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出海
经过海军司令员同志的精心安排,陈北冥想要进入潜艇的计划终于得以实现。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杨洋带来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并介绍道:“陈北冥同志,这是321潜艇的艇长黄北翔同志,这是副艇长高战辉同志,这次我们跟同他们的潜艇一起出海。”
“艇长你好。”陈北冥连忙和对方见礼。
这两个人都是比较好说话的那一类,性格温和,待人处事也非常优秀,能宽容别人的缺点,是司令员精心挑出来的,为的就是防止陈北冥上了潜艇以后无法适应,然后和潜艇主官之间发生矛盾。
“小陈,我们明天一早出海,你今天好好休息休息。”艇长黄北翔笑着介绍。
“哦,对了,我们潜艇里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规定,有些东西是不能带的,这个一会儿让杨洋同志给你介绍一下,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再和我们说,可以吗?”副艇长道。
两个人都是客客气气的,看得出来,他们都有点担心陈北冥适应不了。
不过陈北冥也没多说什么,人家的担心其实非常正常,潜艇毕竟不是一般的地方,实话实说,十个人当中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是适应不了的。
“好的,如果我有什么不清楚的,我会来和你们沟通的。”陈北冥也礼貌的回答。
这之后双方就分开了,杨洋驱车带着陈北冥去了321潜艇所在的基地,那里和海军陆战队并不在一个地方,不过间隔也不算太远。
到了基地,杨洋先带陈北冥参观了潜艇兵的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里的器材和项目,一些是陈北冥熟悉的,陆军里也有,但另外一些就比较少见了,比如防眩晕训练用的器材之类的,他就只有在空军里见过,还有一些设备,则一看就是专门为潜艇兵设计的。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参观项目就是模拟舱。
这些模拟舱的外形和仪表设计什么的都跟真实的潜艇差不多,每一个潜艇兵都得在里面一遍又一遍的训练,直到把每一个仪表盘和每一根管道都熟悉得就像左手摸右手一样。
陈北冥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设计潜艇模型。
拍电影时,有时候可以进艇拍摄,但显然,大部分都只能在模型里拍摄,而一些镜头的拍摄陈北冥只能在自己搭建的模拟舱里,比如一些爆炸镜头,一些破坏性之类的镜头,那就只能在自己搭建的模拟舱里进行,要是真的在人家的模拟舱里拍爆炸,海军基地只怕要找他拼命,尽管只是一个模拟仓,但也是造价不菲的,海军的经费相当有限,随便一个都损失不起。
在潜艇基地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十点,杨洋过来喊陈北冥:“小山,准备出发了。”
“好。”正在构思剧本的陈北冥应了一声,然后站起,动作麻利的把东西收了起来放进包里。
“你不带点别的东西?”杨洋看见陈北冥只是提了一个简单的包,里面只有一个笔记本之类的,不由有些奇怪。
她可是专门拖了一个行李箱的。
“男人嘛,没什么准备的。”陈北冥笑道。
杨洋听了,脸上不由微微发烫,她的东西的确不少,整整一个小行李箱,她隐隐觉得陈北冥的话里好像是讽刺她似的,有点不满,想赌气把行李箱留下来,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忍气吞声,这个箱子是一定要带的,女人嘛,总有很多零零碎碎的东西不能不带。
两个人一起出了基地,一起朝海港走去。
基地外面的海港是专门修建的,用来停放潜艇。
两个人来到海港的时候,潜艇里的官兵们都已经到位了,正整齐的在潜艇上战成一列。
陈北冥和杨洋连忙在别人的带领下跟着上艇。
首先是政委例行做动员,然后是官兵们一起喊了一遍艇训、并进行出航前的例行宣誓。
看着这庄严而神圣的一幕,陈北冥心中不由自已的漾起一种奇异的感觉,只觉满腔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这也许就是军人存在的价值吧!
宣誓完毕,副艇长一转身,面向艇长敬礼:“报告艇长同志,321艇宣誓完毕,请指示!”艇长黄北翔平静的说道:“出航!”副艇长于是一转身,面向全体官兵,声若洪钟的、严肃而郑重的大喊一声:“出航——”
很快,一个士兵小跑而出,打开潜艇入口,并率先入艇,其他人则鱼贯而入。
就在大家紧张而又快速有序的进入潜艇之际,陈北冥的心中忽然一跳,刹那,他猛的转身,看向了不远处的山里。
潜艇所在的海港背后有一座并不算高的小山,山中丛林茂密,植被葱翠,是当地老百姓经常休闲光顾的地方。
“怎么了?”杨洋看见陈北冥盯着那边看,不由有些奇怪。
“你有没有觉得好像有人在监视我们?”陈北冥低声道。
“监视我们?”杨洋一愣,刹那,她哑然失笑起来:“你不会是紧张过度了吧?这还没出海呢,就出现幻觉了?”
她不以为然。
但陈北冥相信,刚才的直觉不会错,真的有人在暗暗看着他们。
只是等他仔细去感受时,那种感觉却再也没有了。
“赶紧走吧,到我们了。”杨洋道。
官兵们都进去了,现在轮到陈北冥和杨洋。
“你先来。”陈北冥对杨洋道。
杨洋也不客气,率先入艇。
随后,陈北冥也跟着进去。
不得不承认,哪怕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陈北冥真的进入潜艇后,却还是觉得不太舒服,首先就是入口太小,真的只能够他一个人勉强进入,毫不夸张的说,要是一个体重两百多斤的胖子,只怕怎么死拉硬拽都进不去。
而且,刚一进入潜艇,立即就有一大股令人不太舒服的味道传来,不是臭味,但也说不清楚那是什么味道,反正怪怪的,令人不舒服。
潜艇上,艇长下达命令:“各就离码头岗位。”
片刻,艇长再次下令:“收回一缆。”
负责这个工作的几个官兵听见了,都大声回答:“收回一缆。”
片刻,艇长又下令:“收回三四缆。”
官兵们又一起回答:“收回三四缆绳。”
过了一会儿,艇长又下令:“后退一。”
“后退一!”那几个士兵又大喊,并且迅速完成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