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赵武英雄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

    帝尧时期,大河水患泛滥成灾。帝尧为了解决水患,召集所有部族首领,寻找治水能手,疏通河道,治理大河之水。鲧,临危受命,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九年而不得成功。帝尧怒,放逐鲧于羽山。帝舜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围堵障为疏顺导滞,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走向把壅塞的川流疏通。将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禹因为治水成功,帝舜禅让。舜,继承帝位。

    由于,禹和伯益、后稷等人一起治理水患,曾跋山涉水,走遍了中原大地每个地方。禹继承帝位后,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所到之处,划分为四海九州。所谓九州,指的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帝禹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州神鼎象征天下社稷,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国家政权的镇国之器。

    得九州,必先据九州神鼎。拥九州神鼎,方可定天下。

    秦王荡询问九州神鼎有多大、多重,其意不是为了问鼎中原、争霸诸侯,而是为了取周而立。周王姬延闻言,自然明白他话中潜藏的意思,内心虽不平,但脸色平静地答道:“国家的兴亡在德义,不在鼎的大小、轻重。周室衰微,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岂能过问。”

    “周鼎有多大,鼎有多重。”秦王荡势在必得地说道:“寡人也想去看看九州神鼎,也很想知道九州神鼎有多重。”

    秦王荡深沉地双眸注折射出光芒,令周王姬延惶恐不安。

    周王姬延沉思,如果不答应,秦王荡会选择用武力逼他就范。如果答应,恐怕九州神鼎有失。国之重器,事关重大。周王姬延一时难以决断将目光投向宗室大臣,其意为了询问他们的意思。九州神鼎关系重大,这些人也不敢擅自做主,纷纷垂首,不敢对视周王姬延那道灼热的目光。

    秦王荡哼了一声,喝道:“寡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姬延,你不让寡人看,寡人也要看。”

    周王姬延道:“九鼎象征江山。江山有多重,鼎就有多重。秦王,好自为之。”

    “江山有多重,寡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秦王荡已然失去了耐心,嚷道:“废话少说,带寡人去看九鼎。”

    周王姬延心里琢磨,秦王荡是想看九鼎,而不是夺九鼎。如果不满足他的心意。恐怕秦王荡是不会离开洛邑。数万秦军身在洛邑,也是一把悬挂的利剑。周王姬延主意已定,朝着宗室点了点头。

    内史游腾上前道:“秦王,往这边请。”

    秦王荡看了看游腾,又看了看周王姬延,为了灭周室的威风,扬秦国威名。秦王荡语调之中颇为强硬地说道:“天子之地,寡人岂能乱闯。寡人一不小心,走错了路,进了后宫。吓坏了天子的的妃嫔和王子、公主,这可是大罪。姬延,你就亲自为寡人带路。”

    游腾闻言,脸色僵硬。周天子为秦王带路,传了出去,天子之威何在。游腾见秦王嚣张狂妄的气焰,又不敢言辞激烈地回绝,从而惹怒对方,婉拒道:“天子引路,这不符合礼制。就让臣来为秦王引路。”

    周天子知道这是游腾替他承担了所有的罪责和天下人的骂名。这也是游腾为了维护天子仅存的尊严做出的努力。周天子闻言,肺腑之间涌出暖意,心道:“国难,方知忠臣;国亡,方有壮士。”

    “周室衰落至今,何来礼制。”秦王荡嘲笑道:“姬延,你不为寡人引路,不去看着九鼎。你就不怕寡人打九鼎的主意。”

    周王姬延闻言,心中如一把利刃,狠狠刺进了他的心脏。九鼎若在,周室天下共主的虚名仍在。九鼎有失,他岂能对得起地下的先祖。周王姬延沉默片刻,抬手道:“请。”

    周王姬延和秦王荡并肩而行。其后是秦国武将甘茂、任鄙和周国武将姬皖、郑颍。甘茂等人之后是周室大臣,周室大臣之后是秦国将士和周国将士。秦王好武,身穿战甲,披着长袍,体魄强健,身材魁梧。周王姬延身材削瘦,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但周王姬延身穿王服,又深受儒学和礼制熏陶,言行举止大有王者气魄。周王姬延和秦王荡两人的背影,形成鲜明的对比。秦王荡反而成为了姬延身边跋扈专权的武将。

    半个时辰,众人来到周室宗庙。

    周王姬延,泣道:“列为先祖,延,无能,打扰了你们。延,令先祖的英明蒙羞。愿,先祖护佑周室国祚长存。”

    周国的臣子也跟着跪下去,痛心疾首请罪。

    “如果先祖的英灵能够护佑后世子孙,天下岂会有战事。不行德义,不善武力。国家要亡,先祖的英明也护佑不了。”秦王荡的目光扫着宗庙内排放历代姬姓天子和姬姓先祖的灵位。遥想当年,姬姓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帅土之士莫非王臣。在看看如今颓败的周室,心中一阵唏嘘不已。

    周王姬延跪拜先祖,用肃杀的眼神,目视着秦王荡,“孤无能,打不过你。让先祖数百年的英明蒙羞。秦王,你侮辱孤可以,但不能侮辱先祖。”

    “姬延,你还有几分男儿的热血。”秦王荡击掌,冷声质问道:“寡人奉昭,带百人入城。你势必会杀了寡人吧!”

    “你若守礼,孤,不会杀你。”周王姬延道:“你若无礼,孤,定会杀你。”

    “你杀了寡人,就不怕秦国三军将士攻灭周室,为寡人报仇吗?”

    “孤,只要能杀了你。纵使周室覆灭,也无妨。”

    “如此看来,寡人的命,在你眼中比周室的安危还重要。”秦王荡道:“可惜,寡人不会给你这个机会。”

    “孤,若有实力,定会倾国之力与你一战。孤,不明白。上天选择孤为天子,为什么又要选择你为秦王。”周王姬延悲悯道,“天不助周,助秦。天不助孤,助秦王。”

    秦王荡从周天子的眼中,的确看到了杀气,心道:“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天子之怒骂?”

    秦王荡稳定心神,总算明白了自己缺少的东西。两人之间的较量,秦王占据上风,周天子不被局势所迫,仍然保持天子威严。猛然间,秦王荡觉得周天子有几分可怜,几分令他敬佩。这份情感转眼即逝,取代的是秦王荡一身霸气,“姬延,你口口声声说,天不助周,助秦。天不助你,助寡人。真是可笑啊!”

    “你是胜利者说什么都可以。秦王,你可以夺孤的江山。但,孤绝不会向你低头。”

    “姬延,你的先祖,以岐山百里之地,灭了殷商,建立周国。文、武、成三王是何等的英雄了得。昭王向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穆天子继承了其父扩充疆域的壮志豪情。穆天子一生,东征西讨。东至九江,西抵昆仑,北达流沙,南伐荆楚。穆天子的传奇,也成为了多少英雄豪杰,诸侯将相的向往。又是多少人讴歌传颂。姬延,面对你先祖的丰功伟绩,你惭不惭愧。”

    周王姬延看了看祖先的灵位,默默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周幽王战死骊山,周平王东迁,方有秦国。秦国建国至今,在血和泪之中,才一步步成长起来。寡人的先祖,为了守住基业,亲自奔赴疆场和犬戎、戎狄相争。寡人先祖,寸土必争,寸土必守,为了秦国百里疆土,战死沙场。周氏东迁洛邑,又做了什么。”秦王荡胸膛急剧起伏,“洛邑四周,皆有雄关之险,足以扼守四方。你们不思先祖之德,不念先祖开拓疆土之功。不以裂土弱国为耻,不思强之道。整日活在过去,不肯清醒。迷恋鬼神,崇尚天道。寄希望先祖恩德护佑。”

    “笑话。若真有天道,先祖真能护佑万世子孙安康。夏、商子孙祭祀不断,两朝岂会更迭。”秦王荡续道:“国家盛衰,已有天道。治国在德政,重在人为,不在鬼神。死去的人是不能护佑他糊涂子孙。该亡国的仍旧要亡,这是大势。”

    周王姬延比秦王荡长七岁。可,他们之间的心胸、气魄、见识。周王姬延自愧不如,也许这就是秦王荡为何能够兵临洛邑的原因之一吧!

    “姜齐被田氏取代,强盛数百年的晋国也被韩赵魏三氏瓜分。楚国也曾被弱吴击败,险些灭国。当今之势,变则强,则存。不变,则弱,则亡。魏、齐、楚、韩、秦都变法图强。你们天子却选择与世无争,贪图天下共主的虚名。魏国强大之后,四处攻伐诸侯。河西一战,秦国大败。诸侯更是看不起秦国。寡人的曾祖父、祖父、父王不思进取,相信天道,岂会有今日的强秦。”秦王荡迎向大军将士,气吞如虎,“寡人不相信天道,不沉迷先祖开疆拓土之功。寡人只思先祖披荆斩浪之德,图国强之力。寡人效仿先祖之功,方能攻韩国,拔宜阳,定三川,车通周国,以观九鼎。”

    秦军将士高呼回应,“秦国万岁,王上万岁。”

    秦王荡步步向周王姬延走去。

    周王姬延被秦王荡强大的气魄震慑住,不由自主往后退了几步,才稳定身形。秦王荡自嘲道:“你们说的对。寡人的先祖是亡国之民,是你先祖的奴隶,是训练野马的匹夫。但,那又如何。寡人先祖,不信天道,更不信所谓的命运。赢姓子孙,敢于逆天改命,重武善战。秦国才能成为西边戎狄的霸主。秦国才敢轻视中原诸侯。寡人不信天道,只信拳头和实力。所以,寡人不惧诸侯,更不惧你。”

    秦王荡说出了潜藏在心中的抱负,也不在理会周天子和周室大臣会做出如何反应。秦王荡的目光盯着横向、纵向成正方形排列的九州神鼎,压制住心中涌现出的激动,问道:“这莫非就是大禹收九州之青铜,炼制的九州神器。”

    周王姬延也恢复天子之威,答道:“正是。”

    秦王荡走进九鼎,看了一遍。每个鼎形状不一、大小不同。但每个鼎上都可有大山、大河的图案,还有些古老的文字。也许是因为年老的久远,九州神鼎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朝代更迭,多了一些锈迹斑斑。但九鼎气势依然强大无比。

    “这就是诸侯梦寐以求之物啊!寡人今日得见,虽死无憾。”秦王荡问道:“雍鼎何在。”

    游腾指了指秦王荡后面那鼎,“此乃雍鼎。”

    秦王荡注视着眼前的大鼎,笑道:“秦国地处雍州,此鼎理应归秦。”

    周室大臣闻言,一片大乱。

    周王姬延镇定地问道:“秦王,你可知,此鼎分量。”

    “寡人不知。”

    “江山有多重,鼎便有多重。秦王能承受住此鼎的重要吗?”

    “寡人若举起此鼎,又当如何。”

    “此鼎重如泰山,非人力能动。先祖将九鼎从镐京,迁移洛邑。耗费了数万人之力。秦王若能举鼎,足以证明。周,气数已尽,天下归秦。”周王姬延顿了顿,又道:“秦王若是举不起鼎,就是承受不住孤的天下。”

    游腾道:“觊觎九鼎,便是觊觎大周天下。胆敢冒犯天威者,必遭天谴。秦王,请三思。”

    “举鼎,便是举天下。”秦王荡注视雍鼎片刻,朗声道:“好,寡人就要看看,秦国能否举其鼎,取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