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越来越高,也变得越来越毒辣起来,晒在身上如同火烤一般。
进入帮源山区最大的山口处,数以万计的宋军列阵而立,一杆杆刀枪直刺苍穹,锋利的刃口在阳光的照耀之下闪烁出一片夺目的光芒,杀气漫卷而起。
大旗之下,童贯端坐在宝马之上,眯缝着细眼,望着山口内的谷道,脸色阴晴不定。
赵皓进山已足足一天一夜了,尚无消息,若是到了午时再未出山,便要下令全军出击,大举攻山。
赵皓是生是死的问题,对于童贯来说其实是矛盾的。
赵皓若死,他的秘密就少一个人知道,余者不过他的心腹扈从,不足为虑,危机感就要小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然希望赵皓死的越快越好;但是他不能预料赵皓若死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那凭空长出来的玩意会不会随着赵皓的身死道消而缩回去,最重要的是他年纪已大,体力和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近两个多月来屡次得到赵皓的命疗术治疗,对赵皓已产生了依赖性。所以总体来说他并不希望赵皓死,希望能傍着这个会仙术的少年,长命百岁还能玩大宝剑。
韩世忠横刀立马,眼中杀气腾腾,眉宇间又带着浓浓的忧色,毕竟相识数月来,早已将赵皓等人当做兄弟一般,生怕其遭到不测,恨不得立即提刀杀入山中,拯救赵皓而回。
同样,杨可世也是一脸的忧色,手中紧紧的赚着钢枪,只待中军令旗一举,便要率着白梃兵冲杀而入。
至于其他宋军,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捞一把战功。
唯有胜捷军统制王惟忠,脸上倒是浮现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对童贯道:“宣帅,日已上三竿,赵公子怕是殉国了,还是趁早攻山,为公子报仇罢。”
其实,除了童贯,其余众将没有一个人认为赵皓能活着出山。
童贯缓缓抬起头来,果然见得那日头已到了头顶的位置,心头不觉微微一阵怅惘,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蓦地拔剑而出,便要下令攻山。
“叛军出现!”身旁的王禀突然喊道。
童贯抬头望去,只见那山道的尽头,伸出无数的旗帜。
清一色的白旗!
童贯长剑一指:“准备迎敌!”
哗啦啦~
前头的军马齐齐做好迎战之势,枪盾兵将大盾树立,长枪斜指山口,弓弩手纷纷举起弓箭,瞄准前方,骑兵们更是高举着长刀,准备冲杀。
虽然白旗为示降,但是自来兵不厌诈,宋军不敢不防。
叩嗒嗒~
两骑飞马而来,直奔宋军的前军。
“来者止步!”队伍前头的韩世忠扬刀吼道。
然而来骑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韩世忠勃然大怒,一举眉尖刀,便要冲杀过去,却又硬生生的将长刀收了回来。
来的赫然是武松和赵伝。
韩世忠大喜,纵马向前相迎,急声问道:“公子何在?”
武松手中戒刀朝后一指,韩世忠便见得赵皓领着一队打着白旗的兵马缓缓而来。
跟在他后面的那人,身着明黄冕服,头戴冕冠,跨骑一匹八尺宝马,赫然便是方腊!
在方腊的背后,跟着一大串叛军主将,方肥、方五相公、吕将、陈箍桶、郑魔王、陆行儿、仇道人、俞道安……都是叛军中独领一军的大将,一个个神色木然,面如死灰。
再往后,则跟着一群紫头巾、青头巾的将领,浩浩荡荡而来,虽然打着白旗,众军士依旧神情紧张,如临大敌。
赵皓缓缓回头,对身后的方腊道:“方大哥,我去与童贯交涉。”
方腊蓦地抬头,狠狠的盯着他,神色满是激动,有悲愤,有无奈,又带几分希冀,许久才寒声道:“我欠你的命,已经还给你了,还搭上许多兄弟们的命。你我之约,须勿忘,否则必死无葬身之地!”
“好!”
赵皓说了一个字,调转身来,策马缓缓奔向童贯而来,然后在童贯马前停下,翻身下马,向前弯腰一拜:“启禀宣帅,赵皓幸不辱命,说得方腊等来降!”
童贯神色复杂的望了一眼赵皓,点了点头道:“公子辛苦了!”
而后一挥手:“拿下!”
前军立即如雷响应,蜂拥向前,韩世忠率先一把将方腊拉下马背,五花大绑的绑了起来,紧接着其他将士又将其他叛军将领纷纷拉下马,绑了个结实。
随后,那些紫头巾、青头巾等头领也纷纷被拿下……
赵皓朝那边望了一眼,又缓缓的回过头去,不再看方腊等人。
受降活动一直持续了五六天,终于山内的十二万叛军全部出山受降,一时间关押俘虏的大营人满为患,到处都是俘虏。
公元1119年六月底,轰轰烈烈的方腊叛乱,历经了七个月,席卷了几乎整个江南之地,终于彻底落幕。
以方腊为首的叛军主将方肥、方五相公、吕将、陈箍桶、郑魔王、陆行儿、仇道人、俞道安等人,以及方腊的妻子邹氏,全部被收押带上枷锁,一路上重兵把守,押往京师邀功请赏。
帮源之战,原本应该是一场誓死血战。在历史上的这次大战七万人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而韩世忠韩世忠侦知了方腊的下落,全力突袭这个岩洞,几经格斗,方腊、吕将等五十二人不幸落入敌手。统制辛兴宗截洞口,“掠为己功”,与韩世忠发生械斗,吕将等十三人乘机得脱。如今却因赵皓的穿越,不但此次叛乱因其提前,最终的结果也因其得以改写。
大宋宗室公子赵皓,不忍因花石纲之祸而起,被方腊等人教唆而起的十二万农民军就此被杀戮干净,只率家将两人进入帮源山区,说降方腊而归。
除了方腊一众主将押赴汴京请赏之外,叛军之中黄头巾以上头领,约数千人全部被打入大牢,择日发配充军。蓝头巾以上者,永世充军,子子女女无穷也;余者终身充军,一直到死为止。
至于普通红头巾的士兵,挑选其中精壮者从军,责令立功赎罪,余者全部脸上刺字,以便地方监管,遣散回籍。
自农历三月出兵江宁,到六月底彻底平定叛乱,宣帅童贯只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自平定西夏之乱后,又算是赫赫军功一件。
众将士皆大欢喜,只等朝廷封赏,惟有王惟忠却屡次向童贯提出这次叛军归降中的漏洞。
“方腊之妹方百花、方腊之子方书与方豪,为何不见?”
“尽皆战死,尸体已被掩埋。”
“方腊有虎贲护卫三千,为何不见来降?”
“已全部于箭门岭之战被我军剿灭干净。”
“胡说,箭门岭之战,未见方腊之虎贲军。”
“莫须有,我说有就有。”
王惟忠与赵皓的一问一答,如同小儿拌嘴一般,奈何童贯非但不责问赵皓,反而怒斥王惟忠鸡蛋里挑骨头,无事生非,迫于童贯的淫威,王惟忠只得作罢。
……
农历七月中旬,各地的叛乱彻底得到平定,余下几股小叛乱很快被镇压了下去。
而最令人奇怪的是,方七佛部叛军约五千人,突然消失不见,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官军遍寻数月不见,便以已歼灭方七佛部邀功请赏,此乃后话。
童贯也率军回到杭州城,稍稍整顿之后,便开始撰写邀功请赏的奏章,当然也包括部曲们的功绩。
只是,赵皓说降方腊的功绩却在奏章中只字不提,将帮源山之战描述得极其惨烈,宋军个个英勇上前,以二十万围歼叛军四十万,斩杀二十八万人,俘虏十二万人,贼首方腊等尽皆被俘。
至于赵皓的功绩,却只单单提了献计破苏州……虽只一功,却描述得极其详尽,且单独为其请功,想要不引起官家的注意力也难了。
对于赵皓说服方腊一事,赵皓本人讳莫如深,虽然众说纷坛,却没有一个准数,而且赵皓本人又不以此为功,功劳都被童贯分解到一干主将身上去了,大家也没什么好说的,渐渐的也不再盘根问底。
而最赚的是韩世忠,擒方腊的首功记在了他的身上,不但得到一笔丰厚的奖赏,而且被童贯请提为军都虞侯,短短四个月连升了三级,也算是时来运转,金子终于得以发光。
而神霄派宗师王文卿,也因曾以神雷助宋军破睦州城,被童贯以“仙术超绝,法力无边”上奏官家,等待他的将士道君皇帝的重赏和恩宠。
而赵皓本人,回到杭州城后,便开始收拾行装,打道回府,终究他非官非将的,平叛之战完了,他这个随军平叛顾问的虚职也到头了。
这一场平叛之战,对于他来说是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般的一次经历。
而最重要的是,说服方腊,拯救了11万多人的生命,每救一人得功德值10点,功德值和声望值突然激增了110多万。
第三级奇珍阁的升级条件为100万声望,系统自动升级,白虎阁为之开放!
PS:出差到8点才回,今日就一章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