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年轻有为与名垂后世 > 开始于一篇文章的讨论

开始于一篇文章的讨论

    对《论语》“不愤不启”一则的探微

    古人张载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对于今人,更是如此。

    诚如古代经典,历经千年,因其有独特的魅力和优秀思想被奉为圭臬,一旦把经典推崇的至高无上,就会让今人缺乏批判意识,也就缺少了怀疑精神,少了认真探究的习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此笔者就论语中一则短句的分析,来谈谈如何在经典与现实具体案例中找到荒谬和破绽,并找到进步的道路。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也有翻译成,就不要再给他举例子了)

    很显然,这是孔子在教授弟子学习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遇到的问题就是弟子没有达到“愤”和“悱”的状态。用今天一些师者的解释,就是学生没有下功夫,学生没有进入到疯魔阶段。所以作为师者他们就甩出一句话,老师不用再往下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则不复也”的这个结果,对于作为教师的角色来说也就心安理得了。这个不愤不悱的学习状态是因为学生下的功夫,投入的精力都不够所致,与我何干。老师也可以趁机休息一会,让学生自己摸索下下苦功夫吧。这样的老师从古至今何曾少过,例如爱因斯坦小时候被老师判定为笨孩子;爱迪生被老师认定为没有学习能力;梅兰芳被老师认定祖师爷不赏饭;朗朗被钢琴老师认定为不适合弹钢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这个角度来认识问题,其结果也就显而易见,学生要么侥幸自己冲出困境,要么被扼杀,实际上冲出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被扼杀了。从这一点来看,老师的意义何在?老师的价值何在?难道就是为了说一句,则不复也,推脱自己的责任么?

    有了结症,有了问题,这个疑处也就显出来了。

    这个疑就是这句话本意是否有推卸责任的嫌疑呢?换个角度来审视,就是作为教育者或者老师如果能进行反思,从“我”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要明白“我”——老师是教学过程中主导,要反观自己在这件事中的作用。学生的不愤不悱,很可能是由于“我”的知识内容不够精深,“我”的教学方法不够完善,“我”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我”的教学课堂缺乏兴趣等等造成的。这么一分析,我们就好在教育者自身找提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能力的办法,想想当初学生为什么会跟你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师傅如何把弟子领进门,靠的是自己几十年的功夫。想让他人拜自己为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表现自己的才华和精湛的技艺,另外一句话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师傅领徒弟进门,靠的是真本事在一刹那间的精华展现,弟子必然折服于师傅的精湛技艺,而感兴趣,进而投到门下。

    那么这个愤和悱的状态,也是需要师傅来做主导,想尽一切办法,这是从老师作为教育主体来说的,也就是说老师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和勇气,次啊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这样从自身寻找问题,才能找到正确认识和改变学生不愤不悱的方法,也就能改善彼此的紧张关系,也就缓和了教和学的矛盾。

    那么孔子或者曾经像孔子一样思考的老师们,要懂得反省自己,要意识到自己——在教授课程内容的时候,学生为什么会“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主动思考是自己的课程体系有问题,或者是课程知识结构问题,还是教授方法问题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确了学生出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这一现象的原因,也给自己了一条究竟之路,一条进步之路。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