,营造晋军晚上不会任何动静的假象,最后待楚军熟睡之时发动夜袭劫营,从而锁定战局。
不过让苗贲皇没有料到的是,楚共王虽然年纪轻,但绝对不笨,相反脑子还很灵活,针对晋军的计策,马上想到将计就计,用伏兵将劫营晋军一网打尽的反计策,说不定还能扭转战局。
事不宜迟,楚共王马上召见司马子反,商议具体事项。
“弋凫(fú,野鸭)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这是《诗经﹒国风﹒女曰鸡鸣》中的一段话,说的是人们一旦有了收获,就会饮酒庆贺。
经过一天的战斗,子重和子辛率领的左右两军全面溃败,平时一直被子重压制的子反率领的中军不说战绩辉煌,也还算是保全了实力,让子反沾沾自喜,很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从大营视察回来,仆从穀阳竖递上了水杯,子反一喝,是酒(“献饮”)。
虽然子反平日好酒,但两军对峙,子反也不得不提高警觉,但穀阳竖表示从晋营逃回的士兵说今晚晋军蓄精养锐,明日才开战,今夜少喝几口无妨。
爱喝酒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不管你是开了车还是吃了头孢,只要一口酒下肚,拒酒防线便会全线崩溃,连命都可以不要,所以说喝酒的人听不得劝,一劝酒就会喝多,子反也不例外,在穀阳竖的劝说下收不住嘴,多喝了几口,醉了。
一个人醉不要紧,至少军队指挥枢纽还在,调兵遣将还能正常运转,但此时让楚共王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中军多王族子弟,亲兵素质良莠不齐,军队纪律松散等等,具体表现在他们见主帅子反喝醉了,他们也喝,结果没一个清醒的。
楚共王见此情景,很后悔没有带申息二师兵力,长叹一声:“天败楚也!”说完也不敢继续在鄢陵待下去,待下去就是等死,马上命令军队在夜色中悄悄撤走了。
准确说,是逃跑,而且是轻装逃跑,连粮草都来不及带走。
一次反败为胜的机会就这样放弃。
如果楚军这次能够有效组织兵力,伏击劫营晋军,趁势进攻晋军大营,很有可能将措手不及的晋军击溃,从而延续楚庄王霸业,再现诸侯来朝的鼎盛局面。
可惜历史永远没有如果,就好比爱情只剩追忆,没有重来键一样,楚共王因为子反醉酒一事,丧失了称霸中原的最后机会。
之所以说是最后的机会,是因为不久之后,晋国一颗军事新星迅速崛起,单凭一招就击败楚军,破碎了楚共王的霸主梦,这个人也被后世列为春秋时期最杰出的三个名将之一,第一名是孙武,第二名是吴起。
第二天(六月三十日)早上,晋军进入楚军营垒,才发现人走营空,此时齐、卫、鲁三国也相继赶来,就像当年城濮之战一样,组团大吃楚军留下的军粮,连吃三天、弹冠相庆。
鄢陵之战至此结束。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战争中继城濮之战、邲之战后第三次,也是两国最后一次主力军队的会战。之后,楚国对中原的争夺走向颓势,晋国也陷入内乱,二国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
后世对鄢陵之战进行了高度总结,认为此战以晋胜楚败为必然结果,并列举了很多晋国得道楚国失道的理由,并将这些理由借申叔时、郤至等人说了出来,对此,我只能作“事后诸葛亮”的注解。
我认为此战与前两次城濮之战和邲之战不同,此战没有大赢家,也没有大输家,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交锋。
晋国进入楚营后,中军佐士燮还是不相信楚国已经撤退,反而更显忧心忡忡,他提醒晋厉公道:“您作战经验不丰富,手下的臣子们也不和,怎么能够取胜?您还是要保持对楚国的畏惧啊!”
打了胜仗,还说这些丧气话,可见晋国上下对楚国的畏惧,并且在战前,齐、鲁、卫军队观望不前,除了家中确实有事(例如鲁国),也不排除对楚敬畏的心里而止步。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有对此战的注解,我觉得他的评价颇有见地:“鄢陵之战,楚师徒未大崩,楚子伤目而退,故指事而言也,言楚子身败,非师败也,故言楚子败绩。然则绩者是大崩之名,败多存少,乃称败绩;败少存多,则不称败绩也。”
并且孔颖达对鄢陵之战中楚军表现给出最终结论——“是一军败”。
不管“师败”还是“军败”,楚国总是败了,败在一个人手上,显而易见,这个人就是楚国司马——子反(“臣之卒实奔”)。
行了两百多里,到达瑕地,子反才醒来,知道因自己酒醉误事,后悔不已,大呼:“穀阳竖害我。”
呼完,便开始哭,哭的捶胸顿足,泣不成声,大有自寻短见的苗头。
旁人将此情况报于楚共王,楚共王担心子反自杀,派使者安慰道:“过去是因为先王不在军中,大将打了败仗,自杀谢罪,尚在情理之中。现在寡人亲自率军打仗,您只为副将,如有失误,也是寡人的过错(‘不谷之罪’)。”
子反听罢,感激流涕,再三拜谢,好半天才缓过劲,抽噎说道:“这确实是因为我的原因而撤军的(‘臣之卒实奔’),其罪难免,就算君王赐我一死,臣也感恩戴德,虽死无憾(‘死且不朽’)。”
本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不想平时与子反不和的令尹子重也来掺和,对其说道:“当初莫敖屈暇和令尹子玉也是打了败仗,他们以死来保存自己的名节,成就了自己的功德,现在换做你了,你该如何做?”
是偷生?苟活?还是如英雄般以死谢罪?
本来子反羞愧难当,听见子重这么一说,也郑重回道:“即使没有先大夫自杀谢罪的事,我岂敢贪生而陷于不义?我使军队败亡,岂敢忘记一死?”
言讫,自缢身亡。
按照常理,在这种情况下,郑国应该见风就倒,马上派人向晋国交好,晋历公也充满希望的等待各亲楚诸侯的拜访,但郑成公仿佛铁了心跟定楚国,让晋历公又一次失望了。
晋厉公绝对不会让郑国这样任性下去,同年秋,晋厉公与鲁成公、齐灵公、卫献公、宋国华元、邾国人在宋国沙随会见,商量进攻郑国相关事宜。随后,晋、齐、宋、鲁、邾等国军队组成联军讨伐郑国。
郑国组成联军战斗力很差,单打独斗却是一把好手,郑军在子罕的率领下出兵夜袭,将宋、国、卫三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联军也因败而散。
晋、楚二国开始转衰,但郑国却慢慢强大起来,次年(公元前574年)春季,郑子驷主动出击,攻晋之虚、滑(今河南省偃师市),晋竟不能敌,卫出兵援晋,才打退郑军。
郑国抗晋的态度让楚国很欣慰,同年夏,楚遣公子成、公子寅领兵驻守郑国,助郑抗晋。
晋国也仿佛同郑国卯上了,不久,晋又会同齐、宋、鲁、卫、曹、邾等国军队攻郑,楚令尹子重率军救郑,晋联军畏楚强而主动撤退。
晋国是真的同郑国卯上了,同年冬,晋又会同上述各国军队伐郑,楚公子申率军救郑,各国军队又退。
这一又退的原因不是畏楚,而是晋国出了一件大事——“三郤(xì)”被杀,晋军不得不赶回去稳定局势。
“三郤”,指的是晋国四军八卿中的郤锜、郤犨(chōu)和郤至。
下面简要介绍下郤氏家族的兴起与衰败。
首先介绍下“公族”和“公室”两个概念,“公族”就是和国君同族的那些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继承权的国君的旁支后裔,比如你的叔伯、弟弟等,都属于公族;“公室”是指国君的家庭成员,比如你的老婆、儿子等。
郤氏就出自晋公族。
当年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叔虎,叔虎别出晋宗,另立宗庙,为郤氏,称郤子。
晋献公也是春秋时期雄才霸略的一代英主,如果不是因为处理公族一些事情拖了后腿,估计也会来中原争个霸主之类的。
因为,公族成员没有继承权,不代表不能继承君位。
比如鄢陵之战之前,鲁国鲁成公没有听母亲穆姜的话,穆姜一发火,指着他的公族兄弟公子偃和公子鉏(chú)说你不听话我就让这两个人取代你,吓得鲁成公又转回去加强了戒备才又出发,所以才会鄢陵迟到。
如果公族忠心国君,这个国家必定是繁荣的;反之,这个国家就会衰败。
晋国的公族基本没有过忠于国君的觉悟,导致晋国从建国开始就乱,一直乱到晋献公。
晋献公觉得再这么乱下去迟早会亡国,为了给子孙铺平称霸道路,彻底解决“公族作乱”这一遗留问题,便开始屠戮公族,其手段之残忍,屠杀之血腥令人发指,直接导致“晋无公族”,但也为晋文公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不知什么原因,晋献公并未对郤氏痛下杀手,郤氏反而成为晋国朝堂的宠儿。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始作三军六卿,就以郤榖为正卿,也是晋国第一任中军将,中军佐也是郤氏族人,叫做郤溱,等于说郤氏掌控了整个晋国。
郤榖命短,一年后死去,其侄子郤缺入下军大夫职位,还不是卿。
郤缺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主要服务于晋文、襄、灵、成公时期,靠着稳扎稳打的处政风格,一步一个脚印,爬到晋国最高位置——正卿。
从其执政期间(公元前601年至公元前597年),未见任何失误,是晋国史上少有的稳健的政治家。
但郤缺执政期间做了一年事情,这件事在当时没造成影响,却为郤氏被灭埋下隐患——让下军佐胥克下岗,胥克有个儿子,叫做胥童,胥童是剿灭“三郤”的主要策划人,之一。
一人可以定国,也可以亡国,郤缺就属于前者。郤缺去世的当年,楚庄王大喜过望,趁机北上,在邲之战中将晋国打败,导致晋国一蹶不振,开始走上长达三十年的复兴之路。
郤缺死后,其子郤克入卿。
郤克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虽身有残疾,但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能翼君,有赵衰、范会之风,不出五年便登上正卿位置,然后大败齐师于鞍,吹响了晋国复兴的号角。
郤氏家族的人都很有能力,郤克也不例外,其军事、政治、外交都能胜任,但有一个短板——识人不准,在他执政期间,他将侄子郤至安排进了外交部;去世前,又将时任下军将的栾书破格提拔成了中军元帅。
而就是这两个人直接导致了郤氏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