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三百七十章 陛下的时代

第三百七十章 陛下的时代

    霍家所有人当中,数霍禹辈份最大,官职最高,能量也应该是最强的。但是他也什么没办法,只能采取消极反抗的招数,称病不去上朝。

    霍禹原来的长史,现任太中大夫任宣,听说霍禹病了,上门探望。他问霍禹:“您得的什么病?“霍禹告诉他:“俺得的是心病,除了皇帝,谁的药都不管用。“任宣一听,不禁笑了起来。说道:“你呀,还是放宽心点。“

    霍禹满腹牢骚,不禁一下子全抖了出来。他滔滔不绝地说道:“你叫我怎么放宽心?如果不是我父亲,陛下会有今天这位置吗?现在好了,人一阔就变脸,把我霍家的人全调往外郡,许家和史家子弟全安插到中央来。这摆明不是想搞我们霍家吗?如果让你碰上这事,你就能安得下心来?”

    任宣叹息一声,说道:“霍兄,别怨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过去,那是霍大将军的时代,想杀谁就杀谁,想让谁发达,就让谁发达。现在,是陛下的时代,人家想挪谁,想安插谁,不也挺正常的吗?你就认了吧。”

    任宣这一番话,犹如一盆冷水从头上淋下来,霍禹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好花不常开,好事不会总光临着你一个人。霍光走了,霍家就是过气家族了。在这个实力决定生存状态的发展长河中,任何伟大的势力,都会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霍家像那曾经盛开的一朵鲜花,注定于风中凋零。

    霍禹连忙问道:“现在皇帝下诏书,要裁减我手里的军队,您可有主意教我。”

    “君侯吩咐,敢不从命!”任宣脸上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从杯里掏出来竹简一封:“君侯请看!我这里有写好书信,素闻君侯与张将军(张安世)家结为姻亲,君侯可将此信传递与张将军,他必有所动作!”

    霍禹本来将信将疑,可是接过书信一看,再稍稍思考了下,顿时大喜,吩咐道:“来人呵,给我拿一百金出来,赠与先生!”

    任宣的一封书信换了一百金,如何不“欣喜若狂”,忙不迭地向霍禹道谢!

    霍禹慷然道:“先生‘神机妙算’,若能保得我家富贵平安,本君侯不吝钱财!”

    …………………………………………

    张彭祖看着父亲和皇帝陛下闹得很僵,心里不是滋味,有心化解其中的矛盾,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于是来找张延寿商议,此时,张延寿正在给别人帮忙,张彭祖于是站在旁边观看。

    原来张安世夫人家的远房亲戚,有个儿子去西域戌边,他因为思念家人,经常写书信回来。老人眼睛不太好,便经常拿起竹简来找张延寿,由他帮忙解读,并将老人的意思写好回复过去。

    张彭祖在旁边听了两句,不禁突发灵感,对了,这也是一个办法,不妨试试。

    于是,张彭祖把他的想法,说给张延寿和亲戚听,亲戚听到自己儿子写的家书,能帮到张彭祖,也能很高兴,大方地让他全部拿去。

    说来也巧,此时,刘病已正好办人来宣张彭祖议事,于是张彭祖便将这些竹简带到宣室殿来了。

    从中原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便进入广阔的西部地带。这条通道,不仅仅对于稳定与经营西域是至关重要的,更关乎中原帝国的生死存亡。

    明末清初地缘政治学者顾祖禹对此总结道:“欲保秦陇,必稳固河西,欲固河西,必开拓西域。”

    而历经两千年了的沧桑岁月后,通过河西走廊这条通道保障并形成的,”屯田戍边“的大汉帝国的国策,再一次深刻影响了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天朝开始在西北、东北、西南边疆部署了大量农垦部队。而步入二十一世纪后,”一带一路“,重建”丝绸之路“,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历史就这样构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重叠——刘病已作为穿越者,他太明白西域的重要性,为了西域的安全,刘病已甚至愿意御驾亲征!

    当晚,刘病已召集张彭祖、魏相、许广汉等人,进行内朝议,这次会议召开之前,刘病已重申因为会议内容涉及重大机密,与会人员务必保密。

    刘病已接过张彭祖递过来的几卷竹简,拿出一卷打开,原来这是一封来自戍卒给家人的书信,这封信的内容是,一个姓何的普通燧卒写给家人的。

    我从河东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在长城边塞,光荣地为为一名戍卒,还是主力之一的燧卒。

    我来到的地方乃是张掖郡居延县,队率告诉我,这个名字还是孝武皇帝亲自取的,因为这里是匈奴人南下入侵的必经之路。因此,孝武皇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居延在历史上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其面积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古额济纳旗,有三个台湾省那么大,甚至还要大。)

    我们所驻守的地区乃是甲渠侯官的城堡。“甲渠”为地名,“侯官”不作官长解,而是长城要塞上了望防范敌人的哨所,相当县一级。弱水自北向东流向八十里外的居延泽,此地水草丰美,乃匈奴重点进犯地区,亦为汉朝重点防务地区,设二十六个烽火台和一个城堡(名“鄣”),由长城连接。

    大家都说燧卒压力最大,责任最重。作为国防的第一道警备线,很多烽遂就紧密排布在长城两侧。我们没有理由不打起精神,提高警惕。通过眺望塞外敌情,收放烽火,将敌情传回后方,再由后方组织力量反击。有时隧卒需要独自抗击小规模的入侵。

    此外,整理天田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天田是烽燧周围铺好的沙地,每天都要用耙子搂平。根据天田中留下的足迹,来判断是否有敌人入侵以及追踪敌踪等。一旦发现己方有人叛逃出境,也要马上追捕。

    由于夜里人的视野受限,每座烽隧养了至少两条军犬,警戒敌军和盗贼。我很喜欢它们,经常逗弄它们,它们让我想起了,在家乡陪我们,一起打猎的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