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争之时:洪武圣君 > 初露锋芒,争夺天下(一)

初露锋芒,争夺天下(一)

    至正十四年(1354年)这一年,对于太祖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同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太祖遇到了一个为他日后谋划天下的人。这个人在太祖日后的成功路上,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把他的名字重点说一遍:李善长!

    当然,这一年也是“大周”皇帝张士诚的起义之次年。

    在与李善长交谈过后,太祖对日后的前进道路便认识得更加清楚了,对日后要夺取怎样的成果,也有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规划了。

    于是太祖思量再三,决定将李善长留在军中做幕府书记,协调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为日后共创大业奠定根本的基础。

    接着太祖马不停蹄地冲向滁州,有李善长这种文人帮助出谋划策,又有太祖等人亲自浴血奋战,不久就取下了滁州。就在取下滁州不久之后,太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的名字是李文忠)前来投靠。

    太祖见到自己的亲人们大多回到了自己身边,心中十分欢喜。从这一件事情中,太祖便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士兵,无论如何浴血奋战,无论如何冲杀在前线,无论多么勇敢多么不怕死,在这种大乱之时,在没有远大抱负的首领和领导手下,是毫无出路的。

    想要造福天下,停止刀戈相向,四海升荣,那么只有一种方法:就是自己带领着自己的“枪杆子”,创出属于自己的天下,下好一盘属于自己的天下的大棋局,最后完成大一统。

    不忘记自己的初心,改革变法,所有人不搞特殊,天下才能合家团聚!

    太祖双眼中充满了苍凉,因为在太祖的内心深处太明白了,能够像他这样亲朋好友再相聚,是多么的不容易。想到这里,太祖长长一叹,缓缓将头仰了起来,看着天空。

    “贼老天!你凭什么让这天下如此混乱?我这二十七年,一路走来,所见到的全部都是流离失所,尸骨遍地,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接着,太祖便于来投靠的亲戚相谈,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自己的二哥,三哥和姐姐都去世了。太祖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怅然若失。

    太祖把同情的目光看向了一些孤儿,想到自己悲惨的身世之后,就将一起投靠而来的三个孩子收做了养子,并全部给他们赐了朱姓。

    在现在,太祖的心中就隐隐约约有了这样的一句话: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百姓都是自己的臣民,都是自己的孩子!

    后来太祖就本着这样的心态,接连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或许,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才让太祖在日后的群雄兼并战中,夺得了最后的胜利。

    太祖在外面一路猛攻猛打,但是后院(濠州城内)却起了火。

    这个火是怎么起的呀?那是因为郭子兴受到了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实在是在城中没有立锥之地了,再加上,彭早住又已经死了,赵均用彻底掌握了整个城内的兵权,日子过得越发艰难。

    太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尤其会对郭子兴置之不理?

    于是太祖便遣人写了一封书信给赵均用:“吾闻之:‘有德不酬,是谓悖德;有恩不报,是谓孤恩。’悖德孤恩,丈夫不为,又况人心,难以逆料?郭公虽或可图,其部属犹众万。一事有不然,公亦岂能独安?莫若善待之,使各守其所,唇齿相依,计之上也。不然,唇亡齿寒,吾窃为公不取时。”(《明实录》)

    赵均用将这一封信读罢之后,就听到了太祖已经占领了滁州的消息,不仅仅如此,还坐拥了数万士兵,于是赵均用咬了咬牙,对郭子兴稍加以礼相待。

    即便如此,郭子兴还是在城内举步难行,想要出个城,那更是根本没有可能的。换句话讲,现在郭子兴就已经被囚禁在了濠州城内。

    太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暗暗盘算。

    赵均用和孙德崖是两个贪财忘利的人,想要将郭子兴救出来,是一件极其简单且容易的事情,只要对他们二人稍加金钱诱惑,足矣。

    于是太祖一面遣人带着不少的礼物,前去拜见赵均用孙德崖,而另一方面,则是贿赂看守、监督郭子兴的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兵,这样郭子兴才免遭了囚禁。

    太祖又遣人给郭子兴书信,表示十分欢迎岳父来自己这里。

    听到这话的郭子兴,马上带领剩下来的不足万人,赶到了滁州,投奔太祖。

    郭子兴进城后不久,就见到了太祖的三万士兵,放眼望去,这些士兵们军容整肃,号令严明,于是十分欢喜。

    但是郭子兴毕竟是一个普通人,对于兵权不在自己手中的情况,还是十分担忧的。

    太祖是何等聪明啊?

    立刻就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马上将手中的兵权全部交给了郭子兴掌控,而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空有名分的长官位置了。

    即便如此,郭子欣的心中仍然有一些疑虑。于是又下了一道指令,希望李善长能够来到自己的身边,共谋大事,但是李善长却死活不肯接这一道旨意,一直留在太祖的身边,最终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

    虽然郭子兴的要求,太祖并没有全部答应,但是在郭子兴的心中已经明白,太祖是个忠臣了。至少自己在向他要去军权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是绝对的忠诚。

    但是太祖的心中真的是这样想的吗?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不过,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成王败寇耳。

    时光飞逝,东升西落的太阳已经不知道又轮回了多少次,南归的大雁此刻又飞了回去。转眼已经来到了冬天的十月份。

    今年的冬季与往年不同,因为此刻,元朝的丞相脱脱,已经将张士诚打得大败,并且派兵包围了六合!张士诚的起义军此时此刻,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在这个节骨眼上,同样受到影响的,自然还有呆在滁州城的太祖!

    此刻的太祖已经站在巨大的地图面前有一日的时间了,他的目光深邃,面容刚毅,举手投足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信,此刻的他正在权衡利弊。

    终于太祖他下定了决心,向着部将说道:“六合破,滁且不免。”(《明史》)

    但是郭子兴却并不打算出兵,因为郭子兴和张士诚手下的元帅有隔阂。太祖就来劝解道:“此乃唇亡齿寒之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而到最后全局垮掉,私人的恩怨可以等到日后再报,但是生死存亡的大计不可以等不可以拖!”

    郭子兴听到这番话缓缓叹了一口气,心中明白,明白这才是真理,哪怕自己再不承认,哪怕自己再不愿意。于是便将部将交给太祖调遣。太祖直接点兵,和耿再成军自瓦梁垒前往救援!

    在救援的途中,太祖下了这样的一道命令:拼尽全力护送老少而去!

    在护送的过程中啊,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堪称是戏剧的一幕:太祖为了保护妇女和孩子能够成功逃离,就让走在最前面的妇女倚着大门,手里拿着方天画戟破口大骂!丁壮则成保护之势,一路骂骂咧咧的向前走去。

    为了以防万一,太祖还让徐达前去带路,所以呀,这一出闹的事让元兵摸不着头脑,呆呆的站在原地,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全部撤离,走了之后才想起来攻击。

    元朝将领知道,想要占领滁州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浩浩荡荡的蜂拥而至,准备进攻滁州。

    太祖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有条不紊地组织起了防御。先是在河水两侧,埋伏上了伏兵,然后假装被元军打败,一路退逃,一直引诱到了伏兵所在地,紧接着一举打败了元兵!

    但是考虑到元朝士兵还算士气旺盛,一定会卷土重来,于是归还了所获得的马匹,还派人备牛备酒和元朝的将领这般说:

    “守城在于防备盗贼,为何弃天下大道而来杀害良民?”

    元朝将领听了这句话,不由长长一叹,因为他们的心,也是肉长的。

    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一切的一切,到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还是最苦最累的老百姓,于是就引兵而退了。

    太祖站在高高的滁州城的墙头之上,看着一路浩浩荡荡的向后撤退的元军,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不久之后,丞相脱脱遭到了他人的算计,解失兵权,死在了调职的路上。

    自此以后江淮地带更加混乱,但也充满了更多的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会。

    “天下,天下!我老朱,早晚能将你夺取,我早晚有一天会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

    这时黎明的太阳缓缓从地平线升了上来,雄壮的鸡鸣声,响彻了云霄,仿佛在告诉人们,无尽的黑夜已经过去了,天明已经来到!

    太祖欣然提笔道:

    一叫一勾勾,

    两觉两勾勾,

    三叫日出满天红,

    驱散残星月朦胧。

    不过好景不长,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这场战争胜利不久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蝗虫和旱灾。这一下,让本来在动荡的社会中生活不易的人们,生活变得更加雪上加霜了。

    太祖就每次想到这件事情都辗转难眠,心情十分沉痛。这一天他又和往常一样夜半起床,蹑手蹑脚的走出了房间,没有惊动马秀英。

    他站在皎洁的月光之下,静静的仰望着天空,许久之后,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双手合十,向天祷告:

    今天下纷纷,群雄并争,迭相胜负,生民皇皇,坠于涂炭,不有所属,物类尽矣。愿天早降大命以靖祸乱,苟元祚未终,则群雄宜早息。(《明实录》)

    祷告完之后,太祖继续行走在这月色之中,在太祖的心中,有一句话正在不断的重复着。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为了这个目标太祖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直至洪武三十年,他依旧在与外族人战斗着!什么心是天下之心,什么心是仁爱之心?太祖这一份为天下,为生民而请命的心,就是此二者的总和。

    纵观我国整个古代史,足足数千位帝王之中,能有这份心的,也不过区区三人耳。

    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休止兵戈,使奴隶翻身的——秦始皇;励精图治,结束纷乱,百姓翻身,使天下太平的——隋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重整民风,使四海振兴的——明太祖!

    “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兵法第十三》)

    莫说纵观华夏千年史,就是放眼整个世界古代千年史,也仅有此三子者,可以达到帝王之意也。

    我相信,他们曾经作为修身者,自然懂得这样的一句话: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只有懂得这些,才能够拥有与天下群雄逐路中原的资本!

    时间依旧如流水一般的前进,转眼又是三个月已经过去了,天下的局势并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对于太祖来说却有了不小的变化——自己的军队,比之前的人数尤为增多,更加强盛了。

    郭子兴见到“自己”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称王的念头。

    太祖一听便明白,郭子兴到底还是个没有战略眼光的普通人,于是立马前去劝阻道:

    “这个滁州,不过是一座山城,它既不能与大江大河直接流通,也不能让商贾大量聚集,只能做一个临时歇息的地方,但必然无法长住,实在是没有办法成王啊。”

    郭子兴反复考虑了许久,心中也终于释然了。

    滁州的地方虽然地势险要,东有京杭大运河,南有天险,可以易守难攻,但是注定只是一个战略要地,没有办法长久待在这里的。

    虽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但郭子兴的心中仍然觉得很不痛快,尽管最终还是默许了。

    至正十五年春正月,在粮食匮乏的前提下,郭子兴决定采取太祖的计谋。

    这一天,郭子兴亲自点名,派遣张天佑等攻打和州,并命令太祖总领部队,全权负责进攻之事!

    太祖信心满满的踏出了滁州城,此刻太祖的双目中充满了自信的光芒,争夺天下的步伐,也已经迈的越来越大了!

    从太祖这一路走来的经历之上,我们不难领会这样的一句话: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也不难从太祖退一步的立身处事的行动之中领会另外一句话: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菜根谭.概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