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诡三国 > 第2919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第2919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养寇为患,不仅仅是停留在嘴边,也是一些人确实会去做的事。

    大汉三四百年,西域不是一个好地方,却是一个养寇的好地方。

    在西域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敌人。

    有永远也打不完的敌人。

    就像是东汉之西羌,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多的羌人反叛。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西域重新回归到了大汉的脚下,纳入了骠骑的地盘,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次的回归和之前又有什么区别,更不知道斐潜对于西域的态度究竟和之前的皇帝又有什么不同,所以他们很习惯的就按照原先的惯例在运作了。

    吕布就是如此。

    魏续实际上是吕布的意志的延伸。

    或许在他们的心中,一个没有战争的武将,就毫无价值。实际上他们或许也明白,打太久的战争,其实并没有对于国家有什么好处,但是……只要对于他们有好处就行了。

    就像是商人。

    好商人不是没有,但是当环境恶劣,法规不健全的时候,那些愿意让出利润来,让大家都有好处的商人,往往最终都会被奸商所吞并,劣币驱逐良币,并非只有发生在货币上。

    这一类的奸商,往往嘴里又是叫嚣着『无国界』。或者说,对于这一类的商人来说,就是喜欢打破界限,习惯试探红线。

    煽动暴乱的整个的过程,其实很简单。

    首先要有矛盾。

    这一点,并不缺乏。

    西海城中,或许当下什么都缺,但是不缺的就是内部矛盾。

    各种各样,或是被遮蔽,或是被压制,或是被搁浅,或是被拖延,反正在吕布来了西海城之后,产生出来的各种应该解决,但是一直都没能解决的矛盾。

    第二,要有挑起事情的人。

    关二不算是好人,因为真正的好人往往都是为难自己,而不是为难旁人。

    他是商人,只要有钱赚,什么都好说,什么都可以卖。

    魏续也不可能将军资器械统统都变成钱,必须要通过这些商人。

    老德来了,胖子安来了,关二也来了……

    所以西海城是先有了这些商人,才有了盗卖军械,还是先有盗卖军械,才引来了这些商人?

    虽然说张辽在之前清理过一遍,但是主要针对的是西海城和都护府的官吏,对于这些商人并没有动手,但是这些商人依旧心中不安,害怕骠骑大将军来的时候,就是他们的末日。所以关二等人,自然就谋划着要逃跑,先躲起来,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看看后续的情况再说,毕竟他们手中的钱财,都是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怎么能轻易舍弃?

    第三,要有引子。

    关二就将目光,盯在了西海城中残余的官吏身上。

    这些官吏同样不是什么好人,更谈不上什么冤枉。如果这些官吏平日里面都是按照规矩来,西海城根本就不会有关二这种人的存在。

    张辽清理了大都护府和西海城中的一部分的官吏,但是还有一些剩余了下来,并不代表说这些官吏就是清白无暇,而是张辽当时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可以替代这些人,去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也就让这些西海城基层的官吏存留了下来。

    那么这些基层的官吏,会觉得是张辽仁慈,放了他们一马,所以因此就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么?

    或许有。

    但是绝大多数的,依旧会觉得『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也不问价……』

    或是『老子怎么这么倒霉……』

    在观念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之前,官吏的思想便是依旧是封建王朝的思维模式。

    同时,对于西海城内的普通百姓,能感觉到整体局势的变化,知晓整个大局的走向么?

    或许也有。

    但是绝大多数的,依旧是没能形成什么完整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时候是被情绪所驱动。

    西域动荡,西海即将面临危险,这些普通的百姓,他们之所以留在西海城,一方面是因为觉得西海城好歹是个城,有城墙的防御,另外一方面则是不舍得放下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些资产。

    包括但不限于田亩和房产……

    他们舍不得,即便是知道危险,知道困难,也只能是忍耐着。

    那些动不动就将世界很大想去看看放在嘴边,并且还能去变成实践的,往往都是年轻人,而中年人则是一声不吭,即便是中年人同样也清楚世界很大,但中年人也同时知道房贷很多,孩子很小。

    走不了,或是不舍得走的百姓,并不代表说就没有担忧和恐惧,不会感受到痛苦,若是没有波动也就说不得像是死水一样的忍耐下去,但是关二等人的行为,却像是点燃了一些火头,让有些压抑到了极限的百姓也跟着躁动了起来。

    如果说这些剩余的西海城官吏,能够有一丁点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思考一小会儿,能够真切解决百姓心中的忧心和疑虑,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

    只可惜,张辽只是一名杰出的骑兵将领,他不是能够将人心玩弄得如在股掌之间的贾诩。他在领兵出发的时候,考虑的更多只是西海城的兵卒,对于西海城中的民众,他考虑较少。这当然不是说责任在张辽,而是西海城当下已经是一个扭曲的状态,不能用正常的规则去揣测了。

    西域联军大举来犯,战争就在眼前,这无疑是形势相当严峻的。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西海城内的市坊一般来说都处于宵禁管辖之内,甚至连白天都不允许民众自由活动。这样的政令,其实百姓也能理解,毕竟是特殊时期,应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和物品传递产生的传播风险。

    所以西海城中,是采用静……呸,宵禁管理的,禁止一切非法聚会,也自然禁止店铺买卖,在西海城中的民众所需,都是由里坊的官吏负责领取,然后分发给城中坊内百姓。

    这些是不是应有之理?

    然后问题就来了。

    官吏可以最先搞到粮食配给。

    所以官吏上下都能吃好的,甚至还有剩!

    然后百姓便是什么都没有……

    有时候,官吏会太累了,会忘了,会遗漏了。

    这不是很正常么?

    封建王朝当中的官吏,有哪一个是尽职尽责为了百姓的?

    结果,官吏偷吃的行为,被饥饿的百姓撞了一个正着!

    里坊里面的这些官吏,恼羞成怒的大声叱责民众,觉得这些民众无组织无纪律,破坏了宵禁管理,违背了西海城的律法,原本以为这样就能让民众退缩,因为他们之前也不仅仅是遇到眼前这样的一次问题,然后每当他们开始呵斥民众的时候,这些民众就会缩回去,所以里坊的官吏也就习惯性的再一次施展起他们的呵斥大法起来。

    不就是吃点喝点,甚至不是龙肝凤胆,只是用来充饥而已,至于这么小题大做么?

    可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竟然不管用!

    原本就紧张和惶恐的情绪,被点燃了……

    汉代的普通百姓可以带刀的,也可以拿枪的,但是要将枪头取下来,和木柄两处分置。汉代的民众甚至还可以拥有远程武器,射击动能远远大于1.8焦耳的弓箭!

    汉代民间是禁弩和甲。

    甲,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至于弩么……

    只有弩才可以让一个普通的民众,也能随时拥有远距离杀死某个人的能力。

    弓箭是要练的,一般人练不起。每一天都要为了两餐而努力活着的百姓,是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和金钱来练习弓箭的。

    华夏古代为什么要严格管制兵器?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毕竟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思维里面,这个天下是谁家的?当然是皇上家的!所以作为一家之主的皇帝,肯定不希望家里下人或者佣人每天拿着武器横着走。毕竟万一有一天,老百姓想不开了,那么原本尊贵无比的皇帝,岂不是变成了服务民众的打工仔了,这如何能行?

    当然皇帝重点防着的,并不是那些最底层的百姓,而是那些借着民间的由头,私藏兵甲的地方豪强。

    华夏封建王朝的官吏其实是很厉害的,是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认知范围的,尤其是最顶层的那一部分官吏,他们在面对封建王朝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集中,财富分化明显,民间矛盾凸显的趋势下,基本上都预见了百姓会有暴动、抗法、起义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所以必然就将具有杀伤性的武器列入了管理与控制的范畴。

    比如元朝和清朝。

    元律规定,『诸私藏甲全副者,处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片下堪穿系御敌者,笞三十七。枪、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处死;五件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四件以上,杖七十七,徒二年;不堪使用,笞五十七。弓箭私有十副者,处死;五副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四副以下,杖七十七,徒二年;不成副,笞五十七』……

    清朝则是对于火器的禁令非常的严格,甚至不仅是处理单个人,连家庭和邻居一同都杀,『私铸红衣等大小炮位及抬枪者,不论官员军民人等及铸造匠役,一并处斩,妻子给付功臣之家为奴,家产入官。铸造处所邻右、房主、里长等,俱拟绞监候。』

    只不过,即便如此严格禁令,问题依旧在矛盾依旧有……

    西海城中,还是有一些普通民众的。就算是西域联军即将到来,张辽组织了两次的民众迁徙,但是对于西海城中,官吏及其家属每天的吃吃喝喝,拉屎拉尿等等,都不可能是自己亲自去获取,亲自去清理的,必然是要有些普通的民众来服务于他们。

    在外敌来临的时候,本应该齐心对外的。

    这一点,西海城中的官吏清楚,百姓也是清楚。

    可问题是,为什么在本来应该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众志成城,越是艰难时刻,越是要坚定信心,一同携手齐心、全力以赴打赢这场西域联军的战事的时候,却出了问题?

    是刁民有意挑衅?

    是贱民不服管理?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就是在明明是同样的生死危机面前,相互之间的人心依旧是不能相通的。

    谁不想安全?

    谁不想要保护自己的家人?

    尤其是在战时配给制度之下,普通百姓自家的老人孩子想要吃一点软乎的,根本就没有!

    若是大家都没有,那也成。

    可偏偏官吏有。

    之前还能给点钱,多少搞一些,但是张辽来了之后这些官吏有些害怕了,不敢收钱,怕被举报,所以干脆就脸一横,对于这些百姓呵斥连连,表示什么都没有。

    反正收钱这事情,来日方长不是么?

    当然,也有可能是官吏觉得这些百姓不懂事,给的钱不到位,看不上。至少也要是翡翠玉石什么的才成,几个铜板有什么?

    人就是善忘的,张辽前脚一走,很多人就缓出了一口长气,觉得事情已经结束了,自己也稳了。他们觉得这些刁民怎么敢闹事,却忘了人在饥饿的时候是最可怕的……

    纷乱的百姓愤怒的杀死了偷吃的官吏,旋即冲击了其他一些官吏的宅院。

    而在这样的纷乱下,关二等人便是趁着乱跑了。

    当然,如果说这些官吏能够立刻调配人手进行处理,不管是用什么方式,甚至是铁血的办法,反正是封建社会,说不得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过后也就消停了下来,可问题是西海城中大部分的兵卒都被张辽和韩正带走了,城中剩下的力量本身就不多,在加上这些官吏又有些松懈,没能够反应迅速叫支援,于是第一天一开始只是小规模的混乱,但是随着这样的混乱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第二天就开始慢慢的变成了大规模的混乱。

    等第三天的时候,太史慈带着人赶到西海城,城中已经有多处的火头了。

    看着城门洞开,街道上血迹斑斑的情形,太史慈怒不可遏。

    如今街上已经空无一人,家家闭门,户户落锁,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临近街道的一些大宅院,则是已经门户洞开,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些散落着的各种杂物,还有些血腥味从中传了出来。

    太史慈咬着牙。

    忽然之间,太史慈骑着的马蹄下咕噜一响,一个黑色的东西被马蹄踢了出去,这个意外似乎也吓了战马一跳,战马人立而起,恢恢叫了两声,方落了下来,喷了两声的响鼻。

    此时太史慈才发现方才滚到了战马腹部之下的东西,是个人头。

    在远处,街道之上,巷子之中,也是横七竖八的尸体。

    而再远的地方,则是慌忙而来的留守在城中,迟迟才接到了信息的官吏和军校。

    『这是怎么回事?!』太史慈怒声问道,『城中因何生乱?!』

    留守的文吏斜眼看军校,军校斜眼看文吏,片刻之后便是异口同声,『小人不清楚……』

    『不清楚?』太史慈放在刀柄上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那你们清楚什么?』

    『乱民,是乱民冲击城内,屠戮无辜……』

    太史慈冷笑了一声,『乱民?那么这些民众为何作乱?』

    『这个……小的不知道……』文吏和军校深深的将头低下,一声不吭。

    『那就说你们都做了一些什么?』太史慈吸了几口气,将情绪稳定下来。

    说这个,留守的文官和军校就来劲了。

    他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在骚乱发生的时候做出了多少的贡献,做了多少的努力,保护了多少民众的安全,尤其是防护了西海城中的重要设施没有受到乱民的侵扰等等。

    至于在保护的那些民众当中,是不是大部分属于官宦家属,那些守护的重要设施是不是包括他们自己的宅院,那就没有必要细说了。

    太史慈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斐潜之前会找他特意说那些话了。

    西域的问题,不仅仅是吕布一个人的问题,即便是张辽已经清理过了一遍,依旧是如此。

    张辽在,西海城似乎都没问题。

    张辽等人一走,西海城里面就出问题。

    这算是什么?

    留守的文吏和军校害怕么?

    既害怕也不害怕。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其实知道这么做其实是有问题的,就像是太史慈追问他们的时候,他们的沉默和难看就已经是证明了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有基础的廉耻心和责任感,但是回避了,就像是回避了太史慈问他们的问题一样。

    不清楚。

    不知道。

    待调查。

    等通知。

    太史慈默默地看着这些人,这些人低眉顺眼的谦卑的弯着腰站着。

    这是在表示敬畏么?

    确实是,只不过这些人敬畏的并不是太史慈,而是权柄。

    太史慈所代表的权柄。

    『伱们……』太史慈的目光从他们的身上略过,看向了斑驳血迹的街道,『西海城才建成了几年……』

    留守的文吏和军校相互看看,不明就里。

    『传令下去,』太史慈懒得再和这些文吏和军校拉扯,『立刻整顿收拾城中骚乱,救火治灾!』

    留守军校和文吏大声的应答,然后便是行动了起来。

    『将主,为什么不行军法,斩了这些蠹虫?』太史慈身边的心腹问道。

    太史慈看着那些似乎忽然之间充满了活力,开始呼呼喝喝的留守文吏和军校,『不急。主公有言,如遇大事,当有静气……这里面有些问题,我还没能完全想明白……先稳定局势,等我想明白了,再慢慢炮制这些人不迟!』

    (本章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