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大军阀 > 第六十二章 开荒与囤积高粱

第六十二章 开荒与囤积高粱

    次日刘衍和小旗官苗绍策马回到大盘堡,此时陈勋已经回到了军屯那边,正在带着数百军户青壮开荒。

    赵民为此调拨了一千三百两银子,专门用于购买耕牛和农具,以及兴修水利设施之用。

    这几个月肥皂工坊和晒盐场的收入稳定增长,每月刨去各项开支之后,大盘堡都能结余两千多两银子,现在刘衍的手中已经积攒了上万两银子的储蓄,另外大盘堡的库房里还有七千石粮食的库存。

    可以说,现在的刘衍在整个王家庄都算是首富,就算是在夏河寨前千户所也能排的上号了。

    转眼到了十一月底,灵山卫各处寒风肆虐,南河在寒风中已经上冻,冰面上甚至都能步行通过,不时能看到有王家庄各处烟墩的军户百姓,步行走过南河前往各处。

    此时的天气又干又冷,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子一般,刮的人生疼。

    这天一上午,刘衍正在总旗官厅内查看王家庄各处的舆图,研究着哪里适合贼寇盘踞,根据夜不收这段时间搜集来的消息,哪里有贼寇出没。

    就在昨天下午,刘衍已经收到王炆镇派人送来的命令,让刘衍调集人手和兵备,随时做好出病故剿匪的准备。

    出兵剿匪是刘衍提出来的建议,为的就是以战练兵,剿匪取财,所以对于王炆镇的命令自然是举双手支持。

    昨天傍晚的时候,刘衍已经给几个小旗官下令,命众人进行战前动员,准备出兵剿匪。至于到时候调集哪一旗人马出战,刘衍并没有明说,先让所有墩军将士都做好准备,以防有人懈怠。

    “甲长!”

    就在刘衍研究舆图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过来,抬头看去,只见小旗官苗绍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来,说道:“甲长王家庄万福油坊的王掌柜来了,现在总旗官厅外面等候,一起来的还有十辆大车,都在外面的街巷上等候。”

    “十辆大车?车上可是高粱!”

    苗绍点头说道:“甲长妙算,正是高粱,属下看了看,不下两千斤的上好高粱!”

    刘衍笑着说道:“王掌柜的动作还真快啊,走,咱们去看看。”

    二人随即朝着大门外走去,总旗官厅占地并不大,很快就来到大门外,王靖当即笑着抱拳上前:“呵呵,刘总旗,又见面了。”

    刘衍抱拳行礼,然后看了看王靖身后的十辆大车,笑着说道:“王掌柜真是利落,这么快就收购到这么多的高粱,真是不简单啊!”

    王靖摆了摆手,说道:“刘总旗交代的事情,我肯定要竭尽全力去办的,绝不会有半点疏忽。”

    “请,咱们进去说吧。”

    刘衍将王靖请到了总旗官厅内,苗绍则是出去招呼那十辆大车,前往大盘堡内的库房,那边赵民正在忙着登记近期新开垦出来的荒地数量,正好让赵民将这些高粱录入库房内。

    总旗官厅内,刘衍亲自冲茶,王靖连呼不敢,二人在屋内对坐。

    “我这官厅小而简陋,王掌柜见笑了。”

    王靖摇头说道:“话不能这么说啊。现如今大盘堡在整个夏河寨前千户所都是数得上的大屯堡,这样的规模,这么多的人口,可都是刘总旗的功劳,没有刘总旗,便没有现在的大盘堡。这么说起来,大盘堡便是刘总旗的家,又怎能说小而简陋呢?”

    “哈哈。”

    刘衍笑了起来,说道:“王掌柜真是太会说了。”

    “只是……”

    王靖话锋一转,说道:“有个事我想问一下,不知道刘总旗方不方便告知?”

    刘衍说道:“王掌柜请讲,只要不是机密之事,我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王靖抱拳谢过,然后说道:“是这样的,此番刘总旗要的两千斤高粱已经凑齐,今天便一次运了过来。只是我有些不明白,刘总旗要这么多的高粱做什么?”

    此时的高粱虽然也多用于酿酒,但是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的白酒都是用豆类、大米、糯米,甚至是各种杂粮、果蔬发酵酿成的。所以酿酒所需的高粱数额并不大,王靖自然也没往这方面去想。

    高粱需求最大的还是军队,高粱是一种非常好的饲料作物,可以用来喂养战马,所以明军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高粱,这才是最大头。当然了,明军采购给出的价格也是非常低的,甚至还经常拖欠,最后直接赖账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此时的朝廷已经非常穷了,军费更是拮据。

    刘衍看着王靖的表情,便笑着说道:“王掌柜是不是想问,咱们灵山卫是否有大的行动,所以我才要囤积高粱,想要借机大赚一笔?”

    “呵呵,”

    王靖笑了笑,说道:“我知道这是军国大事,刘总旗肯定不方便说的。只不过如果真的有这方面的风吹草动的话,还请刘总旗方便的时候知会一声,让小号也跟着赚些零用。”

    刘衍大笑起来,说道:“王掌柜想的周全,可是这一次却想的有些多了,咱们灵山卫并没有什么大的行动,我囤积这么多的高粱也不是为了做马料。”

    “那……”

    王靖想要继续问下去,却又意识到有些不妥,于是便嘿嘿一笑,不再说话了。

    刘衍看着王靖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既然王掌柜问到了,我也就没必要有所隐瞒,毕竟将来我还需要王掌柜协助,大批量囤积高粱呢。”

    王靖明白这是刘衍将他当成自己人了,于是抱拳说道:“刘总旗放心,今日所言只是我心中疑惑而已,从刘总旗嘴中出来,进我耳朵为止,绝不会有别人知晓的。”

    刘衍说道:“我之所以大批量囤积高粱,是准备酿酒的。”

    “酿酒?”

    王靖显然不太相信,毕竟高粱酒在此时还不是很流行,由于蒸馏技术的限制,这个时代的高粱酒口感和口味都很差,远远赶不上黄酒和米酒,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是流行和黄酒与米酒,只有乡野农夫才会去喝高粱酒、杂粮酒等等。

    所以当王靖听闻刘衍准备酿造高粱酒的时候,自然是不相信的,这不是明摆着准备亏钱吗?

    “呵呵,刘总旗说笑了,这高粱酒能赚到钱吗?”

    刘衍说道:“别人酿造高粱酒自然是要亏本的,可是我却不一样,我手中有秘笈!”

    王靖误以为这是刘衍在打马虎眼,于是便笑了笑不再追问,刘衍却继续说道:“王掌柜不要多想,我的确是准备酿酒的,而且两千斤高粱还不够,希望王掌柜回去之后,要继续大量收购高粱,只要高粱质量够好,我大盘堡这边有多少收多少!”

    这下王靖算是彻底相信了,担心的说道:“刘总旗可要想好了,千万不要莽撞,毕竟刘总旗积攒些银子也不容易。”

    “王掌柜的好意我心领了。”

    刘衍笑着说道:“不过王掌柜放心,这高粱酒的生意绝不会亏的,这将会是我大盘堡的又一条生财之道,而王掌柜也会跟着大赚特赚的。”

    王靖笑着抱拳说道:“呵呵,好,那我就跟着刘总旗发财了。”

    就在这时,小旗官苗绍拿着一份交割单走了进来,抱拳说道:“启禀甲长,王掌柜运来的高粱已经全部清点完毕,数量为两千斤,质量良好,按照市价每斤十二文的价格成交,折合白银共计二十四两,这是交割单。”

    刘衍接过交割单看了看,然后便递给了王靖,说道:“王掌柜看看可有出入?”

    王靖笑着直接将交割单收了起来,并没有看,说道:“不用看,刘总旗办事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随后王靖便接过小旗官苗绍递过来的二十四两银子,笑呵呵的收进了钱袋之中。

    “好了,现在财货两清,那我便回去了,继续为刘总旗收购高粱,压榨豆油。”

    刘衍笑着将王靖送了出来,然后嘱咐小旗官苗绍一路护送王靖出堡。

    走到总旗官厅大门口的时候,刘衍装作无意的说道:“下次王掌柜再来送货的话,可以让王姑娘一同过来,看一看大盘堡的风貌,也可以散散心。上次王姑娘送给我的油脂,我还没来得及谢过呢。”

    王靖笑着答应下来,心中暗道:“看来我这傻姑娘的终身大事有门啊,看来回去之后可要琢磨一下了。”

    送走了王靖,刘衍去库房查看了一下正在入库的高粱,然后找到赵民询问了一下现在大盘堡的家底。

    赵民则是找到刘衍抱怨了一番,原本赵民的想法是过来教书育人的,可是刘衍却把赵民当做了文案书吏,几乎是压榨一般使用,让赵民每天每夜都忙到发狂,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刘衍看着已经消瘦不少的赵民,笑着说道:“赵主事的辛苦我是看在眼里的,不过现在咱们大盘堡的情况就是这样,别说做学问了,就连识字的人都很少。要不是这段时间赵主事教各小旗官以及一些墩军识字,现在堡内恐怕就只有赵主事一个学问人了。”

    赵民也是知道这些情况的,不过还是说道:“现在堡内的人口和事务都太多了,就只有我一个人带着几个学徒,实在是忙不过来。倒不是我怕累,而是担心误了堡内的事务。”

    刘衍点头说道:“赵主事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这样,这段时间我派人去王家庄一趟,招募一些识字的伙计过来,多少可以帮赵主事一些。”

    说到这里,刘衍忽然想到了什么,这赵民之前在王家庄之所以不合群,就是因为理念不同。

    赵民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读书人,与那些一心做官、读死书的书呆子不同,赵民想要干实事,想要将自己的所学和精神传递下去。

    之前刘衍跟赵民喝过几次酒,赵民便谈及于此,显得非常的激动。

    于是刘衍继续说道:“至于其他的,我准备等到咱们大盘堡发展起来之后,再为赵主事建立一处私塾,由赵主事负责教授,专门为咱们大盘堡教授读书人,教出来可以实干的读书人,如何?”

    赵民闻言顿时激动起来,站的笔直的行礼而揖,说道:“甲长的大气魄,赵某实在佩服,自当从命!从今以后,赵某便是甲长的马前卒,愿为甲长肝脑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