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5-06赛季在欧冠决赛中惜败给彼时的欧洲王者巴塞罗那,亨利、维埃拉、博格坎普、皮雷等曾经帮助球队创造过无数辉煌荣耀的球星们都相继离开之后,从严格意义上讲,阿森纳队已经再也算不上是一支豪门球队了。
不论是他们的战绩,还是对于球星们的吸引力,都已经被很多球队远远甩在了身后。年年被球迷们戏称为“争四狂魔”,勉强参加欧冠后也是次次止步于八强之外,成功地接过了十年前皇马“梦八”的称号。
不过在曼城和切尔西依然稳健、曼联和利物浦渐渐恢复了昔日的实力、热刺等新生力量又强势崛起的情况下,枪手已经连英超第四的位置也保不住了,这样的表现别说是豪门了,一流球队的名号估计都会有不少中立球迷产生质疑。
但是现实的状态却是与理论相距甚远的,即便大家总是在吐槽阿森纳的落魄,但心中却始终默认它仍然还是欧洲足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强队,原因非常简单,坐在海布里以及后来的酋长球场主队教练席上的那个人是一位名叫阿尔赛纳·温格的法国老人。
成为枪手主帅的22年间,帮助这支位于伦敦北部的俱乐部三夺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七次称雄足总杯(为历史上夺得该项冠军次数最多的教练)、两次联赛杯亚军以及一次欧冠亚军,并且还完成了英超历史上的第一个以不败战绩夺冠的神迹,同时还打破了英格兰顶级联赛的不败纪录。这些荣誉无不在说明这支绰号兵工厂的球队,在教授的带领下曾经是多么的强大过。
而相较于带队成绩而言,温格给阿森纳甚至整个英国足球做出的最大贡献则他先进的技术和训练理念,在他登陆英伦三岛之前,老牌的英国主教练只是会根据赛前拿到的一份关于对手的球探报告来进行排兵布阵,在战术研究方面基本没有任何的细节,粗糙的程度堪比搁置了两夜的全麦面包一般。
正是这位当时被认为是位“不懂足球的学究”(英国媒体语),让已经腐朽陈旧了上百年的英国人看到了改变的契机,他为已经多年无法在欧战中取得荣誉、处于挣扎中的英超联赛带来了新的活力、技术风格的战术思想和现代化的训练模式。可以说是教授同弗格森爵士一起帮助英格兰联赛重新开启了属于现代足球的新时期,尊称他们为这个时代的先驱,我想是绝不过分的。
温格的这22年当中,已经将自己的烙印深深刻在了阿森纳俱乐部的每一寸土地上,除了资历极老的球迷之外,想必已经没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在他接过枪手教鞭之前,这支球队在另一外名帅乔治·格拉汉姆大的带领下,一直是以球风强悍、踢法硬朗的铁血军团形象驰骋于绿茵场内的了。虽然那支球队也曾获得了联赛、足总杯、联赛杯、欧洲优胜者杯等众多的荣誉,但现在的球迷一提起阿森纳来,脑海中蹦出来的第一印象一定会是进攻行云流水的技术流派战术,而这就是教授赋予球队的特有标签。
如果说阿森纳就是温格的球队,想来应该没有几个人会提出反对的意见来,两者已经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了,所以李慕迪才会对这位功勋名帅主动提出离职的消息感到如此的震惊。不过在听到对方将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后,都灵主帅这才明白老人的无奈。
虽然因为球队成绩的连年低迷,外界始终都有呼吁他下课的声音,但都不算大,直到今年极有可能无法获得欧冠参赛资格的时候,球迷们才开始大规模的倒戈行动。不过如果俱乐部高层还能够全力给予支持的话,心中对于足球、对于球队一直割舍不下的温格也不会做出离队的选择,可惜情况却没能朝向童话般的故事方向发展下去。
来自美国的世界顶级体育产业克伦克家族,于2011年成功收购阿森纳63%股份从而获得了俱乐部绝对控制权后,成为了这支欧洲豪门的新主人,同时枪手财政紧缩的政策也得以被延续下去了。
虽然因为举债修建酋长球场,使得温格在长达五六个赛季之内都没有什么转会资金用于更新球队阵容,但在咬牙坚持下来之后,其实枪手在进入2010年之后的资金压力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可原本有机会复兴的势头却因为俱乐部新拥有者的上台而遗憾错过了。
名下还拥有NBA丹佛掘金篮球队、NHL科罗拉多雪崩冰球队以及NFL圣路易斯公羊足球队等多家职业球会的克伦克家族,一贯于在使用长期投资的经营方式对球队进行管理,他们喜欢聘请总裁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对球队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并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决策权。但是长期经营的方式也注定了他们不会像阿布和曼苏尔那样进行大手笔的投资,同时克伦克家族对阿森纳的商业价值的开发能力也远不如格雷泽家族,这些才是枪手这几个赛季崩盘的最根本原因,主教练只不过是个背锅的而已。
可是球迷们却不会理解教授的苦衷,他们只是将球队成绩不理想的罪责全都推在了主教练的头上,着实的不公平。而管理层在这个时候竟然也没有如之前那样在外界发表力挺自己的言论,这让温格感受到了冰冷的寒意。
虽然不甘心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从挚爱的教练席位上离开,但通过几次与俱乐部高层的交流之后,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避免到本赛季结束时从俱乐部那里得到一纸解聘的通知,让自己背上一个巨大耻辱的情况发生,温格只能选择自己主动离职来作为挽回最后颜面的手段。
当然,这个决定目前还没有被公布出去,只是在同家人商量之后上报给了俱乐部。之前有媒体发文宣称,如果阿森纳能够复制上赛季曼联的足迹,通过夺得欧洲联赛冠军从而以“曲线救国”的方式重返欧冠联赛,俱乐部或许依然会选择与他续约。但是这一天,在瑞士尼翁的一家酒店中,李慕迪亲耳从当事人的嘴中得到了那个悲伤的消息:无论枪手的本赛季剩余的比赛中打出怎么的战绩来,球队都会在大概四十多天之后结束一个辉煌的时代,一切都已经被确定下来了。
不过温格在自己身处于一堆焦头烂额烦心事的情况下还要特意拿出时间来找都灵主帅面谈,显然是不是为了诉苦来的。即便算得上是被迫离开了兵工厂的教练席,但作为一名百分之一百的枪手支持者,他显然还是割舍不下这支在他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球队,希望能够向俱乐部推荐一位合适的接班人,在执教理念和培养后备人才方面与其有着高度重合度的李慕迪,就是他心目中最佳的那个人选。
虽然明知道俱乐部高层在选择新帅的事项上基本不会参考他的个人意见,在自己的理念被认作是不符合阿森纳现代需求的情况下,聘请一位风格类似的主帅也几乎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但有时候格外倔强的教授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有可能令球队重新崛起的,于是便出现了两个人在抽签仪式后私下单独会面的场景。
面对是否愿意成为阿森纳主教练这个单刀直入式的询问,已经对于都灵主席那个修建新球场计划搞怕了的李慕迪自然不会回绝跳槽到一家豪门球队的提议,但两个人也都知道,即将到来的那个夏天,都灵主帅基本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在与温格分手之后,克伦克家族肯定是希望能够请到一位知名度和执教履历都很出色的新教头,这不但是要符合俱乐部在足坛当中的地位,也是俱乐部高层对于球队成绩要求的必然体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家族或者说财团的领袖斯坦·克伦克都在强调他们是在以商人的身份来经营球会的,因此在他看来,只要阿森纳能够打进欧冠联赛,可以从欧足联那里得到不匪的欧冠参赛奖金,就算是符合最基本的商务需求了。
而作为球队的主教练,温格也算是配合自家Boss的经营理念,一直在转会市场上以缝缝补补、小打小闹的交易为主,使得俱乐部的年度财报总是很好看,但在竞技成绩上则是比较糟糕的。
不过,最近的一两个赛季中,阿森纳为了引援、留住核心球员而花出了超出预计的费用,这引起了克伦克家族的警觉。为了留下德国国脚厄齐尔,球队被迫给这位皇马弃将开出了超高的薪水,不过却无法留住去意已决的桑切斯,智利大腿毅然决然地想要逃离酋长球场,并且还一心要加盟死敌曼联,令枪手上下感到非常难堪。
更重要的是,随着球队成绩的下滑,酋长球场的上座率已经出现了持续走低的态势,这对阿森纳的俱乐部形象、品牌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即便俱乐部拥有者再不愿意投入资金到调整阵容方面上,为了保证能在下赛季提升成绩,也不得不继续拿出一定的欧元来,但考虑到队内已经有了拉卡泽特和奥巴梅杨这样的新援,想必这笔费用的数字也不会太大吧。
而既然人家拿出了“血本”,自然也就在球队成绩上的要求会做出相应的高要求了,对于新帅的人选也会是优中选优的,以李慕迪目前简短又苍白的履历而看,成功应聘的可能性确实不会太大。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温格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出现,便来积极地接触一下都灵主帅,看是否能够让对方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工作。
不过两个人在冷静的状态下交流了一阵子之后,教授就放弃了发动自己所剩不多的人脉关系强行推荐李慕迪上位的计划,毕竟胜算实在是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但双方也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对于两者未来的发展做了一次畅谈。
虽然丢掉了22年的铁饭碗,但贵为世界顶级名帅,温格自然是不愁找不到下家的。其实从上个赛季结束开始,巴黎圣日耳曼就表达过希望他成为球队新足球总监的意愿。在经历了多个狂烧钱但球队在欧冠中的成绩却不甚理想的赛季之后,土豪如卡塔尔财团般的俱乐部拥有者也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运营的策略,从而让球队能有大的突破。而邀请到温格来担任俱乐部的CEO,无疑是他们新计划的重要一环。
而在目前温格从阿森纳离任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虽然辞职的消息还并没有被外界所得之,但以法甲豪门的人脉关系,还是率先得到了这个绝密),大巴黎似乎正在考虑其它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不能排除聘请教授出任主教练职位的可能。当然,据媒体的报道,现在更接近巴黎帅位的还是前多特蒙德主教练图赫尔,考虑到温格对于德语的掌握程度,看上去维持让温格负责俱乐部运营、搭档图赫尔的计划还是比较理想的。
至于李慕迪的想法,也是没有向对方有所隐瞒,由于都灵俱乐部的新建球场计划基本上是无法被放弃掉了,所以不愿重复阿森纳之前几年财政紧缩困局的他,已经决定会在下赛季现有合同到期后另投新东家了。如果到时枪手的帅位还处于空缺的状态,也许经过这两个赛季在意大利的成绩积累,李慕迪就有可能成为新帅的备选之一了。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左右的交流之后,两个人算是将各自对于未来的规划都讲了出来,为之后的更深入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双方彼此送出了一波毒奶,希望两队可以在欧洲联赛的决赛中胜利会师,之后便分手了。
这番畅谈在日后温格的个人回忆录中也有所提及,因为他为之后的一些重要事件做出了良好的铺垫工作,也成为了后世的一桩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