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游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武则天的深谋远虑。
任何一个统治集团,当对某个动摇统治根本的事无计可施时,最后的选择,往往殊路同归。
唐玄宗时期,边疆不宁,朝廷已经无法利用自己的力量去遏制关外的胡人,于是加强了节度使,使他们拥有了绝对的权利,借此来维持边疆的稳定。
满清的后期,太平天国起义,八旗糜烂不堪,根本不足以平乱,所以四处鼓励团练,使无数地方军阀崛起。
而如今,韦氏对河南府,几乎已经无计可施了。
他们不能动用武力,因为在这里有一个武则天,儿媳对自己的母亲动兵,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更何况神策军也绝非是泛泛之辈。在政治上,武则天已经开始咄咄逼人,使韦家更是束手无策,经济上,河南府不断的开始膨胀,利用运河,疯狂的扩展他们的版图,天下钱财,半数开始朝河南府汇聚,这神策府宛若一个吸金的利器,已是越发不可收拾。
这样的局面,在武则天杀死韦正德之后,已让韦家彻底的失控了。
武则天脸色冷峻,最后道:“所以要小心提防,也要及早有所准备。”说罢,语气温和了许多,道:“子恒性子乖巧,你这做爹的,成日不着家,也不好好看看自己的孩子,真是的。”
子恒便是秦少游的儿子,被武则天训斥一通,秦少游只是唯唯称是。
不过他心里只惦记着小心提防四个字。
所谓的小心提防,说穿了,还是加强军备啊。自己的实力,才最是紧要。
…………………………………………………………………………………………………………………………………………………………………………………………………………………………………………………………………………
秦少游告辞出宫。待回到神策府,还未坐热屁股,杨务廉便兴冲冲的来了。道:“殿下,殿下。终于有了改善,终于有了改善……”
秦少游不禁道:“什么有了改善?”
杨务廉显得兴致勃勃,道:“弓弩,弓弩啊……”
秦少游愣了一下,他旋即想起,自己曾有意改善弓弩,所以对杨务廉在一年前,有过特别的交代。命他召集一批能工巧匠,对现在的唐弩进行改良。
想不到这个时候,杨务廉居然还惦记着这事。
神策军的远程武器,大抵是两种,一种是火炮,一种是牛角弓。
火炮的威力自然不必说,可谓是破敌的利器,不过往往适合攻城战,反而在野战,尤其是遭遇战方面有很大的劣势。毕竟这火炮需要先构建阵地,需要足够时间才能准备充分,所以一旦是遭遇战。几乎炮兵还未把火炮运用起来,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而至于牛角弓,固然在这个时代算是最精良的远程武器之一,却也有他的弱点,一方面,弓箭的射击精度不够,在射程方面,也有它的局限,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却是弓箭对于武士的熟练度极高。
想要培养处一支飞骑,只能用神策军的精兵路线。即日夜操练,练个一年。勉强能有个小成,两三年,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飞骑。
正因为如此,为了操练出一支合格的飞骑,方静几乎用了九牛二虎之力。
这在神策军规模较小时,发挥出了极大的优势,可是近几年来,神策军疯狂的扩张,大量的新兵补充进来。这些新兵,要重新操练,显然有些费时费力,最重要的还是浪费操练的资源。
人的体能是有局限的,操练一个士兵,若是把时间全部花费在飞骑上,那么就势必,让这些神策军的武士在其他方面出现短板,转职的弓箭手固然犀利,可是专程培养这样的士兵,那么神策军,也难免出现弱点。
秦少游本来是打算利用火炮的原理,去改良火铳,只是经过再三考虑,最后还是放弃,这倒不是钱的问题,神策府有大量的钱,即便在其他方面,神策府也有节省的时候,可是在神策军身上,花费可谓是用奢侈来形容。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技艺水平局限性,秦少游曾命人试制过几批火铳,其犀利程度,只能算是一般,而更重要的是,火铳的局限性也是不小,譬如天气对其的影响很大,譬如养护费时费力,譬如装填浪费时间,而且会大大增加补给的困难。
这个方向,当然不能放弃,秦少游专门让一批匠人,反复对火铳进行改良,可是依着秦少游的估计,没有十年八年,也难有真正能应用于实战的火铳出来。
最后……秦少游就把目标,放在了弓弩的改良方面。
东方对于武器的改良,往往起伏极大,譬如在乱世的时候,各种武器都能得到飞速的发展,而一旦到了太平盛世时,刀枪入库,技艺非但没有得到进步,反而有隐隐退步的趋势。
就如战国时期,弓弩的就已到了极高的技艺水平,可是久而久之,等到天下承平的时候,皇帝老子们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收天下之兵,因为对于武器的需求越来越少,优良的匠人往往难以糊口,最后只好改作其他的生业,几代下来,许多优良的制造工艺也就彻底湮灭,等到下一次天下大乱时,这门营生又开始兴旺起来,却又需要重新去积攒技术的水平。
现在的唐弩,某种程度来说,技艺水平就有退步的趋势,至少和秦弩、汉弩相较,提升的地方并不算多。
尤其是军中的一些弓弩,甚至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唐弩的特点,在于穿透能力强,往往能达到六七八步的杀伤距离,不过它的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极为笨重,同时发射缓慢,一张弩便是数十斤重,携带尤为不变,虽然也有其他的用途,可是对于神策军的需求,却是相差甚远。
对于弓弩,秦少游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诸葛弩,诸葛弩的事,秦少游也曾和杨务廉提起过。杨务廉对这诸葛弩,却是颇多微词,所谓的诸葛弩,无非就是一种连发弩罢了,射速确实快,不过并不轻便,而且射程相比其他弓弩,差了不少,精度自不必说。
可即便如此,杨务廉还是着手招募了一批人,开始着手改良。
如今显然已经有了成果,杨务廉二话不说,便立即赶来报喜。
秦少游不由道:“什么弓弩。”
“诸葛弩。”杨务廉笃定的道:“是个叫程欣的青年改良而成,这种手弩,改良了诸葛弩的许多弊端,殿下不妨去试试看。”
秦少游倒也不敢怠慢,忙是点头,随着杨务廉出了神策府,这一路上,杨务廉絮絮叨叨。
所谓的诸葛弩,其实有许多现实中的问题,诸葛弩所谓的连发,某种程度,其实和后世的自动步枪差不多,下头有一个专门的箭夹,一根箭矢射毕,箭夹里的另一根箭矢,自动弹出来,引弦之后,可以连续发射。
一把诸葛弩,可以做到半盏茶功夫,连射八根箭,而寻常的手弩,能有两三根就已是极限了。不过为了连发,其中最首要的问题却是成本,想要箭夹里的箭矢能够弹出,对于箭矢的粗细和长度都非常高,这就如后世的子弹,若是在一个自动步枪之中,九毫米地口径步枪,装填的子弹口径却是不一,有的多一毫米,有的少一毫米,弹夹中的子弹,便少不了要‘卡壳’了。
所以的箭矢,都必须特制,而且必须做到精度相同,这对于三国时期的蜀国来说,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乃至于现在,要满足这个条件也是难上加难,这不但要求制箭的弓箭技艺高超,还需要有一定的整合和管理的水平,因为一旦出现任何差错,都可能让诸葛手弩变成无用之物。
好在这一点,对于神策府来说,其实还勉强能做到,神策府已经有大量的工坊生产经验,那种小作坊式的生产,变成了大规模的组织生产,工坊的质检管理,还有管理水平,都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除此之外,因为箭矢的特制,这箭矢的制造成本,自然而然也就增加了许多,而这恰恰也是神策府负担的起的原因,即便是现在的朝廷,想要供养一支手持诸葛弩的军马,发也吃力的很,而神策府,却有足够的钱粮去做这件事。
“殿下,那程欣,替换了许多的材料,尤其是弩身的木料和弓弦的用料,使得这弩的精度和射程提高之余,还大大的减轻了重量,他们为了改良,几乎寻找了一切可以替代的木料和牛筋,总算幸不辱命,前几日,下官曾试了试,射程能达三百五十步之多,这个距离,已经远超牛角弓了。”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