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皇帝,要懂得在朝借力打力,特别是党争横行之际,更要懂得利用各派官员的矛盾和关注。
如同撬动巨石一般,寻找合适的撬点,以此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杨涟,就是时下最好的撬点。
“恭喜副宪高升啊。”
钱梦皋面露喜色,向亓诗教拱手道:“先前那王纪何德何能,能擢右都御史,在下官看来啊。
就是一些东林党人,在陛下的身边,进谗言所致。
眼下天子,看到了副宪之才,擢右都御史,此乃社稷之幸啊,日后这都察院的风气,必将大变啊,呵呵~”
“哈哈~”
意气风发的亓诗教,笑着摆手道:“都是大明臣子,为社稷分忧,为陛下分忧,本就是臣子的本分。
说起来,本宪亦要恭贺公承兄啊。
此番荣升右副都御使,这其中不无陛下,对你我之期许啊。”
想起当前的朝局,不少东林党人赴京任职,那势头相较先前,可谓是更盛了。
这可绝非什么好事。
特别是赵南星、刘宗周、钱谦益这些人,皆为出了名的嫉恶如仇,若是落下什么把柄,到他们手里的话,恐朝中的氛围,就又要生出波澜了。
在这个党争风气严峻的时期,特别是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等派,彼此间的仇恨,即便是有能力的官员,那首先所想的,也绝非是大明社稷的稳定,而是怎样搞死对方。
仇恨积攒的深了。
怨气积攒的多了。
同处在朝堂之上,分散在各院部寺等衙署,那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能想到的,就是扳倒对方。
若非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所做出的种种谋划和部署。
只怕此时的朝堂,根本无心朝堂外的要务,一个个都琢磨着,怎么弹劾政敌,怎么扳倒政敌。
风气坏了。
即便是有贤臣良臣,有派系的还好说,没派系的那帮人,处在这混乱的朝局下,所能做的也是明哲保身啊。
和光同尘。
在时下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对大明是何等的讽刺。
“副宪,您听说了吗?”
钱梦皋看了眼左右,随后神情严肃,低声道:“下官无意间,听到一些口风,言不少东林党人,想重提京察事。
且这个京察的时间,相较于从前要缩短,甚至一些东林党人,还翻阅大量的案牍,准备拟奏疏,呈递到御前去。”
说这些的时候,钱梦皋伸出三根手指,亓诗教见状,脸色微变,眉宇间,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三年?”
亓诗教强稳心神,惊疑道:“此事是真是假?若真是这样的话,那绝不能叫东林党办成啊。
当初……”
说着,说着,亓诗教停了下来,脑海里浮现出万历年间,所经历的几次京察,心里可谓是起伏变动。
那双眼眸,死死盯着钱梦皋。
钱梦皋无声的点点头。
“此事必须阻止!”
亓诗教神情坚定,皱眉道:“这件事情,要叫方师他们知晓,你去找几位同僚,先商讨一番。”
说着,亓诗教站起身来,一甩袍袖,神情严肃的匆匆离去。
……
“在枢密院和兵部,行责任制和追责制,这在我朝,可从无此等先例啊。”
刘宗周一声儒袍,坐在这官帽椅上,看向会馆内的几人,皱眉道:“陛下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文孺兄也真是的,为荣升右佥都御史,怎能不向天子规谏,他的操守何在?他的……”
“起东,事情并非像你所想那般。”
邹元标摆手打断道:“文孺得天子召见,事先并不知晓此事,文孺所擢右佥都御史,是治国丧有功。
可是谁都没有料想到,文孺凭功得升右佥都御史。
可那亓诗教和钱梦皋二人,却亦跟着被简拔,陛下真是得小人进谗言啊。
再说这责任制和追责制,是陛下言明京察大计一事后,在君臣奏对堪堪结束之际,陛下才提出的,且态度非常坚决。
说是为平叛建虏事,实则在老夫眼里。
这就是陛下想庇佑枢密院,才出此下策,想叫朝中正直者,不准妄议天子违背祖制啊。”
坐着的赵南星、钱谦益、袁应泰几人,神情间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沉默不言,心中生出各种想法。
此刻的会馆正堂,死一般的寂静。
刘宗周看着堂内的众人,眉头紧皱起来,对此次的受邀过来,他本意是不想来的,初至京城为官,添为礼部下辖主事。
自知晓新君御极以来,多次视皇明的宗法礼制于无物,这对刘宗周来讲,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身为大明天子,若都不能起好头,那何以能以正道统御大明,扫清大明混沌,平灭镇压建虏叛乱?
“要老夫来看,京察大计事,要好好操办,毕竟这是关系社稷的大事。”赵南星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开口道。
“眼下朝中奸臣横行,一个个不想着社稷安定,却以权谋私,搞的朝中朝局不定,此乃一大恶政。
若京察大计事,能够缩短年限,能提前到天启元年,只要吏部能趁此机会,清除一批奸臣恶臣,那朝中风气必然清平。
不过……”
讲到这里的时候,赵南星故意停顿下来,邹元标、钱谦益这帮人,一道道的目光,都顿在赵南星身上。
“不过这枢密院和兵部,行责任制和追责制。”在众人的注视下,赵南星呷了口茶,悠悠放下茶盏,点评道。
“为确保京察大计事,能为社稷分忧,能为国朝驱除奸臣恶臣,老夫以为,可叫文孺在都察院做起来。
毕竟有了此事,他在都察院才能坐稳,才能深受陛下信任。
老夫也知道,新君年幼,违背皇明宗法礼制,特设了枢密院,以总揽平叛事。
但也不难看出,新君是心忧社稷的,只是身边无正派之君规谏。
现在我们赴京任职,应慢慢规谏新君,毕竟事分轻重缓急……”
“梦白公之言,请恕某不敢苟同!”
兵部左侍郎袁应泰,此时情绪有些激动,伸手道:“难道因要做对的事情,就无视陛下所做错的事情吗?
自陛下御极以来,多次违背宗法礼制,这枢密院本就是无稽之谈,先前碍于局势的动荡,我等才没有过多劝谏。
可现在陛下一意孤行,又要在枢密院和兵部,推出所谓责任制和追责制。
若是此次不规谏,不叫陛下收回成命,那长此以往的话,那我大明宗法礼制何在?
那法纪又何在?”
被袁应泰这般当众驳了面子,赵南星的脸色有些难看,眉头紧皱起来。
“其实这件事情,要看我等怎么看了,是为社稷驱逐奸臣恶臣,而暂时忍辱负重,还是一味地顶撞天子,叫小人有了乘虚之际……”
“不,这件事情可不是这般看的,京察大计事,乃是国朝正本之事,而责任制和追责制算什么?先前从没有这般的先例,这次退缩了,那是不是还有下次?”
“诸公,诸君,都先冷静一下……”
在这会馆正堂内,钱谦益、刘宗周、袁应泰、邹元标等一众人,纷纷就自己的想法,就自己的看法,开始相应的辩驳。
只是在他们争吵的时候,这恰巧途径的锦衣卫,所发出的响动,却没有叫他们注意到。
“哒,哒,哒……”
“哗哗……”
“快,都给老子快点,到崇文门那边后,一切按毕侍郎所讲,不准苛待官吏,在没有查明之前,不准滥用私刑。”
由许显纯带队的锦衣卫,神情冷厉,动作迅速,朝着崇文门方向赶去,沿途的百姓撞见后,那无不面露惊惧之意的。
在这座充斥着各种想法,各种理念,各种利益的京城,在一双无形大手的操控下,开始向前运转着。
只是那些底层的京城百姓,除了被动的承受这一切外,任何能做的事情,都做不出来。
这个吃人的世道下,没权没势的底层百姓,根本就没人把他们当人看。
现在大明的皇帝,少年天子朱由校,所在做的事情,就是改变这混沌黑暗的世道,要叫他所想的大明,在他之手重现!
“诸公,诸君,大家都听老夫一言。”
邹元标站起身来,神情有些动容,说道:“老夫心里知道,你们所想所讲,皆是为我大明社稷好。
但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想怎样做,就能怎样做的。
要老夫来看,梦白公所讲,才是我们当前要做的,似方从哲这等庸臣,怎能坐在内阁首辅之位上?
进卿公这等有名望,有能力的贤者,却屈尊次辅之位。
我们短暂的忍辱负重,是为叫社稷变得更好啊,是要叫陛下知道君王正道啊。”
邹元标在这里动容的讲着,这会馆正堂所坐众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有赞许,有不忿,有沉默。
看似一心的东林党,实则在牵扯到各自利益时,在违背自己的主张时,就表现得不那般一心了。
一个上下齐心的朋党,是可怕的。
但一个圈子诸多的朋党,却又没那般可怕。
朱由校就是清楚的知道,在朝在野的东林党人,并非是一个整体。
所以朱由校才有信心,才有决心,要利用各派矛盾和关注,来实现他所想要的谋划,以达到制衡朝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