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间很普通的茅庐,如果不是确定地方没错的话,李义甚至分不清这间茅庐和旁边那些普通农民所住的茅庐有什么区别。“或许以后的诸葛亮就是被司马徽带坏了?所以才会在南中也弄了茅庐装逼……”李义心中古怪的想着。
不过虽然心中有些腹诽,但李义却也没有太纠结这等无聊的事情。毕竟他此次前来,是求学于司马徽,而不是来参观他居住的地方。
待走得近时,却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茅庐的院子里劈柴,连忙快步走过去询问道,“请问这里是司马公的住所吗?”
闻言,那男子抬头望来,不过在李义的脸上徘徊了不到半秒,就被其身边的小白给吸引了。“可是白虎李义李子康?”那男子声音古怪的询问道,不过虽然是询问,不过语气却非常的肯定。
“正是。”李义有些无奈的应道,现如今,他已经习惯走到哪里都被人认出来的感觉了,同时,也习惯人们通过小白来辨识自己的身份了。“不过这样也不错,最少不用担心别人认不出自己的糗状出现。”李义自我安慰着。
“义此次前来,却是听闻司马公之名,特来求教……”李义顿了顿,向这名男子恭声说道。
“求教不敢当,不过若子康有什么地方不解,而徽又恰巧略知一二,定会知无不言。”男子闻言轻笑道。
“尊驾就是司马公?”李义闻言,古怪的看着面前男子,依然还是普通农民打扮,不过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他身上那和普通农民完全不同的儒雅气质。
“尊驾不敢当,子康直呼徽的字即可~”司马徽轻笑道,“寒舍简陋,还望不要介意。”
“德操公乃是天下名士,义又怎能失礼呢?”李义闻言连忙说道。对此,司马徽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直接将三人引进院子中。好吧,司马徽的这间茅庐并不大,最少李义三人加上小白进去了话,那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嗯……主要还是小白比较占地方。
落座之后,李义就迫不及待的向司马徽请教起那些困扰他多年的问题。自从桥玄离去后,李义只能够自己研究那些知识,这让李义积累了许多困惑。而对此,司马徽则一一讲解,不管李义有多少问题或者问题是否高深,司马徽的表情都是那么的和善。
直到黄昏时,李义才意犹未尽的告辞,“德操公,义想要留在您身边一段时日请教学问,不知……”李义看着司马徽恭声问道。虽然司马徽的态度看起来并不介意李义的请教,但时间长了,谁又能说的准呢?要知道李义可不是他的弟子。
不过听到李义的话,司马徽却只是笑呵呵的应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和子康今天的谈论,却也让徽受益良多。这种好事,徽又怎会拒绝呢?”
“这尼玛才是真正的大儒啊……”李义闻言心中感叹着,随后就带着吕布、典韦两人,在距离司马徽居所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茅屋住下。
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每天李义都按时来到司马徽的住所请教问题,司马徽的学问很大,这一点李义几天就彻底领悟了。不过他还是专心向其请教兵法,其他诸如道学、奇门、经学等,虽然李义也想全部学会,但他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而且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么多年来的自学,已经让李义深刻的明白自己的天分绝大部分都点在武艺上面了,与其再去学一大堆,不如专心将兵法学精,哪怕成不了韩信那样的兵仙,最少也能够成为一方名将。
话说回来,司马徽乃是颍川名士,天下大儒,自然不可能只有李义一个访客。
“德操公,这位是……”
某日,李义正和司马徽谈论当今天下的形势,忽然听到一个声音传来,转头看去,却是两名年轻男子。此时他们站在不远处,一边向这边走来,一边好奇的看着李义。
“呵呵,公达,你们来了~”司马徽看到两人,顿时笑着起身相迎,见状,李义也连忙跟了上去。
“为你们引见下,这位是白虎李义,皇甫将军和张司农的弟子,【白马篇】的作者……”司马徽指了指李义,看着两人笑道。
“这两位,荀攸荀公达,其叔父荀彧,两人均是颍川荀家杰出的少年才俊。”司马徽又指了指两人,看着李义笑道。
“义见过两位。”李义闻言连忙施礼道,虽然他知道荀家这两位大神也在颍川,不过介于不清楚对方的年纪,而且荀家又是真正的世家,所以李义也没打算去拜访两人,却不想如今竟然碰上了。
“原来是子康君,尊驾的文才攸可是非常佩服。”荀攸闻言连忙应道。虽然荀彧比他的辈分大,但荀攸却比荀彧足足大了6岁。
“哈哈,你们三人客气什么,快进来坐~”司马徽大笑道,随后四人落座,在司马徽的带动下,很快就熟络了起来。这让李义心中不免又感激起自己的两位夫子,“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估计我根本不可能坐在这里和这三位大神高谈阔论吧?”
这个时代世家子弟对于其他人可是相当看不起的,当然这个看不起并不是流露于表面上的那种,因为大部分的世家子弟给人的印象都是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人。只是在他们灵魂之中的傲慢,让他们根本不屑与和平民或者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交朋友。当然了,就算想交也不可能交的上,因为两者之间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共同话题。
四人不断谈论着各种事情,而这番谈论,让李义终于清晰的看到自己和历史名臣之间到底有多么大的差距。哪怕自己从小苦读,但天赋二字,终究让他很难比得上这些人。
尤其是那荀彧,明明只比李义大一岁,但其知识之渊博,思维之敏锐,李义不得不拜伏。
不过李义这边不断感叹,那边荀彧叔侄却也对李义之才大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