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帝 > 第一百四十四章:川地布局

第一百四十四章:川地布局

    在大明文官群体的心里,只要掌控住兵部,抓住涉及军队的一应人事、财政权,那脱离臣权范畴的军队,就基本不存在。

    所以在一开始时,方从哲、叶向高他们,虽说看出当今天子,想要提拔一批倚重的武将,来整顿拱卫京畿的三大营。

    可监管三大营的文官,发放三大营的粮饷,都在他们的影响范畴下,那么就算是天子倚重的武将,也要听令行事。

    怎奈朱由校心里早就想好对策。

    依靠着天子内帑,去供养数百万规模的军队,是不切合实际的,但供养一支三十万的精锐京营,朱由校觉得没任何压力。

    银子,终究是明末的主旋律。

    粮饷调拨不必担心,那剩下就没任何限制了。

    “秦卿,朕将你单独留下,是有件事情想和你商榷。”

    朱由校有些微醺,风吹过,叫朱由校觉得很舒适,微笑着说道:“这个抉择权,朕交由秦卿来断。”

    “陛下,您有任何旨意,只管下达。”秦邦屏闻言,忙作揖行礼道:“哪怕是叫臣上刀山下火海,那也在所不辞!”

    “还没有到那种程度。”

    朱由校笑着走上前,拉起秦邦屏,说道:“刚才朕讲的,秦卿也都清楚,朕打算用一年时间,叫三大营彻变。

    满编三十万,初步具备征战的能力。

    达到这两个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很难啊。

    毕竟朕想要的很多,包括撤离京城,围绕京畿一带重构驻地,这些事情做出来,必然会在朝堂引起轰动。”

    “不管多难,末将等绝不会叫陛下失望。”

    秦邦屏眼神坚定道:“此前奉旨援辽,和建虏在辽左战场拼杀,臣等明白一个道理,大明军队到了改变的时候。

    如果说没有陛下先前筹谋,臣等想打败进犯的建虏,为大明取得辽东大捷,那是绝无可能的。”

    真正上过战场的人,那心底才明白战场的惨烈,所以最清楚敌我差距的,亦是这些统兵打仗的将领。

    像身居庙堂之上,身处在安全的环境下,那些张口就来的文官,永远都体会不到战争的残酷性。

    打赢辽左这一仗,大明并非没有付出代价。

    几百万两内帑银子没了。

    几万大明健儿战死了。

    如果说有可能的话,朱由校也不想轻易发动战争,可处在这种大势下,很多事情不是他不想,就能避免的。

    建虏叛乱要镇压。

    大明内忧要疏导。

    仅仅是这两项客观因素,就使得大明必须对外扩张。

    不扩张,死路一条。

    “你们的忠诚、能力、决心,朕是清楚的。”

    朱由校轻拍秦邦屏的肩膀,说道:“错非是这样的话,朕御极之初,亦不会选择叫你们回京。”

    秦邦屏心里生出一股暖流。

    能被天子这般信赖,这是从没有过的感受。

    “说正事吧。”

    朱由校神情严肃起来,“朕怀疑川地治下,有土司蓄意谋反,先前秦卿率部出川地,想增补一批援辽军队。

    朕没有叫她去,而是让她奉密诏归川,携内帑所拨银子,秘密聚拢勇壮,为朕圈定的叛乱土司,一旦出现造反迹象,就强势镇压。”

    秦邦屏一愣。

    他没想到天子所讲,竟是这样的事情。

    天子口中的秦卿,是他妹妹秦良玉。

    而听到这些话,让秦邦屏下意识联想到杨应龙造反!

    “这些时日,朕心里一直有些不安。”

    朱由校继续说道:“担心独留秦卿一人,在川地的话,若局势真的发生变动,她一人难以支撑。

    毕竟秦卿的身份,很特殊。

    川地那边的文官,是怎样的德性,朕是清楚的。

    所以朕想叫卿家,以天子亲军的名义离京赴川,秘密返回石柱,一旦说川地果真是有变的话,就出动镇压!

    当然这样的话,在京营的任职,卿家就不能担着了。”

    解决奢安之乱,不像在大明其他地方,可以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毕竟大明在西南地区的掌控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强,而且西南治下的土司很多,倘若朱由校不找名义,就直接出兵镇压的话,会形成连锁反应。

    最坏的一种情况,就是西南治下的土司,见到朝廷这般行事,必然生出怨恨,到时西南地区的叛乱,就一发不可收拾。

    “臣愿奉诏归川!”

    秦邦屏毫不犹豫的拱手应道。

    “卿家能这般,朕很欣慰。”

    朱由校露出笑意,托起秦邦屏的双臂,说道:“关于归川的将士,雄威军麾下辽兵要抽调走,毕竟此去川地,不知要待多久。

    他们对川地或多或少,会有些水土不服,不过忠勇、忠武麾下的川兵,朕会调到雄威军麾下。

    除此之外,朕会调集一批将校,随卿家一起归川,西山那边,生产一批新式火铳,雄威军也都带上。

    不过卿家要切记一点,归川途中必须分批回归石柱,不可打草惊蛇,具体的章程朕都拟定好了。”

    “臣领旨。”

    秦邦屏朗声应道。

    虽说秦邦屏不清楚自家天子,为何要这般安排,但既然是天子所下旨意,那他唯有奉旨行事。

    “既如此,那就再休整两日,便离京赴川吧。”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朕依旧是在紫禁城,静候卿家的捷报。”

    “喏!”

    时下,辽东的威胁暂时解除,那朱由校就必须避免另一场战争,奢安之乱若是不从初期就镇压,将持续数年之久。

    这对川地的破坏,是很大的。

    特别是大明的威仪,在西南土司群体中,必将受损严重。

    朱由校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等奢安之乱被镇压下来,川地巡抚这个位置,朱由校打算动一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处赋税的重地,朱由校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刚好一些谋划部署,等新任川地巡抚赴任后,可以逐步在川地进行,有秦邦屏、秦良玉他们在,很多事情就算是遭受到反对声音,那也能维持住基本秩序,多点开花,才能加快大明内部的弊政和顽瘴痼疾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