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的脸色很是阴沉,显然对于耗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却只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很是不满。他倒不是非得将这件事情扣到马腾的头上,而是因为他无比坚信这件事情绝对和马腾脱不开关系。这种明明认为对方是嫌犯却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的憋屈感,实在让李义非常的不爽。
至于为何如此确定这件事情就是马腾干的?就像李义之前所说的那样,皇甫嵩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马腾。因为在少了皇甫嵩后,马腾收拢董卓那些余部就没有了任何阻碍。
如果李肃不死的话,或者说马腾掌控长安的速度没有那么快,李义或许还不会如此的坚定,甚至可能真的相信只是一场意外。但如今的情况,他又如何不会怀疑呢?而且,那支马腾早早埋伏在长安的部队,很难不让人怀疑马腾早就准备趁此机会掌控朝廷……
只是,这些都仅仅是李义的猜测而已,没有确凿的证据,一切的猜测都将毫无意义。想到此,李义将目光重新放在了郭嘉和荀彧的身上,希望这两位智计百出之人,能够帮他想到一个合理的出兵名义。
昔日袁绍等人讨伐董卓,先是伪造三公文书,同时罗列了董卓大量的罪状。这些罪状虽然有许多都是捏造或者夸张化的,但确实有不少是真的。再加上董卓废帝改立之事确凿无疑,以及天下各地的郡吏刺史纷纷响应,这才让讨伐董卓的事情能够顺利进行。
但如今的马腾,显然和那董卓完全不同,最少以目前来说,马腾依然还是那位铲除董卓匡扶汉室的大功臣。没有足够的理由,又如何出兵三辅呢?别的不说,到时候一道圣旨发下来,李义是退还是不退呢?
再如果被朝廷认定为叛乱的逆臣,或许袁绍等人因为脱不开身以及不想招惹李义而不会出兵,但并州地方的百姓以及麾下的诸多官吏,还会继续对李义忠心吗?显然不太可能。
闻言,荀彧和郭嘉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就听郭嘉恭声说道,“主公,虽然影部在京师没能打探到马腾杀害皇甫公的证据,不过却打探到了一些别的情报。”
“哦?”李义闻言好奇的看着郭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主公,根据得到的情报,如今朝中重臣出行,都会有数名士兵贴身保护,而且他们的府邸也均有士兵保护。据说,是为了防止有叛军余孽还在长安躲藏……另外,想要出入京师,也需要经过严格的盘查,尤其是那些士大夫们……”郭嘉沉声说道。“另外,那马腾从凉州调集了十万大军入京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说是为了预防反复无常的宵小……”
听到郭嘉的话,李义沉思着,好半响才喃喃自语道,“听起来虽然似乎可以利用,不过却还是过于牵强了……”
“不错。”荀彧闻言开口说道,“马腾的这些行为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合适,不过介于董卓刚死不久,却也能够解释的过去。如果主公以这种理由讨伐马腾,很难站得住脚。”
“那你们的意思呢?”李义看着两人沉声说道,“我也不瞒你们,通过得到的情报,我已经认定义真公被害这件事情,绝对和那马腾脱不开关系!没有合适的理由,那就想一个合适的理由,哪怕想不出来,也要制造一个出来!”
听到李义的话,荀彧和郭嘉对视苦笑了一下,似乎早就料到李义会这么说。不过也没办法,毕竟死的是皇甫嵩,如果李义会这么轻易的算了,那也不是他们认识的李义了。
“主公,如果要得到合适的理由,却也不是不行……”荀彧恭声说道,“主公可派一人以庆贺董卓之死为名前往京师觐见圣上献上礼物,同时提出重新迁都回雒阳,向天下宣告动乱已经彻底结束。”
“文若此计甚妙!”李义闻言顿时大喜,不过随即就追问道,“如果那马腾以圣上患病为由不让使者觐见圣上呢?”
“如果那样,就让使者留下来等圣上痊愈,而且还可以借此联络那些士大夫们。届时主公可以派出十数名陷阵营的精锐随行保护,以此让马腾无法以董卓余孽尚躲藏在京师为由阻止使者出行。而如果那马腾强行阻止,甚至杀害使者,主公就有足够的理由讨伐那马腾了。”荀彧沉声说道。
“另外,主公还可以让影部士兵继续打探京师的消息,与使者一明一暗互相配合。如果那马腾真的是第二个董卓,想来不用了多久的时间,就能够得到马腾掌控朝廷的证据!”待荀彧说完之后,一旁的郭嘉紧跟着说道。
“很好!就这么办!”李义沉声说道,“另外传我命令,让伯武、士繁出兵进驻雒阳,同时上疏朝廷,表奉先为河南尹,并以恭直为河东郡守前往替之。另外,调元直前往河南尹继续辅佐奉先,河东郡郡丞则由季珪担任。同时,子昊与质约分别任河南尹司马和长史,云长、富承、士繁归到奉先麾下听任,子龙、文远归到恭直麾下。”说到这里,李义顿了顿又再次说道,“至于陷阵营,就交给子刚吧。”
说起来,以目前河南尹的局势,李义根本没有必要特意将吕布调过去,甚至随便派个人选,就足以震住河南尹的局面。
毕竟自从董卓退往长安,并卷走了河南尹大部分的百姓钱财后,河南尹就一直处于一个三不管的尴尬状态,哪怕是联军也对这里没有任何的兴趣。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董卓迁都卷走了大量的人口和钱财,另一方面,却也是因为联军在撤离河南尹的时候,也顺便带走了许多百姓。
可以说如今依然逗留在河南尹的,就只剩下贫苦到无法迁移的难民以及大量的贼众和乱军了。而他们全部加起来的总人数,恐怕连二十万人都达不到。世家豪族?早就迁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