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苏厨 > 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

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

    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案

    于是就在火光下开席,经典的川味九斗碗,腊味香肠,其中血皮菜炒猪肝,鸡汤冒豌豆尖,红嘴芋粉条,这几样独特的家乡农家菜,吃得苏油眼泪都快下来了。

    李老栓见苏油吃得不停嘴,非常开心:“粉条的做法,还是当年少爷传下的,还有红嘴芋跟血皮菜,那是蜀中人家常年累月种在院子周围的度荒菜粮,所以我们也带来了。对了还种上了高笋与百合。”

    高笋就是茭白,这玩意儿在太湖周围种那是高产,百合,就属于两浙路的传统作物了。

    李老栓继续说道:“跟万春他们都商量好了,今年要收油菜,稻秧就下得比他们晚点,收得也比他们晚点,到时候请他们过来帮帮忙,好家伙一人四十亩地,蜀中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

    刘万春对李老栓拱手:“说起这个还得请教李太爷,往年两浙路春播,最担心的就是倒春寒,为何老丈却说不用担心”

    李老栓笑道:“这个得靠地垄和地窗做出秧室来。”

    地窗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挤出成型的最新工艺,生产出来的较大面积的照明透光设备。

    玻璃如今成本有点高,不过硝棉工艺的成熟,让赛露络已经便宜了下来,这玩意儿一样透明。

    将目数很低的赛露络丝网,通过挤出机,就涂抹上了一层赛露络融化挤出料,再通过压光辊、冷却辊筒,由工人们在一边操作截取,就可以得到一片片面积较大的薄薄的透明板材。

    这套设备加工难度最高的就是那个压光辊,必须打磨到镜面级。

    生产出来的板子,当然不能与玻璃相比,最多只能用年,不过胜在产量大易加工,加上木框进行加固,可以用作透光的大窗户。

    苏油让四通搞出这个东西的目的,其实不是最初不是为了农业,而是用来保护家里边的字画的。

    家中如今的字画太多了,而且有些字画必须挂出来,既是面子也是里子。

    真正的晋人密本想都不用想,苏油只负责让程家书坊用双钩法制版,然后往宫里送,不留这份是非。

    但是比如仁宗皇帝赏赐的“克慎精勤”,那必须得是玻璃檀木框装裱了。

    次一等比如欧阳修亲书的醉翁亭记,司马光亲书的布衾铭,王安石亲书的明妃曲二首等,那也得是赛露络压面,加枣木,樱桃木做框。

    再次一等,比如大苏,黄庭坚,蔡京,还有赵顼奶妈的儿子,如今的含光县尉米芾,他们的书法和诗文苏油收集了很多,这些就只配用赛露络加松木,榆木的框子了。

    这东西现在已经渐渐流行起来,士大夫家中大堂,如今要是没有一副名家所作的赛露络紫檀框架的高雅楹联,都不好意思请文友来家坐坐。

    皇室的手笔当然更大,赵顼大手一挥,中牟汤泉庄子那一百亩菜地花圃,直接用这玩意儿搞成温室大棚

    蜀中人比较实在,皇家那用法太奢侈了,俺们弄点小号的,能保住春秧就行。

    好歹比丝绢喷玻璃水便宜耐用多了好不好

    精耕细作是蜀中习惯,都是人多地少给逼出来的,只要有一分法子,花十分力气都要给用上

    当然要是外地人弄这个种粮,怕是得亏本,得是种花,培养观赏鱼,那才有赚头。

    蜀中人这就是背靠油娃好乘凉了。

    首先是科研基地用上了这个,然后浙江长绒棉收成下来之后,就能有更多的赛露络支持更多地方。

    移民工作是当前的重点,因此苏油以扶持地方产业为由,给永安圩也分配了不少。

    因为育秧的时间是错开的,所以苏油给的地窗板子,够二十个圩田村落使用,四百顷。

    一盘炒油菜端了上来,这东西不但是油料作物,嫩尖在这个时点可是一道好菜蔬。

    李老栓将菜放到中间:“尝尝,我觉得挺不错的。”

    苏油夹了一筷子:“再过几个月,就有素油炒菜了,万春来尝尝。告诉你你们村不种这个,亏大了都。”

    刘万春嘿嘿赧笑:“我们不急,先看看李太爷的能耐,再跟上不晚,我们还是种豆子,蚕豆眼看要熟了,明日里给少保送点嫩蚕豆过来。”

    “好一定要送来,教你一个乖啊,蚕豆养草鱼,养出来的鱼肉是脆的,叫脆鲩好吃着呢”

    刘万春拱手:“少保可饶了我吧,人畜都不够吃,还拿去喂鱼。”

    苏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还是给穷怕了”

    节气里说这个又显得有些不吉利,李老栓赶紧打岔:“少爷,你看这家家户户,春联还没贴呢”

    苏油一指闷头吃得吭哧吭哧的蔡京:“他这娃那手字,比子瞻还厉害”

    说完端起酒来:“来,伯爷我敬你,也不知道,汴京城里小妹他们,这年是怎么过的”

    李老栓和苏油走了一个:“你也别操心这么多,有八公在,那还不料理得明明白白。”

    苏油唏嘘:“能不担心吗,我家小漏勺,也快要生了,就不知道是儿是女”

    “漏漏勺”李老栓端着酒杯都傻了:“还能不能起得再好听点”

    汴京新年里,朝局气象看似和缓,其实很紧张。

    因为吕惠卿在年前又有了动作,朝中出了一起大案。

    沂州百姓朱唐,状告前馀姚县主簿李逢有逆谋,提点刑狱王庭筠等言,经查,尚无结构之迹,但李逢毁谤朝政,有指斥之语及妄说休咎等事实。

    赵顼有些怀疑,别遣周辅往治。

    结果揪出来一个宗室,太祖的后裔,秦王赵德芳曾孙,南阳侯赵从贽第三子,右羽林军大将军、秀州团练使赵世居。

    然后这娃又牵连出一个来自蜀中的妖人,叫李世宁。

    赵世居颇好文学,结交士大夫,有名称。

    李世宁则是个道士,善于导气养生,自称已经三百岁,用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言人休咎,以此出入贵家。

    赵世居邀请李士宁去他家,披命算八字。

    士宁以为天下是太祖肇造,宗室子孙当享其祚。

    仁宗当年有赐英宗母亲仙游县君的挽歌,里边有传后之意。

    于是李士宁便窃取其中间四句,易其首尾,偷偷告诉赵世居当受天命,将诗歌赠给他。

    同时还送了赵世居一口宝刀,且曰:“非公不可当此。”

    宝刀纹理斑斓,上有四个字“惟上可留”,传闻出自蜀中大匠石富之手。

    于是赵世居的党羽们纷纷捧场,曰:“李士宁,神仙也。”解释其诗,又将这口刀以为至宝之祥,天命所归。

    赵世居这傻缺果然大喜,“赂遗甚厚。”

    赵顼听闻之后当然大怒,命御史中丞邓绾、知谏院范百禄、御史里行徐禧杂治之。

    所以李士宁也被逮捕入狱。

    吕惠卿指示邓绾,大兴此狱,尽量牵连。

    目的很简单,李士宁是王安石的好朋友,而且又是蜀中人,宝刀传闻还是石富所铸,此等机会岂容错过。

    不过千算万算,却忽略了赵顼的态度,这娃下朝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苏油写信,问石公是不是铸造过一口宝刀,上边有天意赋予的文字

    苏油在密奏中回信,说那种民间传得神神鬼鬼的宝刀,陛下理工所谓宝刀,那就是坚硬度,柔韧性,保持度,最多还加个抗锈性能,就这几个参数而已。

    所以你听个稀奇就罢了,不要太认真。估计你说这刀啊,是石公用一种特殊锻造工艺打造出来的,和羽毛纹类似,称为“天梯纹”。

    其纹路的特点,就是刀纹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层层方格和纵横纹路构成,因此很容易从刀纹上解读出类似主,上,可,任,王,圖,宫,髙之类横竖加框的字来。

    宫中也收藏有好几口石公的天梯纹刀剑,陛下要是不信,取来和李士宁献给赵世居的宝刀一比对,应该就清楚了。

    这些东西,包括李士宁的种种障眼手法,全部就是些牵强附会,以及戏法和化学的小伎俩。

    这些小人自抬身价的东西,如今都骗不了蜀中少年。陛下让天师来给你解释,再找石公一问,自然便可知晓真相。

    赵顼收到信后隐隐产生了一种期待感,赶紧命李宪将宫中内藏的几口刀剑取来对比。

    果然,宫里的几口天梯纹刀剑,解读出来的“文字”,比李士宁那口还多。

    其中一口剑上边,赫然解读出了四个字“中土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