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已经到了尾声,殿内只剩下三十余名考生,这些都是出云国内才学较高的文豪才子了!
前面的三题除了第一题相对简单一些以外,其余两题都是比较正常的治国安邦一类的考题,但此次省卷极为严格,寻常一些的或表述不太清楚的答卷,直接便被批错,有些写得都在点上了,但奈何留下来的人,写的答卷比他们要好上一些,所以只能黯然出局了。
文渊殿内的三十余位考生,表情各异,有的黯然,有的欣喜,还有一些似乎并没有因为省卷严格而有任何影响,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李青锋看着身边空荡荡的的书案和一个个黯然离去的考生,心中百感交集。
十年苦读,一朝之间,落榜归乡,很多人恐怕最多便是回去当个教书先生了。
但他们都忘了读书的初衷,忘了自己先生曾经的教诲,等再年长一些的时候,或许他们会想起来,会觉得可笑,但此时此刻大部分人将仕途看得太重,这会成为他们心中的一道坎,一道极难跨越的心坎。
“最后一题,清诸位谈一谈我出云国,未来十年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加强大,富饶。”
剩余的考生都是才学过人之辈,在许原说出答案之后,大多数都在第一时间便开始奋笔疾书。
唯有李青锋没有丝毫动弹,坐在那儿闭目养神,之前与沈安的闹剧,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沈安的名声虽然不好,但武艺在京城之中都是排得上号的,能将沈安搞得这么狼狈,那就足以说明李青锋武艺更高,而两日前的醉仙楼灯会,李青锋在才学方面早已名声大噪,如今发现这颇有些才学的年轻人武艺有如此高强,自然吸引了很多关注,连十八位主审都对这位年轻才俊即为在心。
但让这些考官疑惑的是,李青锋才名在外,那两首佳作,更是得到了五山居士那样的大文豪的赞叹,可是前面三题,他的答案十八位主审都传阅过,最多只能算中等之资,与其他剩下来得考生相比,根本没有什么亮眼之处,如今看到李青锋居然在考场上闭目养神,更是让这些考官疑惑不解。
一炷香的时间转瞬即至,在许原刚要开口宣布时辰已到的时候,李青锋睁开了眼睛,提笔写下了答案,整个过程不过两三息的时间。
许原不解的看了李青锋一眼,本来还打算给李青锋拖延一点时间,但看着他已经没了再提笔的意思,许原并没有再多言语,之后便宣布了时间已到,三百位考官迅速的将答卷收了上去。
由于只剩下三十多张答卷,留下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考卷便直接交到十八位主审官手中,此次会试只有前三甲能进入殿试,所有考生的答卷都被相互传阅着,台上的主审大多的的带着身后的三名,最后被许原强行压了下来,见都不出声许原起身,手持一份名单,走到台前,扫了一眼台下的考生,朗声道。
“此次科考是我出云开国以来最隆重,也是最严格的一次,诸位现在还能坐在此地,便说明了诸位皆是有才之人,殿试人选虽只有三位,自古有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他没有进入殿试的考生莫要自弃,尔等之才,吾等都看在眼中,望尔等日后多加努力,来日名噪天下,为我出云文坛加彩添金,下面有老夫来宣读此次进入殿试的考生名单。”
台下考生紧张的看着台上的许原,等着他宣读名单,唯有李青锋,从方才停笔,便一直闭目坐在那里,似乎对结果毫不关心,因为他知道那位皇帝陛下是不会让他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榜的,真正的比试在殿试,凶险也在殿试之中!千方百计的引李青锋入坑,甚至不惜绑架他父亲,一切都是为了殿试的时候能力压萧天义的人,所以现在根本不用李青锋太过担心,不如现在便养足精神,好应对之后的凶险。
许原抬起名单朗声宣读道。
“此次进入殿试的三甲是,五灵郡关志清。”
随后便有一清瘦的考官,高声念起关志清的文章,既是为了服众,也是标榜之举。
文章中不难关志清对治国安民之道颇有见解,而且都是可行之策,激进,但很符合出云现在的国情。
考官念完文章之后,其余考生纷纷侧目看向这位才子,一些与其相熟的考生直接抱拳恭喜起来。
关志清,身材挺拔比一般成人要上些许,眉清目秀模样讨喜,衣着大方得体,一看便是殷实人家的子弟,标准的翩翩公子,正面带微笑的对身边恭贺的人躬身还礼。
或许是之前的考试气氛过于凝重,许原并没有制止大家的喧闹,等到所以考生停下之后,才继续开口道。
“崇春郡黄元善。”
另一位皮肤黝黑的考官,打开黄元善的答卷,高声念诵。
黄元善的文章中提到的治国之道,皆是从民众出发,一些赋税减免,特产集中发展等相对保守,但皆是可行之策,甚至比关志清的还要容易实施,很多都是简单,但确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奇怪的是黄元善的名字一出,便引起全场哗然,即便考官还在念诵文章,但考生依然在议论不已,纷纷转头看向那位衣着朴素的瘦弱少年,少年身上的衣着比李青锋刚入京时穿得还要破烂,有些地方甚至还破着洞,衣服看着随手一拉就会破了,躲在破烂衣服下的瘦弱少年,头埋在怀中不敢看周围的人,两眼早已蓄满泪水,身体因为太紧张而微微颤抖着。
崇春郡,是出云最穷的大郡,常年干旱,百姓基本上都是靠朝廷赈灾抚恤维持生活,但朝廷赈灾的钱粮在大小官员的层层克扣下,真正到百姓手上的根本没有多少,更不用说赈灾了,导致崇春郡百姓四处流散,大多去了其它郡的富贵人家中担任仆役,故此崇春郡人士,在他人眼里一直都低人一等。
此时众人看向来自崇春郡的少年,神色各异,有人鄙夷,有人羡慕.....
唯独没有方才看向关志清的那种敬佩,或许在这些才子眼中,寒门出贵子,这种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即使侥幸进入殿试,也没有人相信这来自崇春郡的黄元善能夺得魁首。
“恭喜黄兄!黄兄的文章,让在下受益良多。”
大家都在窃窃私语时,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原来是一直闭目的李青锋,正起身对着黄元善抱拳见礼。
黄元善低着头,紧紧的抿着嘴唇,旁人的窃窃私语他多多少少能听清一些,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枯瘦的脸上写满了倔强,他认为这些人这样对他无可厚非,只是没有想到会有人向他道喜,抹了抹快要滴下来的眼泪,黄元善理了理破旧的衣袍,起身看向抱拳的李青锋,看到李青锋干净的眼睛,他知道李青锋是真心向他贺喜,对着李青锋露出有些腼腆的笑容,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开口,便重重的俯身作楫还礼,身子俯得极低,比学生拜见先生时还要低上许多,以表达他对李青锋的感激之情,因为这是除了先生外第一个真心认可他的人。
“嘿!干脆跪下得了,崇春好汉~”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起,萧箐嘴上说着黄元善,眼睛却一直盯着李青锋,在他眼里李青锋的行为恶心至极,装什么好人,你要装,我偏偏要揭穿你!
李青锋毫不理会萧箐,对着黄元善还礼作楫道。
“黄兄快快请起!方才话语实属肺腑,日后有机会定要与黄兄把酒言欢。”
黄元善起身感激的看着李青锋,李青锋微笑着点了点头,对这个过于谦逊寒门贵子,有种特殊的感觉,眼里的倔强,像极了曾经的自己,二人根本就没有理会萧箐的讥讽,相继落座。
“崇春郡人这么没有礼数吗?府上的下人挺懂事的啊,比那守门犬都要听话些!难道是读过书的原因?”
萧箐见二人不理会自己,便大声的与周围的人交谈起来,所谓的交谈不过是对进一步的羞辱罢了。
身边的人纷纷附和道。
“或许是啊,我家的崇春奴仆也是听话的很啊!怎么黄兄会这般桀骜。”
“我看啊,不是读了书,而是书没读够,苦没吃透,才会这般不识礼数。”
.........
李青锋看了一眼低着头一言不发的黄元善,脸色渐渐阴沉,一个寒苦出身的读书人,想要用实力证明自己,想要打破命运枷锁,其中艰辛又有多少人懂?但总有一些渣滓,见不得人好!如今有如此大才,都还被这般欺辱,很难想像,以前苦读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李青锋知道萧箐带头的针对,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
听着在周围越说越过分的话语,李青锋突然笑了,不是冷笑,笑容温和无比,眼中却寒意深重,如果李恒在这里,便会知道,李青锋真的怒了!
伸手一拍桌案,砚台腾空,墨汁飘洒在空中,紧接着一只毛笔在空中晃得人眼花缭乱。
‘啪啪啪....’
李青锋手持毛笔,笔尖被李青锋雄厚的内力崩得笔直,笔尖拍在墨汁上,黑色的墨汁如箭矢般射向四面八方,“啪啪”声不绝于耳。
李青锋另一只手接住砚台,放在书案上,剩下的墨汁又都落回砚台之中,点滴未洒。
周围讥讽的声音消失了,紧接着有人怒骂道。
“李青锋..你....欺人太甚!有辱斯文!”
“此乃文渊殿!我出云文脉所在,岂能容你放肆!”
................
文渊殿中一时之间骂声不断,都是一些不敬先贤的大帽子,方才出言讥讽的几人,如今脸上都粘着黑乎乎的墨汁,读书人嘛,最怕的即时这种伤及脸面的事情,而且殿外还有百姓围观,这让这些冠冕堂皇的读书人怎能不气?其中一个长相颇为俊朗的甚至已经两眼含泪了,周围的人想笑又不敢笑,看着几人的越擦越黑的脸,场面有些混乱。
黄元善一脸着急的看着李青锋,李青锋却毫不在意的环手在胸前,脸上带着笑容毫不避讳的看着几人,好像几人骂的不是他一样。
萧箐脸上也有墨迹,从左耳到脸颊,半张脸都黑乎乎的,显然是被‘特殊照顾’了。
萧箐脸色阴沉,但却没有跟几人一起坡口大骂,看着李青锋对几人的谩骂毫不理会的样子,萧箐更是气得全身发抖,随即起身对着高台上一言不发,看不出喜怒的许愿作楫道。
“李青锋文殿之中,欺辱同窗,不敬先贤,请大人严惩此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