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当官那些年 > 第一百七十章 无所不用其极

第一百七十章 无所不用其极

    所谓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第二天醒来,陈惇就又是精神百倍的样子了。

    正月一过,他就回到了绍兴,修葺了一下陈温的坟墓,把他和吴氏迁葬在了一起,然后又到曹正的坟墓看了看,带了点祭享。最后去府衙准备考试资料,就是所谓的联保,县试的时候是与另外四名童生相互做保,到了府试时,保人又增加一位。

    陈惇又把三十亩的祖田雇人重新浇灌了一下,租给了佃户,他本来想着就卖掉算了,可是又想到陈温的坟墓就在祖田旁边,想来想去还是留了这几十亩田,然后这些佃户也能扫扫墓什么的。

    在绍兴他就住在了徐渭家里,如今徐渭因为放浪形骸,屡教不改已经被潘典吏给逐了出去,连潘氏的嫁妆也都收走了,徐渭就是穷困潦倒沦落人一个,陈惇找到他的时候这家伙又喝得醉醺醺地,敲着狗盆讴歌着,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东西,只有旁边一条大黑狗嗷嗷叫着,似乎在给他伴奏。

    陈惇想着他喝醉了,估计也不认人,没想到这家伙还是把他认出来了,只不过第一句话是:“你这厮好生可恶,我的文集为什么不给我发表”

    陈惇只好道:“你原先的一本游记写的还好,原因是人能看懂;而你新送来的文集,没有几个人看得懂,谁知道你写了些什么鸟玩意”

    文章被骂作“鸟玩意”,徐渭也不恼:“鸟玩意,你说的不错,什么鸟玩意”

    徐渭和归有光其实一样一样的,不能考上,就是自己本身的问题,徐渭是“才高识僻,流为魔趣”,归有光是“古色黯淡”,写的文章什么的,都和主流文风不一样,可这样的文章,又有几个人能识得呢

    “你要是不改你的文风,”陈惇就道:“今年乡试,一定还取不中。”

    “我不打算参加科举了,”徐渭哈哈大笑道:“做个散人也不错反正我徐文长的名声,已经因为白蛇传传遍天下了”

    “你的名声早就天下皆知,白蛇传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陈惇道:“你说你不考了也行,以后的生活,是什么个打算呢”

    徐渭就道:“机关参透,万虑皆忘。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

    陈惇就道:“了无意趣了你要真肯这么清闲度日,还是那个狂生吗”

    徐渭哈哈大笑道:“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陈惇就道:“你当真有万字平戎策”

    徐渭愈发醉了:“你们都以为我徐文长是个文人,错,大错特错我徐渭只不过于读书上,生有异禀,而我心中所慕,其实是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即不能壮志饥餐胡虏肉,也会当洗尽髭胡膏血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书生偏能偏能报国杀敌”

    陈惇不由得叹息道:“看来你和那胡宗宪,还真是风云际会”

    他将报纸放在了徐渭手边,这份新出的苏州报上,刊登了胡宗宪的招贤榜,延揽筹策,招贤纳士,希望有识之士共助抗倭大业。当时陈惇和他说起过幕僚之事,只一个郑若曾还不够,须要有人帮他画策筹谋,而历史就是这么不可抗拒,胡宗宪和徐渭一定要遇到对方。

    二月县考,四月府试、六月院试,如果能中式,腊月还有岁考、来年五月还有科试。然而陈惇却不用考科试,原因很简单,他这次一口气中了府试和院试,而且是第一名。第一名就免去了岁考、科试,直接参加八月秋闱

    等他来到杭州参加秋闱的时候,才惊奇地发现主考官他是认识的,而且非常熟悉,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师唐顺之

    “先生,您是乡试的主考啊,”陈惇死皮赖脸道:“您居然一个字都没跟我提过”

    “跟你提干什么”唐顺之道:“难道我还能给你透题”

    “您当真不给我走后门”陈惇道:“自古老师和学生,不都有这么点默契,心照不宣的吗”

    “心照不宣,”唐顺之就呵呵道:“那你猜我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

    “那太好猜了,”陈惇一秒钟的犹豫都没有:“那肯定是我打死你个兔崽子”

    “虽不中,亦不远矣,”唐顺之一把揪住他的耳朵:“你小子真希望我给你开后门”

    “不不不,学生那是开玩笑的,”陈惇急忙道:“学生是要凭真本事考中的人疼疼疼,您下手轻一点这个,您不是在舟山抗倭吗,而且您是通政使,按制不应该主考啊”

    唐顺之手上一顿,才道:“今年主考官本来是浙江提学副使薛方山,但因陕西盗匪猖獗,将其调任陕西鄜州整饬延绥兵备去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商议的,就把我派来主考了。”

    要说唐顺之的资历和学问,主考那肯定是绰绰有余了,天下谁不知道荆川先生的大名,何况他在文坛的地位更是高高在上,只不过按官制来说,他是怎么也不可能来当主考的

    任两人绞尽脑汁,却都无法猜到其实这项不合规矩的任命不是别人,而是嘉靖帝下达的,这就是他给陈惇准备的恩典,让唐顺之这个老师来为他主考,确保他轻轻松松顺顺利利过了乡试。

    然而唐顺之看到自己的学生,即使十分钟爱,却也不会给他任何的便捷。而陈惇反倒是放下心来:“先生,你不知道,原本我还在猜测乡试的主考官是谁,大家都在猜,打听主考的喜恶,现在知道是您,那我可就放心了,因为您博纳百家,不管是险僻还是中正,暮气还是激进,只要文章写得好,您是都可以录取的”

    乡试的考试就在八月,初六日唐顺之和其他考官入场,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考试共分三场,每场三天,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一、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等到初八日的时候,天不亮,数百名考生便汇集考场门口,乡试的考试地点在贡院,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

    贡院门口负责搜检的是兵卒,但还有个点名的官员,叫做“识认官”,专门辨认考生的。

    这个人拿着考试报名表喊人,被喊到的人就过去验明正身,识认官就根据报名表即“印结”上所记载的考生的年纪、籍贯、相貌等,仔细辨认,以防替考。

    而这个识认官似乎年纪有点大了,看人还很仔细,所以耽误的功夫不少,急得后面的人连声催促。

    “王绍,王绍”识认官喊道。

    陈惇后面冲出来一人,擦着汗走上去,交上准考证,任他端详。

    识认官将他和手上的资料对照了一下,“面白,还真挺白的,没擦粉吧耳朵贴脑,我看看,嗯,正面还真看不到耳朵。微须等等”

    他盯着考生看了一会儿,忽然骂道:“大胆刁民,竟敢替考”

    这个名叫王绍的考生一脸蒙圈:“我没有替考啊”

    “还说没有替考”识认官怒道:“名册上说你是微须,而你却有胡须”

    王绍摸着自己下巴上的一点点胡茬,莫名其妙道:“我就是微须啊”

    “哼,微须是没有胡须”这识认官摇头晃脑道:“范仲淹说,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就是没有的意思”

    不光是陈惇,后面看戏的一众考生全都喷了,王绍也又气又笑,道:“大人明鉴,微,还有微少的意思。”

    “胡说八道,”这识认官怒道:“那微斯人,就是一点点人了”

    这下王绍确定自己遇到了个呆子,气得他光有嘴巴却辩解不得,眼看这识认官就要命令兵卒将人拿下,陈惇才解围道:“且慢”

    他站出来,“按大人所说,微,是没有的意思,那大人如何解释孔夫子微服过宋”

    这识认官张口就道:“微服,就是没有穿衣”

    他忽然意识到不对,余下的考生全都笑得不可开交,陈惇这才道:“没有穿衣服,所以孔夫子是光着腚来到了宋国吗”

    “肃静,肃静”帘内的考官听到喧笑之声走了出来,看见时辰不多,居然还有这么多考生还未入场,顿时怒道:“怎么回事,还不快点搜”

    有了考官的催促,搜检工作顿时加快起来,很快所有通过的考生就进入了考场,当然大家还不会立马就答卷,而是恭听主考官的训话。

    不一会儿唐顺之就大步走了出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八名同考官,大家纷纷站定之后,唐顺之才扫过考生,道:“你们虽然通过了搜检,但不代表你们之中,没有心怀鬼胎意图作弊的人,这样的人还有各种手段,花招百出,想来通过作弊就可以中式,考中乡试便能做官,可以坐轿子、当老爷,坐在堂上扔签子打人屁股了这样大的好处,怎能不让人心动当然就忍不住想点歪门邪路,行个贿做个弊什么的。”

    他顿了顿,道:“有的考生用老鼠须写小字,十四片薄黄绢上能抄40万字,有的考生把一本四书都穿身上,胸口是论语,后背是孟子,两个袖子里有大学,真是一身的浩然正气啊。如今这些手段似乎都过时了,考生们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江西乡试,不就出现了白鸽展翅翱翔的祥瑞吗后来才发现这些鸽子不是祥瑞,而是来给主人送小抄的,为了考中,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众考生凝神静听着,却听唐顺之又转过头来对同考官和誊录官道:“从考生交卷,到卷子落到阅卷官手里,这个中间过程也能作弊。本官就听说过活切头和蜂采蜜的作弊手法,受贿的誊录官抄录时把李四的好文章,跟张三的坏文章对调,这叫活切头;把考场上其他卷子里的好段落拼凑出一篇,充当张三的卷子,这叫蜂采蜜。”

    这誊录官里忽然有一人脸色微微发白,唐顺之道:“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官既然察知其情,岂能没有办法治你就让本官告诉你,在此次乡试考试中,本官特设对读官,负责核对朱卷和墨卷是否匹配而且本官要告诉你们,乡试人数三千四百六十七,不会多一份墨卷,如果你抄坏了,也只能到本官这里拿走空白卷,每一份都登记在册我看谁敢预先偷出几分空白卷,临时伪造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