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高武三国 > 第426章 粮币之法

第426章 粮币之法

    陆林指了指胡椅,示意荀攸先坐下。

    “黄巾军为何作乱?”

    荀攸没想到陆林的思绪跳脱如此之大,深思一番之后,坦言道:“官家拿得太多,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食不果腹。”

    “那阳翟城百姓为何流亡?”

    “同样,食不果腹之下,只能逃荒。”

    “可现在咱们手里,有很大一批粮食,既能稳定民心,又能从世家手里买地。”陆林的耐性很好,循循善诱:“那你说,这粮食的功能像什么?”

    “宛如……五铢钱?”荀攸试探道。

    “对,但准确来说,现在的粮食更像流通市面,购买一切商品的货币,而不是局限在铜制的五铢钱。”

    陆林这话有点超越时代了,听得荀攸不禁陷入深思,至于一向机灵的张宁,则完全听不懂两人在交流什么。

    但陆林也不着急,浅呡一口茶水,等他仔细消化其中巨大的信息量。

    良久过后。

    荀攸还未从杂乱的心绪之中舒展眉头,身后突然传来一道笃定的声音:

    “大人这是想凭借粮食,颁发某种有价值的东西,虽然像钱,但并不值钱。”

    这前后矛盾的话,让荀攸与张宁不禁齐齐皱眉,回头一看,正是荀彧迈步而来。

    荀攸问安行礼之后,发现陆林正一脸欣慰,心里显然对荀彧赞赏有嘉。

    他连忙让开椅子,让荀彧坐下,转头向陆林恭声道:

    “还请大人赐教。”

    陆林点头,饶有兴趣的望向荀彧,感觉他比起侄子荀攸,明显更善于政令内务,居然说得八九不十。

    “文若,你继续讲。”

    “回大人,如今这个世道已有大乱之兆,金银珠宝既无法衣之避寒,又无法食以果腹。”荀彧想了想,喊着思绪继续道:

    “只有粮食是绝对的硬东西,无所不买。”

    “如今大人手握重粮,又大量分发百姓,无疑是在告之天下,阳翟并不缺粮。”

    “由此构建的普遍信心,促使各方缺粮的势力,源源不断的带上物资与阳翟进行交易。”

    听到这里。

    荀攸幡然醒悟,抢过话茬道:“现在的粮食已变成另类的钱币,但出于买卖双方交易的便捷,不能直接用粮食当钱。”

    “大人这是要心粮食为基础,颁布一种不是钱的钱!”

    “它虽然是钱,但本身不值钱!”

    陆林与相视荀彧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脸上的欣慰,齐齐笑道:“公达机智过人,非同凡响啊。”

    荀攸当然能听出其中的戏谑,嘿笑之余,连连向两人摆手:“诶诶!两位上官与长辈,可不兴这么打趣小子啊!”

    众人莞尔。

    气氛随之活络不少。

    陆林刚才那番话,自然是以粮食为锚点,发行一种更利于流通的货币——纸币。

    如今的畅行于世的五铢钱,愈发粗制滥造,含铜量一减再减,持有人为避免利益受损,只得将足量的五铢钱攥在手里。

    由此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再使五铢钱贬值,变得毫无信用。

    如果自己的纸币经营得妥当,可抵百万精兵,攻破天下第一雄关也不在话下。

    陆林思绪闪过,同时也没料到在完全没有金融知识的教育之下,两位汉代的传统儒士,居然能通俗的语言解释其中的含义。

    如果自己办一所新式学校,传授现代知识,保证能培育出大批股骨之材。

    同时,陆林也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天下英雄,不可小觑。

    他们只是受限于时代,虽说不能总结出普遍的社会规律,但他们能深刻认识到其中的作用。

    “大人!”

    “嗯?”陆林收回思绪,见荀彧突然深揖到底,神色极其郑重:“怎么了?”

    “我想跟大人学习这套粮币之法!万望大人不吝赐教!”

    “可以。”陆林浅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将其扶起来:“文若既然有心,我自当知无不言,但你不必这般隆重,粮币之法算不得精深博大。”

    荀彧大喜,起身也不客套了,直言道:“敢问大人,第一步如何实施粮币?”

    “刚才公达也说了,阳翟城破坏严重,需要人手去维护重建。”陆林的思绪很清楚,滔滔不绝:“而他们卖力工作必要有酬劳,粮币正好借此颁发。”

    “简言之。”

    “粮币的本质,即是如数兑换粟米的筹码票据,初步具有流通功能。”

    “等百姓满足口腹之欲后,必定还会置办其余家产,那粮币才算得正式的五铢钱。”

    “文若懂了!”荀彧出身世家,短暂做过一段时间的守宫令,很有处理内政条令的天赋。

    如今一听到陆林前人未有的粮币,心下大动,千古留名的机会来了!

    “文若别激动,我还没说完呢。”陆林见他眉飞色舞,笑吟吟的摆摆手。

    “喏喏!”荀彧连连应声,侧耳以听。

    “粮币之法,千古未到,我也只是有个简单的设想,具体的措施还需要你我共同摸索。”

    “比如说,铸印粮币的成本要低,面额也要恰当,不然难以流通。”

    “同时,粮币的防伪也是极其棘手的难题,否则奸恶之人会从中牟利,并损害信誉。”

    “这……”荀彧一听其中居然有如此之多的门道,顿时犯难了。

    刚才满腔的热情,随之暗淡不少,显然一时还想不出办法。

    陆林见他失落的样子,笑着又宽慰他:“急什么?此事牵扯范围极广,并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功,徐徐图之嘛。”

    “这样吧,我擢升你为室令史,专门承办粮币之事,先将大致的架子展开,如何?”

    “多谢大人!”荀彧喜笑颜开,天揖到底。

    陆林再次将其扶起身,递他一杯清茶:“阳翟城能否繁荣,全凭文若兄了,你可要仔细挑选属官啊。”

    荀彧满饮而尽:“文若必定不负大人所托!”

    言罢。

    荀彧转身而去,意气风发,看样子他要在阳翟大展一番内政之材了。

    “此番粮币之法,当真开追创历史先河。”荀攸想起刚才一番交谈的内容,远望叔父的背影,有感而发。

    天下之利,无过盐铁专卖。

    但粮币若真的广而推行,绝对比之获利十倍不止!

    因为只要世人对粮币的信心不垮,坚信粮币能兑到足数的粮食,即便没有粮食托底,仍能流通。

    那怕偷偷多发行一些粮币,凭空套取财富,也无伤大雅。

    “大人真是经天纬地之材,如此妙计,简直千古一绝。”

    陆林浅笑,算是应下他的赞叹,随后摆手又道:

    “公达,你如此盛赞粮币之法,却不打算与文若一起谋划,必有渊源吧?”

    “叔父擅长内政,我不及也,当然不敢献丑。”

    “哦?那你精于军务,现在有何想对我说?”陆林笑了笑。

    荀攸为他续上茶水,笑呵呵道:“大人神机妙算,公达确实有一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