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坚定

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坚定

    类似于张集这种情况的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多。

    毕竟这次来的全部都是官员,基层的办事员是一个也没来。

    屁话,办事员就算来了,也会提拔成为官员,总不能带着不入流的人来当办事员吧?况且他们也没那个能力啊。

    安南的这场风波,的确给大唐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当然,另一个巨大的隐患则是,这也充分的证明了目前大唐在人才储备方面的空缺。

    关中等地这个情况要少了很多,毕竟每年都会补充不少的新鲜血液,但是一些偏远地区,这个就只能抱歉了。

    来自于四大书院的,很少会有人愿意来这里,而其他书院的,拔尖的学生也进了各个地方的衙门作为后备力量。

    这些地方想要解决问题,只能依靠本地的力量才可以。

    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时候,解决这个问题都只能依靠本地的力量。

    但是安南的教育环境极差,整个安南地区,直属都督府督办的学院仅有一座,且教员实力参差不齐,学员仅有三百多人,下面各县……

    算了,整个安南加起来,大小书院一共只有三座,没错,这些都是有钱人的玩物。

    经过这一轮的扫荡,随着大批官员的落马,书院也紧跟着开始了清理人员的工作。

    首先被清退的是那些犯了大案官员的子弟,其次清退的是那些成绩极差的学员,这些人就是靠着关系进来的,然后混到毕业,通过作假的方式进入官府,趁着上面有人罩,然后飞速的提拔。

    这些人不要求能够成为朝廷的顶梁柱,但至少在安南这个地方当个太上皇还是没问题的,况且他们的前辈已经给他们做出了一个极好的示范流程。

    于是,在第一波的清退中,整个安南三座学府,近千学员中,就卷铺盖离开了将近七百人,后面又陆陆续续的离开了二百人,第一轮清退过后,三座书院仅仅只剩下了一百余人。

    均摊下来,教员都比学生还多,当然了,这些教员也被清退了不少,学生都有问题,教员难道会没问题吗?况且还是安南这个地方。

    这么一搞,整个安南的教育系统算是全军覆没了,紧随着官场系统,一点也不肯落入下风。

    而基层储备力量的不足,也就导致了一个更尴尬的问题,在第一轮的大扫荡过后,剩下的学生,根本不够分的。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南本地人是没办法顶上来的。

    而目前大唐对于公职人员最低的要求是,认字,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哪怕只是一个经过县府承认的书院,走出来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县衙。

    所以,当这个问题摆在李承光的案头的时候,这就比较尴尬了。

    不仅只是李承光束手无策,魏徵与马周也同样束手无策,经验丰富的李道宗,也同样只能无奈的干挠头。

    “现在只能从其他地方招人了……”魏徵显的有些无奈。

    马周摇了摇头,否定道:“不可,安南官场没有安南人,早晚是会出现大问题的。”

    官场其实早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级别的官员可以是别的地方调来的,但是下面的基层,一定是本地的。

    选择本地人这个看似无奈的举动,其实也是蕴含着一定道理的。

    比如说他们熟悉当地的环境,熟悉当地的民风,只要保证廉洁问题,他们会是一股很好的助力。

    而在其他地方,默认的规则是,一个县,至少要保证主薄和县尉是本地人,主薄是做日常琐事的,这个外人还真做不来,县尉则是征收课赋的,这个外人同样做不来。

    甚至可以说,一个县外来的官员,只有县令和县丞,就算有其他的,一个县的外来官员最多不会超过三个人。

    这是基层的特性,再往上的话,州府的官员大多数是来自于本州,有大约三成来自于其他地方。

    而新的区划制度之后,省级单位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能者居上,但基本上会给本地官员预留不低于三成的位置,这不是妥协,而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地方,有些工作,是需要本地人去做的。

    安南官场虽然坏了,但是安南毕竟还是大唐的领土,这里还有三百余万百姓,全部让外人来统治,怕是会引起当地百姓的不满。

    对于这些潜规则,李承光同样也很清楚,而两位大臣的争论,李承光也听到了。

    此时此刻,李承光的脑子里,正在飞速的想着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操作,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

    各个官府不可能只有官而没有吏,也不可能没有那些办事员,一个县只有五个官,手下没有其他的人,就是累死他们,也干不完一个县的工作。

    所以,这件事不能拖的太久。

    就算从其他地区调人过来,这个也有些不太现实,三千多个官员还没来齐呢,一时半会儿的也调不来更多的人。

    “看来只有内部挖掘了!”李承光有些无奈,但语气中却没有任何的无奈,而是无比的坚定。

    李承光很清楚自己就是安南的主心骨,自己的意见必须要坚定,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否则的话,就会给下面的人传输一种不太确定的感觉,做事的时候也会担忧这个事情会不会被随时的砍掉,如果都不用心去做的话,事情又如何能够做好?

    “让各县自己在本县内去发掘,通过民间举荐的方式挑选人品不错,有一定能力的人进入官府担任临时职位,另外将书院余下的这些人分配到各县,去教这些临时举荐上来的人识字,定期考核,若不通过,直接离开,识字没问题之后,再由主官组织对这些临时官员进行政策性的培训,一年后,由岭南省组织进行全面考核,李总督负责监督,若是有时间,孤会亲自来监督,通过考核的,即正式为任命,考核不过的,哪来的回哪去。

    另外,学院要重建,由岭南省负责,在安南地区建设一座省级学院,各州必须建立一座容纳量不低于一千人的书院,各县看情况而定,但必须要建立归属各县的初级学府。

    关于教员,孤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借调一些过来,其他的就各凭本事了,找不到足够的教员,就找一些相对清闲的官员来暂时担任,四年之后,这些新生力量必须顶上来。”李承光无比坚定的说道。

    乱世当下重典,没人愿意来安南这个地方,那就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本地人身上了,三百多万安南人,难道还培养不出这点需要的官员吗?

    李承光的思路也很简单,通过民间举荐,得到的人,能力不说,至少品行是没太大问题的,且能够服众。

    能够服众,这是什么概念?只要这帮人站出来,只要不是官府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基本都可以说服。

    安南现在乱成这副模样,李承光也没指望安南可以立即好起来,他只希望可以维持现状,保持个三五年,等他们将新生代力量培养出来就好。

    调人也好,其他的什么方法也罢,这些虽然看似可以立即解决问题,但却解决不了永远的问题。

    总不能一直从外面调人吧?总不能一有问题就寻求帮助吧?

    建立书院,李承光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在安南地区建立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能力未必能比上四大书院,但自给自用应该问题不大。

    “殿下何不上奏陛下,在南方开设一座国学书院呢?”马周微微一笑,建议道。

    李承光的这个想法很不错,他虽然也想过,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身为大臣,提建议的时候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他必须要想明白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一些后续的问题处置,只有自己了解的足够透彻,才能去提建议。

    不然皇帝或者太子一问你问题,你就说臣还没来得及想好,您先喝口茶歇会,或者先去睡觉吧,等臣想好了再来跟您说?

    开玩笑,谁敢这样,保准不出多久就直接拜拜了。

    马周倒是没想到,李承光的脑袋倒是挺精明的,竟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还想到了要建立体系,还如此坚定的下命令,虽然有些不完美的地方,但那并不重要,自己不就是干这事的吗?

    “在南方建一座国学书院?”李承光微微皱着眉头,暗暗的想着这件事情。

    什么是国学书院?说白了就是国家级书院,由朝廷直管的书院,比如说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的分布很均匀,东西北中,但却唯独缺少了南方,如果是以前也就算了,但是现在,谁都知道南方的重要,而且朝廷也加速了中线南北铁路的建设,一旦铁路通车,南方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会再上一个等级。

    而目前南方的重要性,更多的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原材料。

    就算是按照分布来说的话,也该在南方建一座书院,建书院意味着什么?

    很简单,意味着朝廷为当地开通了一个可以直入朝廷的大门,以前虽然也有,但没有国家书院加成的前提下,这个名额是非常少的,加上这里的学生素质远不如其他地区,所以最终入围的几率并不大。

    现如今整个朝廷,籍贯南方的官员人数,只有不足二十人,而且还都不是在什么要职。

    从这方面来说,在南方建立一座书院,也有利于朝廷近一步控制南方地区。

    “嗯,孤会上奏父皇,请求在广州设立一座书院的。”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李承光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而地点选在广州,这也是没的说的,广州发展相对好一些,地理位置也合适,不选在那里选哪里?安南的山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