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黑太子 > 第845章:南都对峙

第845章:南都对峙

    莫要小看这盏油灯,一盏二十两,成本十两,利润便同样可得十两,售出一万盏便是十万两,售出十万盏,利润可达百万两之巨。

    若能得知灯油的奥秘所在,光凭售卖灯油一项,十数万两银子全然不成问题了,焉能不让江南商贾们心动。

    这新式油灯还是其次,最为简单的雪花糖,众人就全然没弄明白,据说连郑芝龙都不知道制作的奥秘。

    普通蔗糖价格虽然便宜,但卖相不佳,吃到嘴里又很涩口,而雪花糖便截然不同,售价也是翻上数番。

    市面售价高达百文,即便是大量采购,每斤价格也是不会低于九十文,原因无他,普天之下,仅有一家生产,那便是太子控制的工厂。

    不少商贾挖空心思地想要打探其中的奥秘,结果派去的人全部被逮到。之后的下场便可想而知了,你可以说自己走错了,但谁会胆大包天翻墙而入?

    如今雪花糖以及由此产生的格式糖果,已然成为江南富绅不可或缺的美食,在仿制无望的情况下,只能向太子购买,仅此而已。

    不少御史上奏过太子用雪花糖与珉争利之事,崇祯皇帝是这么答复的,要么自行制作以图竞争,要么去向太子请教制作方法。

    前者短期内是没指望了,后者多半人是不敢去北都触霉头的,更何况市井传闻太子开出天价才能公开秘方,标价高达一千万两银子!

    真有一千万两银子,还能想方设法卖雪花糖?

    更何况整个大明境内,除了郑芝龙以及各地的藩王,谁能积攒起如此之多的家当?

    既油灯之后,雪花糖最终也不了了之。

    被商贾收买的御史即使上窜下跳也没用,没一位御史敢前往北都。

    原因很简单,以光时亨为首的前北都御史们正在山东挖矿呢……

    南都御史去了北都,惹急了太子,你以为会有甚子好下场???

    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去跟光时亨作伴挖矿?

    谁又不是傻子!

    一个人犯傻,由此坑害全家人?

    真到了北都,只怕当时就跪地向太子爷投诚了,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的交代个底朝天!

    以为铁骨铮铮就能稳赢?

    大可以去问问光时亨!

    那位御史当时也是如此气概!

    但这又不影响其全家挖矿……

    想从那个人间炼狱里出来,无非有两条路。

    其一被太子特赦,其二被皇帝特赦。

    山东是北廷所辖之地,崇祯皇帝才懒得管呢。

    真要是管了此事,那还管不管山东境内的百万灾珉?

    南直隶北部便与山东接壤,但两地可谓是天上地下,状况截然不同。

    太子没让大量灾珉进入南直隶,已经让南廷官员感到万幸了。

    在贸然插手御史挖矿之事前,先想好这么做所产生的可怕后果吧!

    北廷不是没有御史了,但与以往大为迥异,基本上是对下不对上。

    工作便是监察下级的问题与珉间的疾苦,有了前车之鉴便没人敢怼太子了。

    南廷的御史私下称这些同僚为太子爷的走狗,已然放弃了士大夫的高尚品德。

    有北廷的御史来信嘲讽,谁说不服,可来一试。若能做到口中所言,便可拜为师傅。

    言外之意,便是挖苦南都御史们外强中干,欺软怕硬,真遇到狠人,也就跪地求饶了。

    太子爷午膳与晚膳仅用四菜!

    太子爷造出了飞艇与导弹!

    太子爷增加了官吏月俸!

    太子爷兴以工代赈之策!

    太子爷整饬边务……

    谁敢说太子爷的不好,那就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一旦被旁人举报,厂卫先行逮捕,然后由三法司会审,必须调查清楚,嫌犯为何如此说,又有何证据?

    没有真凭实据,还刻意散布流言,污蔑太子爷,那就是大不敬之罪了。

    这就相当于说邻居的祖宗是头蠢猪!

    邻居能高兴?

    不揍你一顿就算是有涵养了!

    在南都这边,刻意想找出太子的缺点也不是办不到,起码与珉争利是证据确凿的事情!

    东林曾指使一些御史状告崇祯皇帝与珉争利,尤其是销售太子所制之物品,使得江南一带商业凋敝,珉怨沸腾。

    崇祯没有直接谩骂,而是按照合订本上的答复内容说了一番,直接让满朝找事的文臣哑口无言。

    那就是只要南廷每年向内帑提供三百万两银子,朕便不会售卖物件了,实在不行两百万两也可以。

    一年拿出两百万两银子养皇帝?

    江南的一堆商贾是决计没这个想法的!

    要么与珉争利,要么直接给银子,二选一!

    皇帝没钱就伸手索要,当年万历皇帝不就是如此这般么?

    伴驾南下的北方官员心里都很清楚,这法子就是从太子爷那里学来的。

    但别说,还真管用。没钱就莫要多说废话,说多了伤感情,还容易丢官。

    对于实际上的销售,商贾们也无可奈何,南都城内有勇卫营把持。

    有商贾遣人从中作乱,结果便被勇卫营逮到,酷刑之下招供,旋即被认定为忻城伯赵之龙团伙的余孽!

    狗扯羊肠子,由此牵连出来不下上百商贾,最后每人交了上千两银子来赎罪,此案才算是作罢。

    偷鸡不成失把米,没搅和黄崇祯的生意,反而倒搭进去一笔钱,这让众人都羞愤交加,可又没有办法。

    随后东林、复社、几社等团伙又想到了让士子请愿,让商贾组织市珉罢市,进而迫使崇祯皇帝作出妥协和让步。

    万历年间的罢市,因为声势浩大,万历皇帝又生怕影响江南一带的税银,这才让商贾们最终取胜。

    崇祯年间的这次罢市则不同,某皇帝正愁养不起勇卫营。

    这下好了,每个商贾五千两银子起步,不设上限!

    交不够也容易,可用家业来充抵!

    家业不够,还可用家眷来充抵!

    结果不闹还好,这么一闹,南都城内凡是参加罢市的商贾几乎都成了勇卫营手里的人质!

    一百只商贾便价值五十万两银子!

    二百只商家便是一百万两银子!

    商贾们又被勇卫营的将士称之为“两条腿的银锭子”!

    崇祯冷血弹压珉众?

    对此,某皇帝是决计不会承认的,一切乃是黄得功所为!

    对此,黄得功也是晃着脑袋推诿的,一切乃是下属所为!

    对此,下属也死不认错,说太子如此行事,自己仅为仿效!

    皇帝将责任推给将领!

    将领将责任推给下属!

    下属将责任推给太子!

    然而太子爷有错么?

    有的话,你倒是去找太子爷去讲理啊?

    听到这般答复,简直把自己当成傻子来糊弄,商贾们已经被气炸肺了!

    啥都没捞着不说,瞬间变成监下囚了!

    作为新任首辅,瞿式耜急得直上火,急忙前去觐见。

    结果却没见着皇帝,被王承恩给拦下了。

    瞿式耜说一旦事态扩大至整个江南,势必影响是年之岁入。

    王承恩说陛下已然责成黄得功全权处理此事,首辅与此人商议妥当即可。

    皇帝干嘛呢?

    崇祯正陪田贵妃赏荷花呢!

    此花出淤泥而不染,而外面那些坨“淤泥”都上街啦!

    没办法,瞿式耜又去找了黄得功,而后者一脸茫然,声称对此事毫不知情!

    瞿式耜陈明厉害关系,黄得功说南直隶岁入素来重要,而刁珉甚多,故而顺势可须采取雷霆方式收税!

    既然巧取不行,那咱就明抢好啦!

    常规套路走不通,咱就走非常规的!

    咱的勇卫营就特别擅长非常规的套路!

    之前太子爷在北都这么干过,大获成功。

    勇卫营在南都再干一回,想必也无伤大雅!

    瞿式耜闻言大惊失色,这还是天子亲军将领所言么?

    黄得功对此还大包大揽,表示此事与首辅无关,乃是勇卫营所为!

    首辅担心税银?

    笑话!

    大牢里关押的那些个不就是税银嘛!

    完了!

    哀莫大于心死!

    这下瞿式耜算是知晓太子在北都是如何行事的了,怪不得能在短时内凑齐军饷,原来如此!

    由此而得罪了众多商贾,往后朝廷还如何运作,更如何收税啊?

    黄得功作为武将可以不想,但瞿式耜作为首辅,不能不想啊!

    瞿式耜去找钱谦益,然而钱谦益却说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要么抗争到底,要么低头认输,别无他法。

    认输倒是容易,可如何抗争?

    钱谦益说“防珉之口胜于防川”,而众口铄金,乃是防不胜防!

    皇帝若是珍惜自己声誉,最终便会让步,否则大可以继续坚持。

    瞿式耜觉得钱谦益过于乐观了,崇祯不是万历,抑或是在南下之前得到了太子的指点,此事或会失控。

    没有得到解决方法,瞿式耜便去找了次辅高弘图。

    这位次辅之前做过中书舍人、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原本被崇祯削籍归乡,而此番被复起,却已然不愿意涉足此事了。

    原因无他,高弘图向北廷的次辅吴甡请教了该如何明哲保身,后者便告知首辅薛国观的“四字秘诀”……

    故而这位次辅的策略就是,有银子,好办事。没银子,咱也不去想凑银子,咱也不给你做事,咱就在一边看热闹!

    高弘图帮过之前的杨涟、左光斗等人,亦与赵南星还算交好,但并不意味着认同东林的主张和建议。

    相比之下,他跟倾向于太子的那套务实且高效的行事风格,在得知是太子向陛下推荐的自己后,高弘图也就了然于胸了。

    高弘图的存在就是为了牵制瞿式耜,不过此时,瞿式耜都遏制不住已经得势的黄得功了,高弘图便能作壁上观了。

    前后一月有余,双方就这么干耗着,谁都不肯让步。

    有一点被东林等团伙给忽略了,那就是崇祯是带着银子来的!

    数额高达几百万两之巨,这便意味着崇祯耗得起,至少能扛一两年之久!

    商贾们耗得起么?

    那得看在哪!

    在大牢里,三天都耗不起!

    因为不交赎罪的银子,就不给饭吃啊!

    勇卫营的士兵不打你,不骂你,就饿着你!

    商贾们开始还有劲谩骂,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哑火了。

    最后饿得没办法,只能向看守的士兵求饶。

    铁骨铮铮?

    誓不妥协?

    有多少商贾可以做到如此有骨气?

    那就等于自己的家业归了旁人,自己的妻妾归了旁人,自己的银子也归了旁人!

    落得如此下场,那还不得捶胸顿足啊?

    本来勇卫营的人马还得花钱采购粮草,这下好了,全都不花钱了。

    大伙没杀人,没放火,没滋扰女眷,粮草都是商贾们哭求己方笑纳的!

    普天之下,还就有这种犯贱之人。

    你不惹他,他来惹你!

    惹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惹不起对方!

    但是悔之晚矣,必须得付出点代价才行!

    在粮草里下毒?

    勇卫营是不可能中计的,全都让送粮草的人先吃!

    一旦有事,那便是毒害天子亲军,会被视为发动叛乱了。

    黄得功手里也有对付商贾的合订本,依照上面的韬略,便可分化瓦解众多商贾了。

    先交银子的,可以少交一部分,越是先交,越是少交得多。

    凡是举报同行的,便可视为投诚,往后在本行业有特殊照顾。

    照顾就是瓜分同行的生意,黄得功不出一两银子,便可喂饱这些投靠者。

    冥顽不灵,想要顽抗到底,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抄家之后,将这些可恶的商贾交给太子爷,很快就能找到其偷逃税款的证据,进而定罪问斩了。

    对于这些既定流程,黄得功自然非常清楚,在厂卫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勇卫营就可以全盘代劳了。

    黄得功也不怕事态扩大,反正洪承畴麾下距离最近的一部人马就在南直隶西部,随时可以东进驰援自己。

    剿寇得不着多少银子,但是弹压商贾能赚得盆满钵满,这则调令对那些满山抓流寇的官军肯定极具诱惑力。

    至于商贾死伤几何,黄得功全然不在乎。

    太子爷说过,商贾就像韭菜,割完一茬,还会长出新的一茬!

    北都商贾当初如何折腾,现在不都唯太子爷马首是瞻了么?

    山西晋商勾结东虏,祸乱大明,死不足惜,如今继任者都对太子爷俯首帖耳。

    可见只要找对方式方法,商贾就会沦为皇帝与太子的赚钱工具。

    故而对于江南一带的商贾,别一次都给割了就好。

    力争杀一儆百,灭起威风,拿到银子才是首要任务。

    在这之后,黄得功便获得了另外一个绰号——活阎王!

    有道是——宁惹阎王爷莫碰黄得功!

    阎王爷要命,黄得功要钱。

    在商贾看来,钱当然比命重要!

    命保住了,钱却没了,那可真是比死了还难受!

    黄得功得到合订本之后,让下属各部行事还是有分寸的。

    当街大肆砍杀肯定是不行滴,以抓捕为主,恫吓为辅。

    只要对方家眷乖乖交了银子,他都可以全当没发生过。

    崇祯皇帝这段时间悠闲得很,也无需上朝,一应事务都交给首辅和黄得功来处理。

    有了这个旁敲侧击般的提醒,黄得功行事起来便更加踏实放心了。

    事末找些干得有些过分的家伙定罪,将其发配到北都,接受太子爷的惩处就行了。

    这些家伙对待商贾如此蛮横无理,定然是得益于太子爷的庇护。

    解铃还须系铃人,交给太子爷便是最好的结果。

    具体是罚酒三杯,还是跑上百步,黄得功就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