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点忠诚度,貌似不是很高,属于会听从命令,但不会尽心竭力的阶段。
在新组建的止戈军中,忠诚度在这个层次的武将,最多只能担任营副。
但考虑到蔡邕乃是文官,那这个忠诚度其实还是蛮高的。
董拙实在不受文官待见,满朝文臣,名义上对他效忠,但实际忠诚度达到30点的都不多见,属于随时都会背叛的阶段。
“看来董卓还是有些识人之能,竟在众多士人中,一眼就挑中了蔡邕。此人不仅知恩图报,而且还是典型的妥协性人格。”董拙分析道。
妥协性人格的人,大多不会太强硬,往往随波逐流。
通常他们就算主观上非常排斥某件事,不能接受某件事,但当这件事发生后,他们也会慢慢的面对现实,不会钻牛角尖。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毕竟能在生死关头,选择英勇就义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苟且偷生。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在世界所有生命的基因中,天然就写下了臣服强者和面对现实这两条准则。
因为所有生命基因的第一准则,是生存!
徐庶,算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有气节的人吧。
后世有句成语,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就是说徐庶被曹操以母亲逼迫,不得不离开刘备,投靠曹操,但却从此立誓,会在曹营一言不发,终生不为曹操献策。
但实际上,徐庶投靠曹操后,并非全无建树。
在最初几年,他确实是一言不发。
但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心中怨气渐渐消散,偶尔也会给曹军谏言献策。
尤其是曹丕称帝后,任命徐庶为御史中丞,他在曹魏王朝中颇有建树。
当然,就算所有人都有妥协性,但不同人的妥协性是不同的。
徐庶已经算是很强硬的了,跟曹操整整坚持了二十多年。
蔡邕应该不会有这么强大的持久力。
不然,他也不会在被董卓强征为官后,迅速适应,并达到63点忠诚度!
“蔡邕的适应性很强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未尝不能用些激进手段,来让他的忠诚度再往上提一提!”董拙心中暗道。
对付妥协性人格,不能一味怀柔笼络,还需要用强硬手段进行威逼。
要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这样才能如驱臂使。
就像曹操对付徐庶,以母亲逼迫他来投靠,然后厚赏笼络其心。
这样徐庶虽然暂时有怨恨,但时间久了,怨气也就散了,那时此人就被收入囊中了。
“本相听闻,高阳乡侯有一独女,年方二八,已到适婚之年。可有此事?”董拙问道。
李儒神色一怔,没想到董拙忽然将话题转到这件事上来,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道:“高阳乡侯膝下确有一独女,名为蔡琰。
听闻前些年已经许给了河东大族卫家嫡子卫仲道。
但卫仲道自幼多病,新婚之夜还未圆房便吐血而亡。
卫家以此怪罪蔡琰克夫,蔡邕只得将其接回蔡府居住。”
“甚好!你去蔡府提亲,就说本相欲娶蔡家女为妻,若蔡公同意此事,那一切皆好商量!”董拙笑道。
王允已经废了,不仅修为尽废,而且在士族中的名声也毁了。
这样的王允就算放出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若能以王允之命,换来蔡琰为妻,那真是无本万利。
首先,这会彻底把蔡邕绑上他的战车。
蔡邕忠诚度只有63的主要原因,是他还有退路。
他是被董卓强征为官的,日后董卓倒了,他用这个借口可以轻易脱身。
所以他并不需要为董卓效死力,只要对得起董拙的知遇之恩就行了。
但如果两人成了翁婿可就不一样了。
蔡琰乃是蔡邕独女,董拙成了蔡邕的女婿,那就是蔡邕唯一的后人。
而且娶妻不同于纳妾,纳妾只是得到一个女人,或者说是得到一个玩物,妾只是主人的私人物品。
但娶妻,却是两个家族的结合。
自古妻族便是九族之一,若是犯了重罪,被诛九族,那妻族也包括其中。
所以只要董拙娶了蔡琰,那蔡邕就算是为了自己和女儿考虑,也要为董拙尽心竭力!
其次,借此事释放王允,可以对朝中文官势力示好。
虽然王允名声已毁,但他到底是名士。
而且鉴于董拙槽糕的名声,王允因为行刺董拙而落得如此下场,虽然行为让人不齿,但朝中还是有很多文臣对他抱有同情。
释放王允,可以有效缓解董拙与这些文臣的关系。
可以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
虽然董拙可以推行新政,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官体系。
但那需要时间。
在此之前,他必须依靠现有的文官体系,才能治理麾下地盘。
所以他需要跟朝中大臣搞好关系。
根本利益不能妥协,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还是可以商量的嘛。
第三,蔡琰乃是名花榜中的顶级名花。
若能将蔡琰收入府中,不仅获得一位绝代佳人,还能有额外的民心加成。
这是一举三得!
当然,此事也有风险。
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蔡邕不肯将蔡琰嫁给董拙。
不过,以刚才分析蔡邕的性格情况来说,他应该不会这么干。
同时,自蔡琰被卫家退婚,她在士族中的名声已经毁了,以后很难再找到合适的良配。
是让女儿孤独终老,还是嫁给董拙搏一把?
董拙虽然声名狼藉,但好歹也是朝廷太师,东汉第一诸侯。
而且自诛杀吕布、废掉王允、收服并州狼骑后,整个董拙势力已经开始呈现蒸蒸日上的势头。
焉知董拙日后不能定鼎天下,称王尊帝?
虽然世家大族看不起寒门弟子,但若这寒门成为皇室,可就不同了。
说到底,所谓的世家大族,数千年前不也是普通庶民吗?
李儒先是一愣,但随即眼睛大亮,显然也是想通了其中关窍,不由高声赞道:“太师此计大妙!此时便交给小婿去办吧,必定让高阳乡侯心甘情愿的女儿送入相府!”
高阳侯府。
树木翠绿,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精致无比。
一位身穿襦裙的绝色少女,坐在凉亭之中,抚弄木琴,悠扬悦耳的琴声传遍整个侯府。
“好,好,昭姬,你这琴艺可谓大成,为父已经没什么能教你的了。”凉亭外,一位年过六旬,神态儒雅的老者抚掌赞道。
蔡琰停止抚琴,走过来行礼道:“父亲过誉了,琰儿琴艺与父亲相比,还差的远呢。当年父亲曾以天音八法引得百鸟朝凤,可是让琰儿惊若天人啊!”
“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无公事拖累,心思空明,念头纯粹,所以才能百鸟朝凤。如今案牍劳形,夙夜忧叹,这百鸟朝凤是做不到啦!”蔡邕长叹道。
蔡琰美目一转,轻声道:“听闻昨日父亲为王允求情,不知可有此事?”
“奥?你也知道了?”
蔡邕神情一怔,不过随即苦笑道,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今这长安城中,不知此事的人,怕是不多了。”
“父亲此言差矣,天下之人,皆畏惧太师虎威,不敢为王允求情。唯有父亲仗义执言,父亲此举,必为天下人敬重,这哪里是坏事,分明是好事才对!”蔡琰劝慰道。
蔡邕摇头笑道:“哪里有什么敬重,王允心机叵测,行刺太师,此事证据确凿,罪不容恕。
事败之后,为求保命,检举其他士人,更是名望尽毁,为天下人所不齿。
为父为他求情,既得罪了太师,又不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是里外不讨好!”
“既然父亲如此看待此事,那为何还要为王允求情呢?”蔡琰美目一凝,不解道。
蔡邕沉声道:“为父为王允求情,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出于私心。
当年为父得罪十常侍,本要被害去性命,是王允出手相助,才改为流放朔方。
虽然王允当年救为父的目的也不单纯,但这份情谊为父却不能忘却。
如今他遭逢大难,不论是何原因,为父总要尽上一分心力。”
“原来如此,可是旁人不知其中原委,只怕会因此误会父亲,若是让太师因此对父亲生出嫌隙,只怕……”蔡琰担忧道。
蔡邕长叹道:“为父也知此事艰难,但人活一世,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若为明哲保身,便连救命之恩都忘了,那人与牲畜还有何区别?”
“父亲高义,琰儿佩服!”蔡琰敬佩道。
蔡邕继续说道:“为今之计,父亲别的不怕,只是担心你的安危。为父已经安排好了,送你去叔父家暂居,若为父平安渡过此劫,自会接你回来。若是……你便好生照顾自己吧。”
“父亲怎可如此,琰儿不走,琰儿要陪着父亲,不论生死贵贱,琰儿都要跟父亲在一起!”蔡琰没想到情况竟然已经危急到这种地步,顿时脸色大变,失声叫道。
蔡邕面色一沉,说道:“琰儿听话,此事容不得你反对,速速收拾行装,马车已经备好了,为父这就让管家送你出城。”
“父亲……”
“老爷,李儒来访!”
正当父女二人纠缠不清之时,却看到管家急匆匆赶过来,沉声说道。
蔡邕神色一顿,迟疑道:“李儒?他来干什么?”
“他没说,只是求见老爷,说是有大喜事,要亲口告诉老爷!”管家说道。
蔡邕神色一喜:“大喜事?难道是太师同意释放王允了?”
“肯定是这样,李儒乃是太师亲信,若非此事,他必不会亲自登门。看来太师对父亲,果然是极为看重,不仅未因此事对父亲生出嫌隙,反而还应父亲所请,要放了王允!”
蔡琰同样满脸喜色,如果真是董拙放了王允,那她也就不用离开长安了。
随后蔡邕匆匆前往客厅,会见李儒。
“哎呀,高阳侯爷大喜,高阳侯爷大喜呀!”李儒看到蔡邕,立刻迎上来,满脸推欢的说道。
蔡邕见此神色激动,连忙问道:“喜从何来?可是太师已经决定释放王允?”
“释放王允?啊,哈,哈哈,好说,此事好说。学生是有另外一件大喜事,要恭喜侯爷,与此事相比,王允只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李儒打着哈哈道。
蔡邕顿时迷茫了,除了王允,他还能有什么喜事?
而且王允与此事相比不值一提,那这到底是多大的事?
这种事也是我能参与的吗?
“学生是来提亲的,这岂不是大喜事呀!”李儒开门见山道。
蔡邕目光一滞,千算万算,却实在没算到,李儒此来竟是为了提亲。
说实话,蔡邕此时是有些不情愿的。
因为李儒不仅是董拙的亲信谋士,也同样是寒门士子。
作为出身士族出身的大臣,同殿为臣,与他们说两句话倒也没什么。
但他并不愿意在儿女亲事,与李儒有什么牵扯。
这是两个圈子的天然隔阂。
不过转念想到,以蔡琰此时的情况,想跟世家大族联姻,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蔡琰的婚事,一直是蔡邕心中的愧疚,他总觉的是自己当初没有选好人,才害的蔡琰落入今日境地。
所以他总想为蔡琰再找一位良配,弥补心中亏欠。
但在世家大族已经基本不可能的情况下,在寒门中选一位英才,倒也未尝不可以。
而对寒门来说,董卓李儒等人,基本就是巅峰了。
再加上他也不想在这个关键时期恶了李儒,所以才强忍着没有拂袖而去,而是留下来听听李儒到底要说什么。
“不知李大人是为哪家的才俊提亲啊?”蔡邕问道。
李儒笑道:“普通才俊哪里配得上侯爷的贵女,学生为侯爷介绍的这位,放眼神州,也是最顶尖的大英雄,大豪杰!”
“神州大陆顶尖的英雄豪杰?就凭李儒也能接触到这种人?”
蔡邕心中满是不信,不过还是问道,
“那不知到底是哪位大英雄,大豪杰?”
“我说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我东汉第一诸侯,当朝董太师!放眼神州,还有哪位英雄豪杰,能比得上我家太师?”李儒大声道。
.