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轨回京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河东郡北屈县县令杨慎在县衙自己的公事房里被刺杀的消息,刺客在杨县令的额头、胸口和阴部各放了一朵红花。
堂堂的县令居然人被刺杀了,这绝对是一件大事,这是对朝廷权威的挑衅,跟反叛没什么两样。
四柳门奉命调查,虽精锐尽出但进展缓慢,眼看期限将至无奈就抓了当地的一个混混头子来顶罪,说好的是入室盗窃,失手杀人,这样一来虽不免要杀人,但可以保全家人,以一人的死换取整个家族的崛兴,这买卖有人肯干。
但到了定案的时候皇甫存却又反悔了,他想借此株连几个人。
事情捅到了李轨那,李轨对皇甫存说“为人做事总要讲些信义,人无信不立。这世上总有些案子你是不可能破的,但别人又逼着你破,你没办法就只能找个人来顶缸,这其实也没什么,既然是一场游戏,那就该遵守你自己说好的规则,否则谁跟你玩”
皇甫存喏喏,心里却不理解李轨为什么要这么说。
他当然不知道杨慎的被刺其实是李轨给那个神秘牛叉的刺客组织出的第一道考题。
北屈县地理闭塞,地方势力很大,杨慎是当地土豪恶霸出身,盘踞地方有已经有二十年了,黄巾还没起义的时候他就是当地的一霸,他的徒子徒孙遍布县衙,上下其手把持政务,流官们稍有不合作的,轻则丢官罢职,滚蛋;重则身败名裂,性命不保。
黄巾为什么起义,一是张家兄弟看到汉室气数已尽想干一票大的,其次就是地方治理全面崩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看不到希望,人心思乱。
但这个人很会钻营伪装,此后二十年非但纹丝不动,反而势力越来越大,李轨取河东时他率部驱逐了县令,向李轨投诚,居然混了个县令当当,自此黑白混流,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李轨几次想动他,却发现并不容易,派去北屈县暗访的人一进县界就被他的徒子徒孙偷了信物,然后又当做疑凶给抓了起来,严刑拷打,几乎把命丢在那。
没有证据,又是反正的功臣,李轨对这个人很头痛。
这次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一是要试试他们的斤两,二呢也是帮自己拔掉一颗嵌在肉里却又不方便拔除的刺。
他们做的很好,干净利索,还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李轨决定重用他们,借他们的手帮自己拔掉更多的肉中刺。
所以要讲信用,这种案子总是不好破的,但又不得不破,所以找人顶缸在所难免,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要讲信义,否则以后谁还替你顶呢。
这个事不能跟皇甫存明说,以他的悟性多经历两次也就明白了。
在人的额头、胸口、阴部各放一朵红花,这个创意很有意思,他们自称是山野村夫没有名号,没有名号叫起来总是不大方便,那么就给他们起个名号吧。
叫红花会
不,他们当不起这个名字。
叫三朵花会。
貌似有些拗口。
嗯,那么就叫他们三花门吧。
李轨觉得自己这个名字很有创意,就在给四柳门和地方郡县的公文中用了这个名字,从此大汉的天空下就多了一个令人闻之生畏的恐怖杀手组织三花门。
闷热的夏天刚刚过去,李轨就接到了吕布跟刘备开战的消息。
这一回是吕布先动手的,豫州这一年粮食大丰收,吕布又得到了李轨赠送的军械,觉得腰杆硬了,于是开始打陶谦的主意。
陶谦自忖弄不过吕布,就向刘备求救,刘备围魏救赵,借口防御袁军,出兵东郡沿河四县,两家正式开打。
这次争斗表面看是吕布欺负陶谦,刘备主持公道,实际上是两家为了争夺徐州而战。
陶谦年纪大了,日渐昏聩,两个儿子也都不大成器,徐州眼看后继无人,刘备和吕布都馋的直流口水。
这次刘备出兵表面上是出于义气拔刀相助,实际上是担心吕布一家独吞徐州。
二人这边刚刚开打,冀州的袁绍就派田丰到了长安,向李轨请求出兵调停。
李轨心中暗喜,脸上却做出不大情愿的样子,他问田丰“冀州今年风调雨顺否。”
田丰道“赖丞相洪福,还过得去。”
李轨道“去年冀州多个郡县遭受水灾,赖主上洪福今年虽然丰收,底子仍然不厚,此时出兵河南,只怕不方便吧。”
田丰道“河南河北都是大汉的疆土,住的都是大汉的百姓,冀州怎忍有人为了一己之私妄动干戈荼毒生灵呢。万请丞相允准冀州出兵,为朝廷排忧,为丞相解难。”
李轨这才勉强答应下来,遣使去邺城,以皇帝的口吻要冀州牧袁绍出面调停吕布和刘备两家的争斗。
袁绍得到授权,大喜,对谋士沮授说“李轨虽天性狡诈,也有失策的时候,他指望着我们三家混战,三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却绝想不到我和吕奉先有约在先,联手灭了刘备平分徐州。”
刘备自得青州后,整军经武,势力日渐壮大。这引起了吕布的不安,袁绍看到机会遣使与吕布缔结盟约,相约联手干掉刘备,袁绍收回青州,吕布取徐州,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这主意是谋士许攸给袁绍献的,荀彧的哥哥荀谌也推波助澜,沮授却是坚决反对。
第一,袁绍自失去黄河以南地盘后户口大减,实力大损,去年冀州又遭遇水灾和蝗灾,百姓逃亡,粮食减产。
第二,袁绍的北面有公孙瓒,西面是李轨,这两个野心家无时无刻不想着撕碎冀州,分吞这块肥肉,只是实力不济,未敢轻举妄动。
这个时候出兵渡河去抢什么青州、徐州,不是舍本逐末吗,一旦大军渡河,公孙瓒联合李轨趁虚而入怎么办
第三,吕布、刘备为徐州而争斗,李轨是乐见其成的,但若真的到了哪一家要独吞徐州的地步,李轨是一定会出兵干涉的。
他要的是两败俱伤,而不是刘备、吕布因此坐大威胁到自己。
所以正确的选择是坐山观虎斗,看刘备、吕布、李轨三条恶狼勾心斗角,互相撕扯,等他们三人争的精疲力竭时,自己再出兵北上干挺公孙瓒,为冀州取得一个稳固的后方,如此才有精力南下争雄。
但袁绍听不进他的劝告,一意孤行,居然还拿着李轨的亲笔信来奚落他。
沮授羞的面红耳赤,当场就要辞官而去,被一干好友劝阻,回府后他茶饭不思,闷闷不乐,一个人躲在书房里长吁短。
夫人来探望他,问其何故
沮授握着夫人的手,忧心忡忡地说“许攸奸险,荀谌已经被李轨收买了,主公看不穿二人的伪诈,偏听偏信,我料早晚必败,到那时候只苦了你们。”
夫人听了却抿嘴笑道“阿三真是忒愚昧,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吗”
沮授道“怎可如此,我世受袁氏恩德,怎忍背叛”
夫人道“你也劝不住他,似此折腾下去早晚必败,届时身死族灭,你纵然给他陪葬又有何益徒为天下人笑罢了,倒不如将邺城献给有德之人,借此保全袁氏一门的富贵荣华,也见你的忠义。”
沮授诧异万分,道“夫人,这是你的想法,你真是太有见识了,我真是小觑了你。”
夫人笑道“你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清。”
沮授道“是是是,阿姐教训的是,我真是糊涂的很。”
夫人道“如此,就放下心事随我用餐去也。”
解开了心结之后,沮授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改日他趁送别李轨使者的机会,暗将一封书信交给使者带去长安。
李轨看过沮授的书信后大喜过望,道“邺城有救了。”
凌嵘和周府也看了,却没有李轨那么乐观,凌嵘劝道“我闻沮授足智多谋,对袁氏又忠心不二,虽不得袁本初信任,却也不至于此吧。”
李轨笑道“他是个忠义君子,若非万不得已岂会写这样的书信许攸是个奸臣,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已经在出卖袁本初了。”
周府道“许攸此人究竟是在为谁效力”
李固道“你疑心是我收买了他,不,不,我不会用这种无信的小人,是公孙伯圭收买了他,他急着把邺城卖给幽州,狠狠地赚他一笔呢。”
周府还想问荀谌在为谁服务,却见立在一旁的凌嵘朝他挤了一下眼。
周府便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荀谌是国师荀彧的兄长,不必说这肯定是荀彧出面说服了兄长在暗中帮助李轨,否则以他的智慧又怎会撺掇袁绍出兵南下火中取栗呢。
想想袁绍也真是够可怜的,身边那么多的谋士,人人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居然就没有一个人来劝他一句,拉他一把。
哦,貌似还有一个沮授,但沮授的良言相劝非但没有赢得片言赞许,反而遭到袁绍无情的奚落。
唉,真是人走背运小鬼推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