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寒士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是将是帅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是将是帅

    夜里挑灯,沈康伏案,仔仔细细的将稻蟹种养的原理与方式一则一则的写下来,其中的注意事项更是写的明明白白,方便张忡日后推行或上报朝廷。

    刘术送上一杯热茶,转手将单衣披在他的双肩上,轻声道:“三郎,明日再写吧,你年纪还小不必如此勤奋,更深夜半,太累眼了。”

    沈康抬手取茶,于唇间轻抿一口,将茶杯放回原处,眼睛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案牍。

    刘术掰着手指头细数道:“来书院这几月,你早起晨练,白日进学,下学便一头钻进藏书楼,夜里还要练字,今日才从家中回来又要熬夜。你是要累坏自个儿吗?早些歇了吧。”

    沈康转眸看向他,笑了笑:“今日不行,县尊大人日理万机,为西平县百姓谋福祉,我得让他早日安心才行。”

    刘术微微摇头,絮絮道:“拗不过你,待会儿小的去给你备些点心。”

    “多谢。”

    刘术转身拾叨着什么,笑道:“这西平县的百姓得计,日后必一茬茬的发达起来,人人称颂父母大人实行利民之政,又有谁会对三郎言语一个谢字?说不得,还有小人暗自笑三郎痴,将这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告与旁人呢。”

    “痴便痴吧,人不能贪心。”

    “哎。”刘术摇摇头,却是笑了:“佳节将至,小的要送信去应天府问候老爷,三郎可要带什么话?”

    沈康这才抬头,转眸看向刘术,露出笑容:“是吗!对啊!又要过年了啊。”

    他泯然一笑,转眸看看鼾声正浓的沈昌,道:“是得送个信儿给先生。”他打开最近常读的书,正翻开的一页中夹着写了一半的信。

    铺开纸来,将最近常看的书与见解写下,又交代了家里发生的变化,以及沈昌即将去往武学进学之事。

    只见那毛尖簌簌于纸上潇洒落下,不知不觉已是洋洋洒洒数千言。

    古人写信大多简练,像沈康这种一写写好几张的,也是少见了。

    他捧着最后一张纸,吹吹墨迹,然后兴高采烈的叠上,交给刘术。

    刘术笑道:“三郎当真想念老爷啊。”

    沈康低低一笑,回道:“是啊,当真,很想念先生。”眼睛盯着烛火,怔怔的一瞬,想起墨斋之中听刘源讲述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小亭之中品茶识器,风雪之下谈梅论骨。

    收回目光,重拾笔墨,继续书写稻蟹种养的细则。

    窗外月是半圆,浮云飘过树梢,微风中间夹着枯黄的落叶,乃是离人心上秋。

    隔日,天更寒。

    刘术将沈康写好的薄薄一册《稻蟹要述》送到了县衙,随即便马不停蹄的赶去邮驿,将书信送了出去。

    次日沈昌便要离开鹿鸣书院了,下晌下学,江柳愖、王麓操、白启常、宋渊等等相熟的同窗做局,请沈家两兄弟在县城落霞酒楼吃饭,以此为沈昌作别。

    十几个少年齐聚一堂,场面热闹是自然的。

    江柳愖大笑道:“还记得当日咱们首次在明伦堂谈思,沈二郎始终不开口,却是谈及崖山海战之时,拍案而起。”

    他学着沈昌的模样,一掌拍在桌子上,将脊背挺的直直的,道:“世人常言国之栋梁,可栋梁是什么!那是梁檩!是正梁!是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大梁,哪有一个是能弯了腰的!”

    众人中大多数没有见到那一日的情景,只是看江柳愖惟妙惟肖的学,却也个个觉得热血沸腾。

    王陆安面色微红,讷讷的道:“沈兄,好气节啊!”

    江柳愖道:“却没想到,你这憨直之人,当真选择了这最直接的法子为国尽忠。”他晃到了沈昌面前,略微弯腰看着他的表情,问道:“你当真不在乎武将位低?”

    沈昌有些不好意思,也是尴尬的挠挠后脑勺,回道:“我本就是个农户人家之子,哪里会在意什么高低的,只要于国有用足矣。”说到此处,他咧嘴一笑道:“感谢诸位同窗为养浩践行,咱今日以茶代酒,多谢!”

    王麓操酒至半酣,以扇扇胸,笑道:“饮些酒吧!”

    想起那日酒醉的丑态,又宿醉后头疼,沈昌转眸看向沈康。

    沈康微微点头道:“情之所至,二兄饮罢。”

    沈昌虽有些后怕,但也觉得这情景不喝不好,硬着头皮唤了酒杯,再拱手道:“养浩酒量不济,诸位可别笑某。”

    王麓操目光略微有些迟缓,往素那份矜贵更加凸显,他缓缓收了扇,举杯道:“来日再聚,共为栋梁。”

    众人一同举杯:“干!”

    从酒楼出来,天色已然暗了,王麓操问道:“乘我的马车回书院吧。”

    沈康摆摆手道:“多谢王兄美意,只是我家已在县里置屋,今日天色已晚,便不回书院了。”

    王麓操有些惊讶,沈家竟然能在县里置产了,又想起稻蟹,也就明白了。

    他点点头道:“倒也方便,那便送你们回家吧。”

    “多谢王兄。”二人一同拱手致谢,登上了王府的马车。

    沈康撩帘对车把式道:“劳烦,东街清凉巷。”

    “是。”车把式垂首应下。

    王麓操转眸看了看沈昌,问道:“沈兄,来日作何打算啊?”

    沈昌似是没明白,打算?

    入了武学,精进学业,来日考武举,为国征战呗。

    一看沈昌茫然的神情,王麓操微微摇头,“啪”的一声打开折扇道:“武学旨在培养将才,但有明一代,又有几位名扬天下的将才呢?”

    沈康知道,王麓操是要说给沈昌干货了。

    只是侧耳倾听,并不打断。

    沈昌疑惑道:“这是为何?”

    王麓操缓缓的扇着胸口,道:“武学与书院不同,在学期间学业好坏并不重要,取得官位全赖武举,而武举中的问策却形同虚设。这便是为何武学多出骁勇善战的战将,而少有运筹帷幄的将帅。”

    他顿了顿,接着道:“当今,有倭寇北虏虎视眈眈,我皇较之往代更重武学。但武举出身到底比不上科举,走上官场以后,武举出身更是被文人轻视。养浩,你想成为战将还是将帅?”

    沈昌双拳微握:“将帅。”

    王麓操意料之中的点点头,道:“其一,不要只重武功而忽略问策与兵法谋略。其二,要学会与那些老腐儒相融,得到他们的拥戴。你,明白了吗?”

    沈昌虽然憨直,但却一点就透。

    他明白了,想要为将帅,必须通晓问策谋略,这是先决条件。而想要当大官,必须得学会和文官沟通,这都是在告诉他,不要以为做武官就不需要动脑子了。

    王麓操微笑着拍拍沈昌的肩膀,缓缓的道:“儒将,是条捷径。”说完,他慎之又重的看了看沈昌,而后又笑了起来:“究竟如何,还要看养浩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