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帝 > 第三十一章:朕杀些家犬,需诸卿来断?

第三十一章:朕杀些家犬,需诸卿来断?

    整肃内廷这件事情,容易吗?

    答案显然易见。

    不容易。

    内廷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分布在皇城各处,好在泰昌皇帝御极时间短,和王安相近的太监,只安插在司礼监、内官监等少数几处。

    不然就算跑死魏忠贤他们,也断无可能在一日之内,就初步整肃好内廷。

    大权初掌的朱由校,算是体会到上边一张嘴,下边跑断腿,究竟是何种状态了。

    短短数个时辰,各处所呈递的消息,叫朱由校心里定了下来。

    “陛下…您喝些茶吧。”

    骆养性捧着茶盏,走到朱由校跟前,低声道:“您都忙于朝政许久,也要顾及龙体啊。”

    太监忙着镇压,锦衣卫在旁服侍,也算奇观。

    “乾清门那边,朕叫你传的口谕,传了没有?”朱由校接过茶盏,看着跪在龙案前的十余众宦官,对骆养性说道。

    “回陛下,臣已通传!”

    骆养性忙拱手道:“朝中阁臣、廷臣求见陛下,不必通禀,可入乾清门,来乾清宫觐见。”

    “嗯。”

    朱由校呷了一口茶,随手放下,没有理会跪在跟前的这帮宦官,继续临摹着字帖,等待着会闻讯赶来的朝中高官。

    方从哲这个内阁首辅,究竟会不会过来,朱由校不清楚。

    不过刘一燝、韩爌这两个内阁大学士,肯定会过来。

    甚至主持国丧事的杨涟、左光斗,也会赶过来。

    没办法。

    万历朝发生的国本之争,东林党力挺泰昌皇帝,和万历皇帝斗,和郑贵妃、福王他们斗,激烈程度都衍生出梃击案。

    算上红丸案、移宫案,并称三大案!

    那时候的王安,和东林党的一些要员,关系就不错,尤其汪文言投奔王安门下后,跟杨涟、左光斗等人的关系就更近了。

    内廷和外朝,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谁最不利?

    必然是身居深宫的大明皇帝!

    “沙沙……”

    急促的脚步声,在乾清宫一带响起。

    值守的一众大汉将军,旋即变得警觉起来。

    内廷闹出这样的动静,对他们这帮大汉将军来讲,那绝对是架在火上烤。

    新君若敢出现任何的意外,那他们定吃不了兜着走。

    大明已然一月驾崩两位天子了,若是再敢驾崩一位天子,那大明就彻底乱套了。

    “臣…刘一燝,求见!”

    “臣…韩爌,求见!”

    “臣…左光斗,求见!”

    “臣…张问达,求见!”

    十余道声音不分先后,在东暖阁外响起,这叫临摹字帖的朱由校,一顿,微微摇起头来,在骆养性的注视下,放下朱笔。

    “好好的一幅字,算是白费了。”

    朱由校颇为可惜的说了一句,随后站起身来,撩了撩袍袖,踩着丹陛走下,看着曹化淳他们,说道:“随朕出去。”

    “奴婢等领旨!”

    曹化淳这帮宦官,一个个带着颤音应道,旋即咬牙忍着疼痛,弓腰欠身,跟随在朱由校的身后,朝殿外走去。

    东林党。

    东林党。

    走出东暖阁的朱由校,看着眼前的一众大臣,发现全都是东林党,深邃的眼眸深处,闪烁一道精芒。

    现在朝中的东林党,都这般不顾忌其他了吗?

    “诸卿家,有何事吗?”

    被骆养性、曹化淳等人,簇拥着的朱由校,一甩袍袖,开口道:“左卿,朕不是命你和杨卿,负责大行皇帝一事,为何突然进宫见朕?”

    叫朱由校略显诧异的是,被称之为东林党斗士的杨涟,并没有进宫。

    “…臣等,听闻锦衣卫,随意出入宫禁,恐有大乱,特来进宫面圣。”左光斗走上前,拱手作揖道。

    “原来是为此事啊。”

    朱由校故作恍然,笑着说道:“那诸卿家,可以心安了,骆思恭所率锦衣卫,乃奉朕口谕进宫。

    抓一些涉及红丸案的家贼罢了。”

    “陛下!臣还听闻王太监…被抓了。”左光斗轻呼一声,垂着的脑袋,眉头微蹙,眉宇间生出忧色,继续说道。

    “臣此来,是向陛下进谏言的,王太监是大行皇帝驾崩前,所定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辑事厂,对大明忠心耿耿。

    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万莫受身边奸宦蛊惑,陛下初御极登基,若此事传扬出去,恐对陛下威仪有损。”

    “臣附议!”

    “臣附议!”

    韩爌、张问达等不少东林党人,纷纷拱手作揖道。

    “你们这是…在向朕逼宫?”

    朱由校看着站在原地的刘一燝,面露疑惑的反问道:“怎么?难道你们这些大臣,都跟王安很相近吗?”

    “陛下,臣等绝无此意!”

    刘一燝心里一震,忙拱手道:“臣等就是听闻此事,觉得透着蹊跷,王太监,乃大行皇帝……”

    “陛下,臣等绝无逼宫之意!”

    “陛下,臣等就是……”

    朱由校的一句反问,叫左光斗这帮东林党大臣,一个个都纷纷开口解释,言明他们此来进宫,是为社稷安定,是为天子威仪。

    “朕是年幼,但是非还是能分清楚的。”

    朱由校神情冷然,扫视着眼前众人,掷地有声的说道:“王安,庸才也!大行皇帝的驾崩,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

    枉大行皇帝这般信任他,可是这个老贼,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辑事厂,面对叛贼的暗算,却分不清楚。

    甚至连掌控内廷安定,都无法保证。

    错非是这样的话,大行皇帝怎会惨遭暗害,壮年驾崩!”

    朱由校的这番话,叫刘一燝、韩爌、左光斗等一众东林党大臣,一个个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这怎么跟大行皇帝驾崩一事,又牵扯到一起了啊。

    王安,跟他们东林党相近,若他能服侍在新君身边,那能帮助他们,时时规谏新君。

    可现在王安却被抓了。

    这无疑对东林党而言,的确打了个猝不及防。

    “朕杀些家犬,需要诸卿来替朕决断吗?”朱由校继续说道:“一个个在朝堂上担任要职,却将眼睛都死盯在内廷,朕想要问问你们,拿着国朝的俸禄和皇粮,心思全都放在朕身上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