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唐破晓 > 第744章 花谢花飞(二十六)

第744章 花谢花飞(二十六)

    南阳王府,换上了魏王府的牌匾。

    太子礼治丧,不仅是内侍省和宗正寺要操持,春官衙门也要参与安排礼制。

    仪仗礼官,宦官宫娥,管事仆役,往来穿梭,加上赶来吊祭致哀的宗亲旧友,魏王府治丧场面盛大至极,武承嗣备极哀荣,引得来宾看客,啧啧赞叹。

    美中不足的是,魏王府因此变得拥挤不堪。

    这才有人注意到,这处府邸的规制,却非一品亲王,连从一品的郡王也够不上,只是个另辟了两处院落的三进大宅罢了,神都的豪商大贾,居所都比这里宽敞。

    若是传闻不假,这处宅邸,应当是武延基与胞弟武延秀关系恶化,愤然自魏王府出走之时,权策馈赠的。

    想到这里,来宾看客们,不自觉降低了声调。

    这段时日,朝中风雷大作。

    天官尚书宗秦客临川王武嗣宗等人打头,秋官侍郎王同皎洛阳府尹韦汛等人为侧翼,加上大批的绯袍郎官司官,蜂拥而上,矛头直指权策。

    有的弹劾权策擅作威福,滥权无度,以外藩归于自家,有的弹劾权策笼络结亲外藩,居心不轨,还有的干脆就搬出了阴谋论,直言没庐氏协尔在宴会上选择武崇敏共舞,是受到胁迫威逼的结果,有失公正。

    风暴之中,上官婉儿的处置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将浩如烟海的弹劾奏本整理出来,以题名记档方式,登记造册,不分巨细,形成题本,每日在武后处置完旁的政务之后,再上呈御览,奏本原件,则不予上呈。

    武后每每只是阅览,并没有只言片语流出。

    如此处置,却是意味深长,各有解读。

    在武三思等人眼中,是上官婉儿为他们保驾护航,将所有弹章都一一传达,武后阅览完政务,正是疲惫匮乏之事,听了这些弹劾的糟心事,定对权策不利。

    在权策身边重臣看来,上官婉儿将奏本变成题本,是有意识地大事化小,毕竟从体量上看,一纸题本比连篇累牍的奏疏冲击力要小得多,而且在武后疲惫之际上呈,定也无心顾及细节,只能观其大略,对权策是有利的。

    朝野议论纷纷,奏疏花样翻新,各方暗流涌动,庞大的政治压力盘旋在神都上空,哪怕置身事外的权贵和臣僚,也不敢掉以轻心,每日里过的战战兢兢,能不言则不言,能不动便不动,家中的贵公子和豪奴,都严厉约束,不得在外张扬,生怕一个不慎,遭了谁家算计。

    如此一来,神都的治安倒是好了许多,顷刻间变得乾坤朗朗。

    另外一边,被弹劾成筛子的权策,毫无动静,不仅是他,他身边森森党羽,只有太平公主第一时间发作,天官侍郎岑羲出面,炮制了个当街行凶,致人死命的罪过,将武崇训弄进了洛阳府大狱。

    武三思等人如临大敌,奔走串联,严防死守,却不料,太平公主随后便偃旗息鼓,连洛阳府尹韦汛,强行将武崇训释放,也没有理会。

    无数双好奇的眼睛,紧张地盯着权策一方,等待着他的下一步动作。

    不懂行的,关注着新安县公府和太平公主府,只看到门庭冷落,鞍马稀疏,便觉得这一局权右相怕是要祸事,支应不住梁王府和东宫,还有上官婉儿的破天荒联手。

    懂行一些的,晓得早早关注少府监令郑重御史大夫葛绘,还有两位地官侍郎,张柬之和姚崇的府邸,事发之时,人流如织,灯火经夜不息,两日之后,便归于沉寂。

    有人一头雾水,觉得这般作派实在诡异,也有人暗暗心惊,不论此役战果如何,权右相麾下人马,能飞速热÷书合,又能紧密团结一致,这般掌控力度,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须知,这是在波谲云诡的朝堂,而非令行禁止的战阵,朝臣更不是冲锋陷阵的大头兵,而是九曲十八弯,各怀机心,朝秦暮楚,趋炎附势,三姓家奴如李峤,无耻忘恩如宋之问之流,并不鲜见。

    权策在风雨飘摇之际,他的党羽无人观望,无人避事,反倒竞相踊跃,几个亲信的中心人物,折冲樽俎也是极为熟稔,偌大声势,说按下就按下,无一人擅动。

    “根基已然稳固,起伏都在弹指间,谁能奈何?”

    有人看得透彻,不免晦涩地感慨几句。

    “右相到”

    唱名的门房,声音都有些发抖,喊到高处,不期然破了音。

    闹哄哄的魏王府,像是有人按了休止符,所有人的动作都停顿了下来。

    “放肆”薛用拎着马鞭厉声呵斥。

    权策下了他的亲王车驾,门前一群人堵在前头,无法前行,摆手止住薛用要抽人的动作,微微一笑,和声打着商量,“诸位,本相来吊祭举哀,还请行个方便如何?”

    众人瞬间活了过来,避道的避道,跪拜的跪拜,惊呼声不绝于耳,权策前行之路上,登时空无一人。

    权策呵呵轻笑,团团拱手致谢,迈步前行。

    君子温润如玉,背影挺拔如松,玉韫珠藏,从容安稳,令人心折,谁能想到,他的头顶,正悬着一柄利剑?

    “拜见大兄”

    “大兄”

    入府没片刻,武延基三兄弟便齐齐赶了出来迎接,武延基跟着妻子永泰郡主李仙蕙的称呼,唤权策大兄,武延安和武延晖则是跟着武崇敏,总之,三人前后开口,称呼却是相同的。

    “有劳诸位,且请节哀”权策淡淡地拱了拱手。

    武延基三兄弟各有滋味在心头。

    权策入得灵堂,手捻三柱清香,插在香炉中,依礼叩首。

    完成一应礼节,又冲着武延基三人点点头,迈步而出,便要离去。

    “大兄”一声女子轻唤传来,却是李仙蕙闻讯,自后院赶了出来,怀中还抱着女儿遥遥。

    权策顿步,绽开个细微的笑容,将遥遥接过,抱了抱,又还了回去。

    “大兄……”李仙蕙有几分惶急,要说些什么,权策抬手制止,单手负后,自顾自离去。

    魏王府的众人都瞩目在他身上,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权策车驾离去未久,宫中便有消息传来。

    权策上了奏疏,请辞外藩事权,以权泷在安东大都护府日久为由,请解任回京。

    同一时间,鸿胪寺卿邓怀玉上奏请辞,鸿胪寺中有五司郎中七位主事一并请辞,这些人,都与权策千丝万缕。

    如此一来,权策等同于一枪未开,便已弃械而降。

    震撼过去,众人的眼光变得异样。

    权策在重压之下,宁愿割舍重权,也不在武崇敏婚事上让步分毫,显然心意已定,不会让武承嗣的所谓遗愿得逞。

    重情重义之名,并不虚传。

    相比之下,在权策送的府邸中举哀的新科魏王武延基一家人,却显得狼心狗肺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